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兩堂夾一房,家破人亡」,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有很多千百年來流傳的俗語,所謂“俗”就是指通俗易懂,上至百歲老人,下至會說話的孩童,都能通過這些俗話來了解農村的傳統文化。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在這歷史的長河中,既有糟粕也有精華。根據物種進化發展的特點,糟粕最終都會被淘汰,遺留下來的絕大部分都是凝結了先人智慧的精華。在農村,有兩點很重要,一個是有地方住,另外一個就是有田種,這兩點能保證農民的生活和生產順利進行。所以建房子成了農民的一件大事,而且講究頗多。

農村俗語“兩堂夾一房,家破人亡”,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兩堂夾一房,家破人亡”,是什麼意思呢?

在過去,農村家裡有三兄弟的,在成家之後都會新建房子,分家出來獨立生活。雖然分家了但是兄弟情分不變,因此建房子都會選擇挨在一起建。建房子之初,最重要的就是規劃好格局,然後才開始打地基。農民在規劃房子格局時,都非常注意一點,那就是兩個家庭的堂屋(現在叫客廳)中間不可以有房間,兩所相鄰房子的格局必須是堂屋挨堂屋,或者房間挨房間。所以就算是外行在查看地基時也會特別注意看有沒有犯這個錯誤,這是為何呢?

農村俗語“兩堂夾一房,家破人亡”,是什麼意思?

有人會說這是農村的傳統思想在作祟,現代人誰還會講究這個呢?其實這都是歷代祖先總結下來的建房經驗,雖說有些誇大,但是仔細一推想,還是有它的科學道理在的。如果真用了兩堂夾一房的格局,那被夾在中間的房間勢必會受到兩邊堂屋的打擾,不管是吃飯、看電視、說話、小孩吵鬧,都會吵得中間的房間不得安寧。更何況是兩個堂屋一起發出吵鬧的聲音,會讓住在中間房間的人很難休息好,時間長了人就會恍恍惚惚,惶恐不安。所以民間才有這樣的說法。

農村俗語“兩堂夾一房,家破人亡”,是什麼意思?

所以說老祖宗流傳下來的俗話還是有一定的智慧,也不知道經歷了多少的坎坷碰撞之後才得出這樣的經驗。那農村建房一般會怎麼規劃呢?最佳的選擇是堂屋挨著堂屋,房間挨著房間,這樣既大氣,又不會互相影響,很符合中國人家和萬事興、和氣生財的文化。除了這句俗語,農村還有類似的“北方過堂,家破人亡”的說法,主要是說大門的朝向最好是朝南,因為朝北的房子冬天北風呼呼吹過,很容易導致生病,因此有這個說法。

農村俗語“兩堂夾一房,家破人亡”,是什麼意思?

農村建房並沒有什麼白紙黑字說要怎麼建,大部分都是約定俗成的規矩,有些人認為是胡說,有些人依然選擇尊重傳統,不管怎麼樣,都是每個人的選擇。農村的朋友們,你們那裡建房有什麼講究嗎?歡迎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