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講習所」全面從嚴治黨專家講習之六——把全面從嚴治黨覆蓋到「最後一公里」

把全面從嚴治黨覆蓋到“最後一公里”

——全面從嚴治黨專家講習之六

提要

黨支部要擔負好直接教育黨員、管理黨員、監督黨員和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的職責,引導廣大黨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堅持“三會一課”制度,推進黨的基層組織設置和活動方式創新,加強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擴大基層黨組織覆蓋面,著力解決一些基層黨組織弱化、虛化、邊緣化問題。

——2017年10月,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

堅決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問題。圍繞打贏脫貧攻堅戰,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把懲治基層腐敗同掃黑除惡結合起來,堅決查處涉黑“保護傘”。緊盯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加大集中整治和督查督辦力度,把全面從嚴治黨覆蓋到“最後一公里”。 ——2018年1月,十九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公報指出講習嘉賓湖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省委黨校分中心、省委黨校中共黨史黨建教研部主任 唐嵐

“最後一公里”是關鍵階段

記者: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強調指出,“老虎”要露頭就打,“蒼蠅”亂飛也要拍。要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嚴厲整治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相對於“遠在天邊”的“老虎”,“近在眼前”嗡嗡亂飛的“蠅貪”基層群眾感受更為深切,強調全面從嚴治黨“最後一公里”,意義在哪?

唐嵐:“最後一公里”原意指完成長途跋涉的最後一段里程,後被引申為完成一件事情最後的而且是關鍵性的階段。十九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強調把全面從嚴治黨覆蓋到“最後一公里”,至少包含兩層意思。一方面,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成效卓著,再經過努力,即可進入決戰決勝的最後階段。近五年“打虎”“拍蠅”“獵狐”的成績單,極大地顯示出黨中央反腐的決心和力度,也贏得了人民群眾的極大支持和衷心擁護,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並鞏固發展。另一方面,全面從嚴治黨形勢依然嚴峻複雜,切不可有任何鬆懈、沾沾自喜的想法。黨的建設仍面臨著比較突出的問題,如部分黨員幹部沒有真正解決好理想信念的問題,不信馬列信鬼神;一些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沒有戰鬥力;有些黨員看齊意識淡薄不能發揮先鋒模範作用;某些領域微腐敗仍然大量存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呈現出新表現,四風問題“樹倒根在”等。基於此,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仍需拿出永遠在路上的決心和逆水行舟決不鬆氣的勁頭,奪取反腐敗鬥爭壓倒性勝利。

全方位發力,讓執紀監督直抵“神經末梢”

記者:中央管黨治黨的決心和力度現在人們都能夠感受得到,但是到了基層,不少群眾就擔心全面從嚴治黨的“最後一公里”變成了“最遠一公里”,擔心不少基層“微腐敗”、黑惡勢力等問題紀檢監察部門“管不到”“管不過來”,這個全面從嚴治黨的“最後一公里”問題難在哪?怎麼消除“腸梗阻”,直抵“神經末梢”?

唐嵐:人們常說,“老虎好打,蒼蠅難拍”。“老虎”畢竟目標大、影響大、太顯眼,只要黨委和紀檢部門下決心就能較好地解決。“拍蒼蠅”為什麼難呢?概括起來主要是:部分黨組織、紀檢監察部門對“拍蒼蠅”重視不夠,覺得“蒼蠅”危害不大,打不打關係不大;全面從嚴治黨的主體沒有很好延伸到基層,部分基層黨組織沒有履行好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沒有運用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對微腐敗的查處力度不大,沒有真正做到真管真嚴、長管長嚴,威懾力不大;微腐敗的表現形式複雜多樣,涉及的問題和人員比較多,且有些微腐敗一時難以定性,客觀上增加了查處的難度;防範和治理微腐敗的體制機制不健全,致使從嚴治黨的成效難以鞏固。立足於現實生活,那些“蒼蠅”直接損害的是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覆蓋領域廣,涉及群眾多,看似小事情影響卻很深遠。在曝光的一些案例中,村支部書記夥同村裡的會計鯨吞扶貧款,房產局的小科長貪汙過億鉅款等等,這些“蒼蠅”若不真打嚴打,長此以往,勢必會影響到全面從嚴治黨的成效和群眾的認可度、支持度。

