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影視劇限薪」到「綜藝限薪」,明星們的冬天真的要來了?

从“影视剧限薪”到“综艺限薪”,明星们的冬天真的要来了?

繼8月初,優酷、愛奇藝、騰訊三大采購方平臺聯合正午陽光等六大影視製作公司發表《關於抑制不合理片酬,抵制行業不正之風的聯合聲明》之後,前不久,新浪娛樂又報道稱,“從知情人士處獲悉,接下來(相關部門)將嚴控綜藝節目藝人的片酬,每期節目藝人總片酬不能超過80萬,常駐嘉賓一季節目下來的片酬不能超過1000萬。”

从“影视剧限薪”到“综艺限薪”,明星们的冬天真的要来了?

北京日報稱,此次綜藝限薪的說法並非空穴來風,而是確有其事並已執行多時,“目前在播的節目其實多多少少都屬於管控範圍。”新浪娛樂報道只是將此次綜藝限薪令從幕後推向了臺前。

在電視劇“限薪令”不斷加強的情況下,很多藝人都選擇通過綜藝節目來提高收入,綜藝節目也成為明星們天價片酬的最後一個“避難所”,畢竟相較於影視劇的拍攝,綜藝節目對於明星來講不僅錄製更輕鬆、傳播變現快、來錢也更快。但綜藝限薪令一出,明星們另一條發財之路也並不那麼好走了。

明星高片酬肇始於何時

2011年以前,演員片酬只佔成本的二三成,那時候戲少人多,一部劇的預算最多也只在兩、三千萬左右。2011年以後,隨著資本進入互聯網視頻行業,中國網絡視頻產業正直“風口”,恰巧內地偶像時代正直高峰期,視頻網站為了搶奪用戶,開始了內容爭奪戰,市場越來越青睞於流量與號召力,電視臺為了接廣告開始了唯明星論,在此情況下,演員片酬不斷增長,影視項目的製作成本越來越高。

从“影视剧限薪”到“综艺限薪”,明星们的冬天真的要来了?

近年來,一部電視劇的製作成本中有一半以上用於演員片酬,導演陸川、吳思遠等都曾透露如今中國演員片酬已經超過了製作成本的50%,明星身價以倍數在增長。8月,中紀委網站發佈了《中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黨組關於巡視整改情況的通報》,其中提到要堅決遏制天價片酬和明星炫富問題”。

从“影视剧限薪”到“综艺限薪”,明星们的冬天真的要来了?

2017年,《如懿傳》更是將明星天價片酬推向了高潮,明星出演電視劇的報價被爆達到了上億元。天價片酬開始影響到了電視劇質量,很多製作公司為保證收益,開始加長電視劇集數、縮短拍攝週期,導致了大量的注水劇的產出。9月,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電視製片委員會、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演員委員會、中國電視劇製作產業協會、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聯合發佈《關於電視劇網絡劇製作成本配置比例的意見》,目標直指影視劇天價片酬現象,要求全部演員的總片酬不超過製作總成本的40%,其中主要演員不超過總片酬的70%。

从“影视剧限薪”到“综艺限薪”,明星们的冬天真的要来了?

而今年,因范冰冰“陰陽合同”而引起的查稅風波直接讓影視圈進入寒冬,此次查稅不僅讓很多影視劇無法開機,很多綜藝節目也受到了波及,今年許多綜藝節目受影響至今未開始錄製。

“限薪令”真能遏制住明星的高價酬勞?

據統計,2015年國內綜藝節目總共215檔,而到了2017年,省級衛視週末晚間檔季播綜藝共105檔,而火熱的網絡自制綜藝竟然高達197檔,兩年時間,綜藝節目就增加了87檔。演員雖受天價片酬的影響薪酬監管越來越嚴格,但並沒有影響到綜藝節目明星的出場費。

受查稅風波的影響綜藝節目相對也比去年減少了一些,也可依舊沒有抑制住各大綜藝哄搶明星的現象,如此一來,節目製作預算的天平再次倒向明星那邊,綜藝節目開始走起了電視劇製作的道路。

根據業內公認的標準,一般綜藝節目根據量級大小可分為“S級”“A級”“二線”和一般節目等類型,其中“S級”對應的藝人片酬單集可達500萬元,以一季節目10期到13期來計算,藝人作為常駐嘉賓的總節目片酬至少在5000萬元以上;而“A級”節目大概總片酬在2000萬元上下,二線節目為數百萬元,一般節目為數十萬元。不過這個數據價碼也不是固定標準,要就明星人氣而定。

之前就有節目爆料過明星上綜藝節目的酬勞,徐崢參加《食在囧途》的單期片酬為600萬元,一季節目算下來總片酬達到7500萬元;黃渤參加一季《極限挑戰》酬勞為4800萬,黃磊為3000萬;按季算的還好,最誇張的是還有按天算的,劉燁參加《爸爸去哪兒》就是按天算的,一天450萬。還有爆料稱今年王菲在《幻樂之城》的綜藝節目一季出場費破億,不過這個說法很快被官方給澄清了,既然敢報那麼高價錢也絕對不低。《十三億分貝》製片人馬力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估計網綜70%都是賠的。”可就這樣依然還是抑制不住綜藝節目明星價位往上漲。

从“影视剧限薪”到“综艺限薪”,明星们的冬天真的要来了?

而此前有消息稱,雖然監管部門針對演員片酬出臺了許多文件,但上有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演員通過各種方法依然不會有什麼損失。那此次“綜藝限薪令”會不會也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呢?

从“影视剧限薪”到“综艺限薪”,明星们的冬天真的要来了?

一些沒實力的流量明星的出場費用佔據影視製作或是節目製作總經費的大頭,讓其它生產環節的經費遭到擠壓,造成影視作品或節目質量粗製濫造現象,而真正有實力和適合的嘉賓酬勞卻還不到流量明星的一半價錢,監管部門抑制天價片酬的意義不僅在於促進影視產業良性健康發展,還在於及時扭轉社會上浮躁拜金的錯誤價值觀。

僅僅依靠行政指令其實很難調節,尤其是落實到執行層面,明星明面上酬勞是降低了,但可以通過其它方式再彌補回來。因為市場需要明星來為收視率保駕護航,如此一來,又將形成一個死循環。比起“限薪令”,整頓市場才是重中之重。

文|景玉

--END--

【第一製片人服務影視創業者】

2013年6月創立,微信內創建最早、人數最多、影響最大的影視商業圈平臺

關注中國最具創造力的製片人

匯聚能夠引領中國電影未來成長的商業力量

中國影視人學習、創作、 交流、宣傳、交易的必要工具

傳遞影視人和商人們最新動向和信息

組織國內外各種培訓、沙龍、論壇等行業分享

幫助影視人獲得更多信息、資源並達成各種合作

公司、項目合作 ◇ diyizhipianren

項目、影視宣傳合作 ◇ dyzpr816

我們在一起, 看看將來影視業是個什麼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