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人的第一份工作維持了多久?

跨境人的第一份工作維持了多久?

70後的第一份工作平均超過4年才會換,80後是3年半,90後為19個月,95後更是僅僅7個月就選擇辭職。”——全球職場人士社交平臺領英發布的“第一份工作趨勢洞察”報告稱,不同年代的人平均在職時間呈現出代際遞減的趨勢。

關於辭職這件事,我們和幾個從事跨境電商的年輕人聊了聊。

01

跨境人的第一份工作維持了多久?

小A今年6月從廈門大學畢業,她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60人的跨境公司工作。但是不到一個星期就閃辭了,這讓他的朋友們沒有想到。

“工作無趣,每天做著重複的事情,沒有訂單的日子,天天拿著3000塊的底薪。”對於下一份工作,她想先回家鄉再做打算。

02

跨境人的第一份工作維持了多久?

薪資問題也是小C辭職的原因。今年6月初來到深圳找工作的她無疑是幸運的,在同齡人還在海投簡歷忙著四處面試的時候,她卻在面試的第一天就定下了一家電商公司的工作。

但僅僅四天之後,她就和幾個一起入職的朋友辭職了。原因是“工作太累而且收入太低,不夠養活自己”。談到未來的工作,小C很樂觀,她覺得深圳那麼大,一定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

有人說,辭職一般是兩種原因,要麼錢沒給夠,要麼人受委屈了。從大家的反饋來看,也有人是既受了委屈,錢還沒給夠,也難怪年輕人會選擇辭職,最近新潮了各種年輕人的辭職信。

跨境人的第一份工作維持了多久?


有人覺得,是現在的年輕人不能吃苦了,但是被人懟了回去“不是不能吃苦,但關鍵是沒錢還讓人吃苦?”

“給多少錢幹多少活嘛,總不能既要馬兒跑得好,又要馬兒不吃草,最後還說是年輕人吃不了苦。”這種觀點也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

03

跨境人的第一份工作維持了多久?

小強是寧波大學2018年的本科畢業生。他告訴小編,自己是學習心理學專業的,但是畢業以後卻找不到專業相對口的工作,現在從事的工作是跨境電商運營,他覺得四年的專業學習一無是處。

像小強一樣跨專業就業的年輕人不是少數。領英數據顯示,第一份工作的專業對口比例呈現出隨代際遞減的趨勢,70後當年的專業對口比例超過40%,而超過7成的95後畢業生第一份工作與所學專業無關

跨境人的第一份工作維持了多久?

對於專業不對口的趨勢,領英中國人力資源負責人張競義認為:“就業市場開始更加需要複合型人才,企業也往往更看重人才的‘軟性技能’而並非專業技能。這讓畢業生在就業時選擇空間也更大。另外90/95後也有著更多可能性,樂於嘗試新鮮事物而不被專業所限。”

之所以可以隨時辭職,歸根結底是年輕人沒有那麼多負擔,他們有更多的的選擇。就像前一段時間很火的話:“不要罵年輕人,他們隨時會辭職的,但是可以罵中年人,尤其是有車有房有孩子的。”

但其實哪個中年人曾經不是意氣風發想走就走的年輕人呢……所以歸根結底還是要做好職業規劃,找到願意長期做下去的工作最重要。

對於就業,張競義建議,“職業發展並非直線,職業生涯的成功也沒有一條統一適用的路徑。無論第一份工作如何起步,最重要的是在職場初期養成良好的職業習慣和心態,並能保持學習,拓展全球化的視野和行業知識、積累技能和人脈資源。這些職場軟實力都是日後職業生涯更好更快發展的堅實基礎。”

互動

現在的你已經換了幾份工作了?

你的第一份工作是什麼?

在評論區留言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