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沒有一本書像《活著》那樣讓我在深夜裡痛哭

從沒有一本書像《活著》那樣讓我在深夜裡痛哭

晚上通宵看完了餘華《活著》,在我看來,這本書從不需要摺頁和標籤,當你翻開書本的第一頁時,你就深深地被吸引住了。

《活著》就是中國20世紀發生的一系列事件迭變的縮影,他用一個家庭堆砌的悲劇描述了一個時代背景的慘烈,隨著時間線的推移,我們好像親眼目睹了一個老人遭受苦難但又努力活著的一生。也許在讀者眼裡,福貴的遭遇著實讓人悲慟,我們看到的是他遭遇的無盡的劫難和痛苦,但對福貴而言,絕望是不存在的,他更多感受到的是幸福。

在看這本書的過程中,我做了筆記。福貴嗜賭成性,輸光了家產之後家庭一貧如洗,他父親身心疲憊之後突然死亡,突變之後,母親身體愈加虛弱,而後他又被國民黨部隊捉去從軍,再次迴歸家鄉後,得知母親已經去世。而家中的女兒鳳霞也因為家道中落,發燒沒錢治病變成了啞巴。

從沒有一本書像《活著》那樣讓我在深夜裡痛哭

然而命運的不幸並未因為他承受的苦難而被憐憫,緊接著妻子因為患病臥床,兒子給縣長夫人獻血被強制抽乾血液而亡,慶幸女兒嫁了個好男人,然後命運多舛,她因為懷孕生產出血過多死在手術檯,之後,妻子悲傷過度也去世了。剩下女兒的丈夫二喜、外孫苦根和他自己。好日子不長,二喜因為一次施工事故也去世了,苦根跟隨福貴回村居住,福貴年歲大了,生活越來越艱難,福貴心疼孫子,便煮豆給苦根吃,卻沒想到因此被噎死。

福貴美好的生活被命運一次次的摧毀,生命的無常和福貴“活著”的信仰形成強烈的衝擊。

那一個個名字躍然紙上,每一個名字背後都有一個生命重重的痕跡。

餘華說:

活著一詞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喊叫,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忍受現實給予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

就如福貴的一生,他遭遇了人性的欺騙,親情的逝去,友情的磨滅,社會的悲涼,他遭受了所有的不幸,直至他一無所有,即使如此,他仍然要活下去,就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

從沒有一本書像《活著》那樣讓我在深夜裡痛哭

書籍末尾,福貴和那個叫做“福貴”的牛漸漸遠去,遠方傳來了老人粗啞的嗓音,唱著他這一生幸福與悲慼。

“少年去遊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少年時的放蕩不羈,中年時的覺醒,老年的寂寥和對“活著”意義的最終探索也有了答案。

到最後黃昏落幕,他也像土地召喚黑夜來臨一樣召喚著他的家人與朋友。家珍、鳳霞、有慶、苦根,二喜,春生,隊長這些人,在他一次次平淡的講述中,仔細,認真地回憶著他的一生。

最後

好的文學作品總會有別樣的吸引力,有讓讀者愛不釋手的魔力,這本書,給我帶來了太大的震撼,現在也推薦給你。

請你,用幾個小時的時間,把它讀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