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學院:體育俱樂部制教學改革孕育中的運動青春

如何改革傳統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們愛上“體育課”?安徽合肥學院自2005年開始創建大學公共體育俱樂部制教學新模式,將“終身體育”理念貫穿體育教學全過程,取得良好的效果。目前,該校俱樂部會員覆蓋面100%,學生在校期間均參加2至4個俱樂部項目課程的學習和訓練,體質健康合格率多年保持在98%左右,遠高於全國平均線。

崔宇彤是合肥學院經濟系金融學專業的大三年級學生,他告訴我們,踏進大學校門前,我就希望在這段青春時光中,能有一項運動督促我保持健康的身體和樂觀的心態,所以我選擇了兼具身心修養的瑜伽。在人生中的第一堂瑜伽課上,我連基本動作都做得不標準,這讓我難免有失落。但學長學姐們不斷鼓勵著我,當我挑戰的每一個高難度動作都成功後,我發現其實這並沒有那麼難。此時我從內心認識到,做每一件事的最開始,都需要勇氣。有勇氣才有成功的可能。小小的瑜伽,教會我的是愈挫愈勇和堅持!這種精神上的收穫讓我在此後的生活和學習中遇到難題時,首先不畏,其次不輕言放棄。

崔宇彤說,瑜伽讓我更陽光自信地將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現出來。大學這幾年,我有機會參加各種比賽表演,我在全國全省的比賽中都取得過好成績。這些活動豐富了我的閱歷,增長了我的膽量和見識,也讓我結交了更多朋友。或許我也曾在炎炎夏日的午後羨慕在寢室吹空調、吃西瓜的室友,但我從來不為當初的選擇和堅持後悔。置身於運動的氛圍中,用汗水澆灌青春,這才是我理想的大學生活。

在這所學校裡,普通俱樂部成員樂享運動生活,高水平俱樂部成員在各類競賽中爭金奪銀,“體育俱樂部”成為了大學生活裡百看不厭的風景。2005年以來,3000多人次獲國際、國內及省級以上體育競賽獎510餘項,其中國家級金牌128枚,是安徽省唯一的全國高校體育競賽100強高校。在此基礎上,合肥學院將俱樂部制推廣到公共藝術類教育教學改革,為各高校深化高校公共體育藝術教育教學改革提供了良好範本。

合肥學院黨委書記蔡敬民說,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體育教學也並不例外。應用型大學的體育課不僅是學校教育教學環節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還是“終身體育”精神的具體呈現。現代大學體育要克服“就體育論體育”的傳統思維,不僅要塑體強身,更要培養學生的健全品質。體育課要打破教學工作與學生工作的邊界,通過兼具教學和社團雙重屬性的體育俱樂部吸引學生興趣、尊重學生個性。

合肥學院體育俱樂部為每一個學生提供在不同基礎上提高興趣水平、運動技能,培養健身習慣的靈活通道,幫助學生主動實現體育鍛煉“四年不斷線”,繼而實現大學體育向終身體育的深層轉變。2017年,俱樂部活動多達117項,比賽活動3332場次,參與人員48000人次,學生體質健康合格率多年穩定在98%左右,遠高全國平均線。目前,學校每年投入體育的基礎建設、經費保障位於安徽省前列。12年來,合肥學院的體育俱樂部改革三次獲得安徽省教學成果一等獎,12年改革,合肥學院體育俱樂部鼓勵一批又一批大學生“走下網絡,走出宿舍,走向操場”,培養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

現如今,合肥學院的群眾性體育活動、競賽蓬勃開展,水平逐年提高,呈現出健康、可持續、良性發展的態勢。今年6月,安徽省教育廳針對深化高校公共體育藝術教育教學改革提出若干意見,要求全省各高校學習借鑑合肥學院公共體育藝術類教育教學改革實踐經驗,各高校要在2018級新生中啟動公共體育藝術教育教學改革,“十三五”期間全面實行公共體育藝術教育俱樂部制教學改革。

合肥學院:體育俱樂部制教學改革孕育中的運動青春

合肥學院:體育俱樂部制教學改革孕育中的運動青春

合肥學院:體育俱樂部制教學改革孕育中的運動青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