黨的執政根基在基層,黨的事業血脈在基層。把全面從嚴治黨的觸角伸向基層,需要全方位發力。各級黨委和紀檢機關要高度重視微腐敗的嚴重危害性,把查處微腐敗真正抓在手上,落實到行動中;健全和嚴格執行相關制度,用嚴格規範的制度來管人管事管財,切實保障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紀檢部門要聯合公安、司法等部門多方齊抓共管,加大打擊力度,打擊黑惡勢力絕不手軟,不讓他們有任何喘息的機會。既要在黨內營造良好的政治生態,也要在社會營造良好的社會秩序,讓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不斷提升。

讓基層黨組織“像吸鐵石一樣把鄉親們緊緊凝聚在一起”

記者:講到基層黨組織,群眾的語言很質樸:“黨的基層組織強不強,就看你能不能把大家吆喝起來、動員起來、整合起來。”怎麼才能讓基層黨組織把群眾“吆喝起來、動員起來、整合起來”?

唐嵐:中央歷來重視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總體上講,十八大以來在全面從嚴治黨的大環境下,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得以鞏固和改進,積累了許多好經驗好做法,如武漢的“紅色引擎工程”,麻城的“整市推進”等。成績是主要的,但也正如黨的十九大報告所指出的,一些基層組織弱化、虛化、邊緣化問題依然存在。有的基層黨組織換屆選舉時書記無人願意幹;有的基層組織發展集體經濟沒辦法,群眾想把村裡各家各戶門前的路修一修,村裡也拿不出一點經費;有的基層黨組織開黨員大會連人都召集不來,有的黨員說“以前開個會還發10元的誤工費,最不濟也發條毛巾給盒煙”,現在是什麼都沒有;有的基層黨組織活動方式陳舊,除了開會就是開會,開會也只是乾巴巴地讀文件念報紙……基層黨組織建設中面臨的無人辦事、無錢辦事的困境依然存在,這樣的局面不扭轉,勢必會使基層黨組織與群眾越離越遠。

習近平總書記曾在給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興平鄉達西村黨支部書記沙吾爾·芒力克和全體村民的回信中說,希望村黨支部充分發揮戰鬥堡壘作用,像吸鐵石一樣把鄉親們緊緊凝聚在一起。現在看來,這句話仍有強烈的現實意義。把基層黨組織建成堅強的戰鬥堡壘,把群眾吆喝起來、動員起來、整合起來,仰賴於“有力的抓手”:抓頭雁工程,俗話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激發基層組織活力,要有能力過硬的帶頭人,從很多先進基層工作示範點來看,帶頭人選對了選準了至為關鍵;抓隊伍建設,眾多黨員的作用要發揮起來,“眾人拾柴火焰高”,要把黨員都組織發動起來,讓每個黨員都成為一個火種去影響帶動群眾;抓集體經濟,帶領群眾走上致富路,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實實在在的獲得感,這才是凝聚、組織、發動起群眾的有效方式;抓工作方式創新,多組織一些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不斷增強黨組織的吸引力凝聚力。只有多方並舉,多管齊下,治好基層組織的弱症、虛症,才能“像吸鐵石一樣”不斷聚合基層黨組織和群眾的力量。

從“心”開始,改變基層組織服務與群眾需求不對稱不對應情況

記者:常常聽到基層幹部感嘆忙得“腳不點地”,卻又常常聽到基層群眾抱怨幹部不作為,幹部作為與群眾感受之間的巨大反差,到底隔著什麼?這個問題如何化解?

