投資人該如何提防平台收割韭菜?

在多項監管舉措的整治下,P2P雷潮開始褪去,問題平臺逐步減少,行業成交也開始回升,但是距離行業完全解除流動性風險還需要一段時間。畢竟持續兩個月的平臺爆雷,不僅僅將P2P瞬間帶入低谷,也嚴重的傷害了投資人的信心,想要恢復過來存在著不小的難度。

另一方面雷潮末期依舊會出現聲響,一些流氓平臺、曲線暴雷平臺會逐漸浮出水面,畢竟全國範圍內已經開啟P2P平臺合規檢查工作,這些問題平臺又將迎來新一輪清理。與此同時流動性風險下,未來依舊會有不少平臺出現逾期、展期現象,由此看來P2P網貸行業雖然在監管介入下開始迴歸正軌,但行業局勢依舊不容樂觀。投資人方面目前最關心的是怎麼挽回損失,因為這次雷潮受災面積實在是太大,很難獨善其身,一些損失大的更是將全部積蓄都搭進去了。

投資人該如何提防平臺收割韭菜?

因此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投資人依舊不能放鬆警惕,對於行業中的負面輿情多、資金緊張的P2P平臺要格外關注,說不準下一刻就爆雷了。另外這兩類平臺也要好時刻報警的準備:

一、假性清盤的平臺

自8月份開始在監管政策的整治下,很多支撐困難的平臺開始轉向良性清盤,只需向當地金融辦報備,並制定出詳細的兌付方案就可以開始退出網貸行業。但事實上真的這麼簡單嗎?根據不少已雷平臺的投資害人反映,這些聲稱良性退出的平臺紛紛玩起了套路,要麼第一期不如約進行兌付,要麼只兌付金額較少的人,或者引入不良第三方資產公司通過低價購買債權來收割投資人。

二、“半癱”平臺

在本輪雷潮下還滋生出很多畸形產物,例如“半癱”平臺具體指的就是出現大規模逾期後,直接宣佈展期或強制復投的平臺。典型的就有錢包金融、圖騰貸、宜聚網,此外還有很大一部分中小平臺,想必很多投資人都已經遭遇到了。這些平臺問題很明顯因為債權錯配受流動性風險影響造成資金流緊張或項目逾期嚴重導致兌付困難。但又不想清盤退出,希望通過拖一段時間來尋求轉機翻盤,但對於像下車的投資人來說卻成為了煎熬。但是隨著行業慢慢回暖,這類平臺也會慢慢減少,有的已經開始正常回款了。

而投資人需要防範的也是這兩類平臺,前者名義上說的是良性退出,實則上採取各種流氓手段倆快速脫身,例如宜聚網相關投資人爆料,平臺債權專區竟然打出4折的價格收割投資人,正常情況情況下因為需要資金週轉而進行債轉也是在9折、8折左右,眼下突然出現的4折,大家就能清楚有多麼流氓,此外還有圖騰貸向出借人收取10%服務費稱覆蓋催收成本,開放5折債轉等。

雷潮席捲下這些問題平臺可謂醜態百出,當然某種程度上來說確實是為了自救,但卻不應該成為收割投資人的理由,碰到這類情況第一時間要警覺,不能坐等收割。在與平臺溝通協商未果的情況下可以直接報案讓經偵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