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城「羅坊牛子煲」的口服之歡

來源/美篇@鄒善水

回味連城“羅坊牛仔煲”

今年“秋分”時節,有幸參加閩西連城縣羅坊鄉首屆農民豐收節。當日中午,在食堂用便餐時,又有幸品嚐了一道當地美食__"羅坊牛子煲”。夾起一塊,卻咬不動。我以為是自已年歲高牙口不好了。而冋桌几位稍年輕者,也有咬不動之感。唉,可惜了呀?久違了的這道有名客家美食,好似在烹飪中缺了火候,缺了某道工序,也就缺了它應有的原汁原味。

記得10幾年前,羅坊有位吳先生把羅坊牛子煲搬進縣城開了一家專營店,由於烹飪工夫老道,精心選料,耐心烹調,味足香滑,口廠感極佳。至今的香噴噴、入口筋道、煲味十足的口感,仍印在腦中。我曾做過專題採訪並在多家報刊圖文發表。算是沒有辜負"羅坊牛子堡"的客家美食盛名。現將舊文搜出重發於此,供食客與烹者回味:

[羅坊牛子煲的口服之歡]

連城縣羅坊鄉每年的農曆正月十四、十五有民俗風味特濃的“遊古事”。近年,羅坊鄉廚藝人吳火炎先生專門把與“遊古事”相關的客家美食“羅坊牛仔煲”“搬”進連城城關豸峰街,開起專門餐館,還被列入連城縣客家美食協會的特色美食菜餚,不少縣內外客人紛紛前去品嚐。今年春初以來,每天用料消耗兩頭牛。 羅坊鄉自古有豐富的煤礦與石灰石等礦藏,挖煤採礦燒石灰是當地農民自古以來的一門“富”業。於是,有常年下井挖煤而陰冷欲補充熱能的人想到吃牛肉,大牛一頭數百斤,十幾二十人咋吃得完,宰殺不值錢的一頭百十斤的小公牛,就成了煤工石工的美食對象。連牛皮帶肉切塊一道丟進煤工特用的陶罐沙鍋內,加進去風溼作用的香草藥、生薑片和羅坊老酒,與當地特有的山茶油慢慢燉熟爛來吃。真香!方圓半里路都能聞到那煤火燉爛的特有牛肉香。

牛仔肉取材於剛斷奶的乳牛,膘肥肉多骨頭嫩,切成一兩重一塊,每塊帶牛皮,先氽去血水,置鐵鍋內煮成半熟,再配香草藥、生薑片、羅坊老酒、山茶油等,用沙鍋在煤灶上慢慢燉燜至熟爛,看見每塊牛仔肉都是淡黃晶瑩,聞到的是撲鼻攸香,吃起來柔軟滑嫩回味無窮。

有香草藥等配料的牛仔肉,有補腎益精祛風寒的療效。正月裡,12名後生抬起重達六百斤的古事棚,在雲龍橋下那冰冷的羅坊溪水中競走,全仗這牛仔肉祛寒補精壯體。後來,這道美食搬上餐桌,成為招待賓朋的佳餚,那也是自然而然的了。

連城“羅坊牛子煲”的口服之歡


牛子煲(謝謝網圖)


連城“羅坊牛子煲”的口服之歡


牛子煲(謝謝網圖)


連城“羅坊牛子煲”的口服之歡


牛子煲(謝謝網圖)


連城“羅坊牛子煲”的口服之歡


羅坊將軍亭

連城“羅坊牛子煲”的口服之歡


羅坊坪上梯田


連城“羅坊牛子煲”的口服之歡


羅坊首屆農民豐收節場景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