唐嵐:這確實是現實生活中的常見問題。在過去的基層調研中,有些基層幹部感慨說“我們忙得沒日沒夜,五加二,白加黑了,但群眾就是不理解不認可,很是苦惱。”反過頭來有些群眾又說:“黨中央的決策都是正確的,省市的政策都是好的,就是基層的歪嘴和尚把經念壞了。”很多時候,在於基層組織給群眾提供的服務與群眾需求不對稱不對應。

究其緣由不難發現,部分基層幹部與群眾之間隔著心與心之間的距離,一些基層組織搞的許多服務沒有真正深入到群眾中,服務項目看上去五花八門熱鬧得很,但中看不中用,沒有解決群眾最迫切的問題;部分基層幹部與群眾之間隔著過多形式主義的東西,一些地方服務基層、服務群眾,存在形式化、表現化的服務。如精準扶貧本是件利民的好事,但在實際工作當中,過多的數據報表和表格填報,繁瑣的報批手續讓群眾心生反感;部分基層幹部與群眾之間隔著不正確的政績觀,有些基層黨員幹部秉持“只唯上”的處事態度,“只怕領導不注意,不管群眾不滿意”,這種政績觀下的忙忙碌碌群眾怎會認可;隨著時代的發展,群眾對基層組織的期待值也越來越高,但囿於某些客觀條件的侷限,一些基層組織想為群眾辦事卻也苦於物質條件所限而無能為力,這也使得部分群眾對基層組織和幹部心生怨言。

以問題為導向,關鍵還需對症下藥,樹立正確的“三觀”。政績觀,真正把滿足人民群眾的需要當成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人民群眾高興不高興、滿意不滿意作為衡量工作成效的尺子;群眾觀,深入基層去調研,真正瞭解群眾所思、所想、所憂、所盼,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提供更有針對性、更貼心的服務;工作觀,求真務實,共產黨人所做的工作不是為了應付上級領導檢查,不是為了“面子”好看,而是實實在在為群眾辦好每件事。各級黨委政府要高度重視基層黨組織的建設,緊盯與群眾聯繫密切、權力集中的基層崗位人員,同時從各個層面為基層組織開展工作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講習故事

帶著思想和溫度,黨課走進青年

1月19日,“新時代湖北講習所(荊州)”青年班開講第一課。該講習活動由共青團荊州市委聯合荊州日報社共同舉辦。

來自荊州區、沙市區、荊州開發區團員青年,市直各委辦局、各大型企事業單位團幹,大中專院校團員青年,青聯委員,青企聯會員代表,共計200多人在荊州日報社大禮堂,聆聽3名青年代表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體會。

長江大學副教授李徵宇率先開講。

“青年的未來,就是祖國的未來。作為新時代青年,應該堅定馬克思主義理想,並以此為夢鑄魂。”李徵宇講述了青年在新時代對國家的推動作用,青年應如何要求自己,以及黨和政府應如何引導青年。演講獲得熱烈掌聲。“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青年興、則國家興。”長江大學城建專業研二學生何儒權在演講中通過梳理習近平總書記的成長故事,讓廣大青年從中汲取放飛青春夢和中國夢的不竭動力。“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到‘雙創’精神,是青年發展的引路燈。”共青團荊州市委副書記馬俊談到青年們關心的熱門話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他的演講生動有趣,大家聽得津津有味。

三人演講一個半小時,大家聚精會神地聽,不少人在做筆記。

馬俊說,為增強黨課的吸引力,共青團荊州市委要求演講人必須認真研讀十九大報告,選取部分內容,結合實際,用PPT、圖片、短視頻等多種形式進行宣講。“講習給我尋找人生方向很多啟示。”聽完演講的長江大學研一學生牟婷說,習近平總書記青年時代成長曆程,讓自己更加明確了在人生成長階段能做什麼、應做什麼。“沒想到黨課還能這麼生動。”荊州區團員青年馬駿說,這種形式很接地氣,不僅有高度,更有溫度。通過與自己年齡相仿的身邊人交流學習,開闊了視野,啟發了思路,明晰了方向。

據介紹,講習課程分為集中講習和在線講習。集中講習,組織安排精幹的小分隊到基層開展活動;在線講習,通過官網和微信公眾號開闢視頻學習專欄,方便團員青年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學習。

荊州市相關負責人表示,講習所傳播黨的聲音、引領思想、凝聚力量、提升能力。講習遵循“三講三幹”宗旨:通過講思想,讓黨員幹部群眾幹有方向;講政策,讓黨員幹部群眾幹有目標;講思路,讓黨員幹部群眾幹有激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