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10月1日起,太原將要求70%實施裝配式建築


許多粉絲想必都聽說過裝配式建築,但卻不一定了解。其實在2017年伊始,山東、河南、北京、天津、浙江等很多省份都積極響應政府的號召,針對裝配式建築出臺了相關的政策。隨著裝配式建築的星火燎原,太原市住建委消息也發佈了最新的政策:

我市建築領域發生革命性變革,自10月1日起,全市所有新設計公共建築、居住建築須採用裝配式形式。

根據國務院和省政府關於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築的有關文件精神,我市出臺了相關實施方案。為加快推動裝配式建築發展,我市從實施範圍及評價標準均作出了明確要求,10月1日起,全市所有新設計公共建築、居住建築須採用裝配式。

超高層建築和學校、醫院、體育館、商場等新建公共建築鼓勵採用鋼結構建築。多層、高層鋼筋混凝土結構住宅須按照《裝配式建築評價標準》有關規定,裝配率必須達到30%以上。其中,主體結構採用裝配整體式樓蓋,其水平投影面積不得低於樓層建築面積的70%;樓梯、空調板等須採用預製構件。內隔牆非砌築比例須高於50%。

按照晉政辦發[2018]82號文件精神,裝修和設備管線全部實行住宅全裝修。要求使用集成廚房、集成衛生間,乾式工法應用比例須大於70%。鼓勵實行管線分離,管線分離比例應高於50%。

市政橋樑除必須現澆的部分外,全部實行預製裝配式形式;地下綜合管廊推廣使用預製裝配式形式。

8月3日發佈的晉政辦發[2018]82號文件明確提出,自意見印發之日起,各設區城市中心城區(由各市劃定)範圍內新出讓或劃撥國有土地上的新建住宅,原則上實行住宅全裝修,推行成品交房。市住建委負責人就此進一步解釋,10月1日起,我市新設計的居住建築,開發商不得再出售“毛坯房”。

為保證該項工作落實到位,太原市將裝配式建築列入建設工程審批流程。太原市住建委將從設計、圖審、報建、招投標、施工許可、質量監督、竣工驗收等環節層層把關,未按上述內容落實的,一律不予辦理相關手續。因特殊地質條件不具備採用裝配式建築的工程項目,由建設單位提出申請,太原市住建委組織有關專家論證,根據專家論證意見,確定該項目是否採用裝配式建築形式。


裝配式建築是什麼?


傳統建築直接在工地上澆築施工,又叫做現澆整體式。而裝配式建築就是在工廠裡生產出來房子的柱、梁、板、牆等部件,然後把它們運輸到施工現場,像搭積木一樣搭建成房子,然後運到工地上組裝而成,就像搭積木一樣,所以叫裝配式建築。

國家又為什麼大力推廣裝配式建築?


定了!10月1日起,太原將要求70%實施裝配式建築


裝配式與現澆整體式相比,減少施工過程中的物料浪費,而且產生的建築垃圾很少,可以讓工地乾乾淨淨,粉塵、泥漿等汙染物也大大減少構件可標準化大量生產,建築速度快、構件全在車間生產,其質量穩定、有保障,不受惡劣天氣等自然環境的影響,工期更為可控,且生產效率遠高於手工作業質量也更加可靠。


定了!10月1日起,太原將要求70%實施裝配式建築


由於構件在工廠生產完成,極大程度減少了人力需求,所需的工地現場人工要比傳統建造方式減少30%。並降低了施工人員的勞動強度;採用裝配式技術,窗玻璃和窗框可以從出廠時就結為一體,比現場安裝更少滲漏。如保障房建設,結構簡單,戶型重複率高的中低端住宅,可以極大程度工期縮短快速複製。兩年的項目,至少可以提前三個月交付。

裝配式建築與同體積傳統建築比較,建築物重量減輕,直接減少建築物基礎承受的荷載,節省建築物基礎投資從而減少總投資。傳統建築物建築面積使用率一般為75%左右,而裝配式建築使用率可達80%—90%,增加使用面積8%—12%。這減少了房地產的建築成本,也會一定程度上體現在房屋價格上。


裝配式建築優點


由於裝配式建築強調集成和標準化,因此使得功能空間的佈置更為集成優化,衛生間採用同層排水,再也不會影響鄰居,再也沒有糾紛和麻煩。整體式衛生間、廚房的安裝和性能提升提供了可能。

內牆平整度很高,誤差非常低,光潔的可以直接貼牆紙,基本不會不存在二次裝修的問題,後期維護成本非常低。裝配式住宅的設計原則是將結構體系與設備管道體系分離,確保了住宅在幾十年或百年的使用週期中,無論怎麼維修改造更換設備管道裝,都不會破壞主體結構,因此房屋更安全。


需要注意的是從10月1日起指的是10月1日起辦理辦理建設工程審批的項目,也是說,10月1日之前已經辦理過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項目,還會按照澆築施工完成建設工程的主體結構。

隨著政策的實施,未來交付的房子都將會是裝配式住房。而Zf之所以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築,也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的必然產物,當人口紅利已經逐漸枯竭的情況下,更加綠色環保,更節約人力成本,更高效的裝配式建築也會也成為未來建築發展的新趨勢。對於老百姓而言,裝配式住宅要求的實施會更好的保證交房之間以及交房質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