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麵的那點事兒(三)

意大利麵的那點事兒(三)

幹意大利麵和鮮意大利麵?

按中餐的普遍認知,新鮮製作的手工麵條要比掛麵好吃,意大利麵呢?

-幹意大利麵,使用100%杜倫小麥,通過工業化生產擠壓出不同的形狀,最後經過乾燥製得成品,保質期可達2年。

-鮮意大利麵,配料裡會加雞蛋;超市裡售賣的多數是機械化工業生產的,經過適度乾燥,但相比干意大利麵保留了較高的水份;家庭作坊的鮮意大利麵屬於手工出品,水分保留的更多,但有些形狀的意大利麵需要特殊的工藝,很難用手工製作,比如管狀意大利麵;鮮意大利麵的保質期一般為2-3天。

從食用角度看,幹意大利麵口感彈牙,便於貯藏,價格便宜;鮮意大利麵,口感柔韌,成本較高; 在現實生活中,不論幹意大利麵還是鮮意大利麵,都各有擁躉,有人喜歡筋道彈牙…有人喜歡口感柔韌…二者確實難分高下。

意大利麵的那點事兒(三)

意大利麵的編號是幾個意思?

通常超市售賣的幹意大利麵的包裝上都有數字編號如:#5…這到底是幾個意思呢?

其實編號只是生產商對產品的標記而已,與品質或民間傳聞的筋度沒一毛錢的關係,而且同樣編號在不同品牌間代表的意思可能不一樣;一般情況下,對於長條意麵來說,編號代表麵條的粗細,數字越大,麵條越粗,比如:1號最細…12號最粗…最常見的Spaghetti是5號。

意大利麵的那點事兒(三)

意大利麵該怎麼煮?

-水一定要多,用來煮麵的鍋要夠深夠大

-煮兩人份約200g幹意大利麵約需要至少2.5升水

-水燒開後加入水份量1%的鹽

-鹽完全溶解後,把意大利麵放入鍋中,長型意大利麵以放射狀在鍋中散開

-根據意大利麵包裝上的建議烹煮時間進行加熱,時間到了後,從鍋中取出一條

面,用手指捏斷,如果斷面的中間部分可以看見白色的芯,就表示煮好了

-熱面過冷水,再加入橄欖油攪拌防止粘連

-加入醬汁即可食用

意大利麵的那點事兒(三)

意大利麵的“儀式”

傳統上,意大利麵作為頭盤(primo)先上,而不是作為主菜(secondo);比較正式的午餐或者晚餐通常遵循如下的順序:開胃菜、湯、意大利麵、主菜、沙拉、奶酪、甜品、水果、濃縮咖啡和餐後飲品。

意大利麵的那點事兒(三)

在意大利,主人說“Buon appetito”(請享用)之後才開始用餐,麵包不應與意大利麵同食,這是餐桌禮儀大忌!!!

意大利麵的那點事兒(三)

餐館會在食客的左手邊放一把食用意麵的餐叉,在右手邊放一把大餐匙;意大利人的習慣是先將面盛到盤子裡,再將醬汁澆在上面,也可加上奶酪(帕瑪森);用餐叉和餐匙把醬汁和奶酪同意面攪拌均勻,吃的時候把意麵繞到叉子上時把叉子抵在碗或盤的內壁上,不要大聲吸進嘴裡,應一口吞下叉子上的面!!!如醬汁為番茄醬或者油狀醬汁時,一定要用叉子的四個叉齒捲起少量的麵條,否則不僅可能濺出醬汁,而且一口吃不完也有失禮儀!!!

意大利麵的那點事兒(三)

*N Li,英國諾丁漢大學生物科學博士;國際標準學會食品專業委員會委員; 加拿大註冊執業營養師公會學術委員會委員;曾於Unilever Colworth研究中心從事茶葉功能性成分研究 、曼徹斯特大學從事蛋白質合成研究,現任職知名國際公司,專注生物技術在烘焙領域的研究與開發。

意大利麵的那點事兒(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