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網銀行流量多到用不完;微粒貸8個客服對接所有客戶|朗迪峯會


新網銀行流量多到用不完;微粒貸8個客服對接所有客戶|朗迪峰會

在消費金融行業,具有互聯網基因的民營銀行一直是非常重要的角色。其中微眾銀行的“微粒貸”、新網銀行的“好人貸”都是屬於十分典型的純線上借貸產品。

在9月7日,2018朗迪中國峰會上,來自微眾銀行、新網銀行的高層分別分享了其所在平臺的一些發展動態,以及在金融科技方面的應用和實踐。

據新網銀行首席運營官劉波透露,在上個月,新網銀行已經累計放款超過一千億,放款筆數超過4千萬筆。目前新網銀行建立業務關係的客戶已經超過1600萬。日批貸款的峰值超過33萬筆,並且99.6%的進件由系統自動審批完成。

劉波介紹,新網銀行在信用風險評估環節,已經累計了超過1100個信用風險的評估策略機、超過10萬條風險評估策略、擁有8千顆決策樹來對客戶進行全流程的決策。“在我們4千萬筆貸款中,通過實戰的數據,我們整個身份和帳號的盜用概率非常有效地控制在了百萬分之一以內。”

此外,劉波坦言,目前市場上流量越來越貴,但對新網銀行來說,流量多的用不完,“我每天在愁要怎麼辦。”

“新網銀行模式是和騰訊、阿里、今日頭條、滴滴合作,大家說我根本看不到新網銀行,滴滴有滴水貸,滴水貸背後就是新網銀行的好人貸。我做風控,控制風險,承擔責任,品牌讓渡給合作方。”劉波介紹,新網銀行流量多到吃不下了,就分給其他銀行,跟其他銀行談條件,做聯合放貸、聯合風控,以此形成新網銀行的商業模式。

今年朗迪中國峰會的主題為“智能時代”,在現場,微眾銀行創新研究負責人姚輝亞分享了微眾銀行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應用情況。

姚輝亞透露,以微粒貸產品為例,原本需要400多的人力客服來處理信息,但目前微眾銀行用一個機器人加8個呼入的坐席客服就服務了所有的客戶。

而在催收上面,微眾銀行目前通過使用機器人的技術,可以做到針對不同的用戶進行不同的催收,在成本上,比傳統的人工電催有數量級的下降。

姚輝亞認為,在人工智能維度上應圍繞“三升兩降”解決問題。“第一個是原來很多重複性的勞動,需要人來做的,成本很高,我們可以把它替換掉;第二個是人做不好的,可以用機器來做;在催收上面,不同逾期情況或者不同產品,催收策略、話術都應該有所不同。“

姚輝亞還介紹,微眾銀行除了大家熟知的“微粒貸”、“微車貸”、“微業貸”產品,還從2017年開始做了很多新嘗試。比如在原來場景金融的基礎上又做了很多向傳統行業賦能的工作,比如幫助新零售公司建立會員體系等。

姚輝亞透露,微眾銀行會把自己的金融科技能力輸出到中小的金融機構,與其他金融機構一起來做普惠金融,並且是以Saas或者Paas的形式賦能到合作伙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