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晨稱不認同「搶戲」:我們是表演 又不是打仗

“對手戲,對手有戲,你才有戲,你光自個兒在那兒演,把對手弄得茫然不知所措,不知道該怎麼給你反應,我覺得那叫獨角戲。”

“雙女主”的難點在於,首先劇本基礎要好,要保證兩個角色都有可發揮的空間;其次是演員進入角色後,要彼此成就,互相成全。《找到你》中“姚晨+馬伊琍”的雙女主設置就非常不錯。初看是個拐賣孩子的社會題材,但導演呂樂選了一個更為獨特的切口,在懸疑類型片的包裹之下,《找到你》最終呈現了一幅當下社會的女性眾生相,姚晨和馬伊琍的角色互為對照,有著很強的現實意義。

姚晨稱不認同“搶戲”:我們是表演 又不是打仗

 姚晨坦言,剛拿到這個角色的時候,她的內心是猶疑的,“因為李捷這個角色,還是有些吃虧的,她沒有孫芳那個角色那麼的完整……這個人物,演不好就會很危險,容易讓人不理解,會有風險性。”不過,轉念一想,姚晨最終還是接下了這個角色,“我是一個手藝人,我的任務就是要把手邊的這塊材料盡力雕琢好,這個才是最重要的。”

姚晨稱不認同“搶戲”:我們是表演 又不是打仗

“雙女主”難免要面臨被比較的命運。談到對手,姚晨表示和馬伊琍合作很愉快,兩個人都是那種很職業的女演員,彼此欣賞,絕對沒有“搶戲”一說。“(我)不認同所謂‘搶戲’這一說,”姚晨說,“對手戲,對手有戲,你才有戲,你光自個兒在那兒演,把對手弄得茫然不知所措,不知道該怎麼給你反應,我覺得那叫獨角戲。我不支持那種我要比過你,我要打死你的表演,我們是表演,又不是打仗!”

話雖如此,姚晨也坦率表示,兩人也不想為了消弭外界的這種成見而刻意表現得很親密。“我倆生活中是很好的朋友,你非說我們倆成為閨蜜了,我們也不是閨蜜,因為我們沒有時間成為閨蜜,這是很真實的狀態。”她提到前不久和馬伊琍一塊去某雜誌拍封面,攝影師拼命cue兩人更加親密一點,“我說你們別整那一套,什麼動不動就賣個腐,或者怎麼著,我倆又不是那樣的關係…我們就是兩個獨立的現代女性,一起合作了一部好電影,然後一起拍一個漂亮封面。”

姚晨稱不認同“搶戲”:我們是表演 又不是打仗

因為《武林外傳》一炮而紅,之後被定型,姚晨坦言曾一度非常排斥喜劇角色,也拼命試過轉型。但隨著年齡的累計,她越發珍視所有的體驗,現在的她亦不太會計較類型,“如果有像郭芙蓉,或者像翠平那樣那麼精彩的喜劇,太願意了。”曾想著40歲之前拿個影后,早前《找到你》入圍上海電影節,姚晨被看好,不想最終卻失意錯過。問及這個問題,姚晨說:“(影后)我當然還是想拿,但問題是我得先拍好作品。至於什麼時候能拍好作品,我發現沒法拿年齡做限制了,也許到60歲的時候才演到一個好作品,然後拿到獎項。”

《找到你》講述女性困境,曾在演講中不吝展露中生代女演員職業困境的姚晨對此深有體會。為自救亦為救人,她開了一家名叫“壞兔子”的公司,未來計劃以女性題材為重點。“周邊有很多好的女演員到了這個年齡,本應是她最豐富也最有故事性的一個年齡段,但卻沒有好的劇作來承載,”姚晨說,“我希望能夠做一些作品,除了解決自身的需求,也能解決其他一些女同行的這種問題。”

姚晨稱不認同“搶戲”:我們是表演 又不是打仗

談《找到你》

角色演不好會很危險 曾想演馬伊琍的角色

娛樂記者:國內的現實題材不多,女性題材就更少,你是怎麼拿到這個本子的?

姚晨:這個片子的出品方是壹線影業,壹線影業的老闆是我多年的好朋友,如此機緣就接到了這麼一個本子。看完以後我覺得確實很好,劇本的基礎非常不錯,是我近期看過最完整的一個劇本。我們就約了導演見面聊,很快就把這事兒給定下來了。因為導演也是一個靠譜的導演,呂叔嘛,大家都很愛他。最重要的是李捷這個角色。雖然說她在劇中的出現其實就是很短暫的兩天,任務也很簡單,只是在尋找,我依然覺得她身上是有可挖掘的空間。

娛樂記者:你覺得李捷這個角色最觸動你的是什麼?

姚晨:其實說實話,接這個戲的時候,我沒有那麼強烈的感受,就說我一定要接這個角色。因為李捷這個角色,老實說還是有些吃虧的,她沒有孫芳那個角色那麼的完整,孫芳這個角色畢竟還有很多前世今生的東西。李捷這個人物,演不好就會很危險,容易讓人不理解,會有風險性。我有朋友甚至建議我可以去換一個角色,但孫芳那個角色當時已經定了馬伊琍來演。後來我又覺得說,我是一個手藝人,對我來講,我的任務是把手邊的這塊材料給它盡力雕琢好,這個才是最重要的。

姚晨稱不認同“搶戲”:我們是表演 又不是打仗

娛樂記者:你有沒有把這個顧慮跟導演說?後期有沒有做一些調整?

姚晨:有,這些都有跟導演去交流,包括我們的編劇海燕,我們都有很直接的交流。不過,這不是說我們編劇寫得不好或怎麼樣,是這個人物身上承擔的戲劇任務就是這樣的,只是說,這對於演員來說很危險,要把她演好很有難度。我記得每次和導演開會討論,導演都會帶一個很大的劇本,一邊是劇本,一邊是空白的,他會把你所有的建議都記下來,然後回去再跟編劇推敲。這一點讓我很有安全感,因為導演至少是願意跟你一起磨合、願意來消化,甚至是接受你的建議的。當然如果他不接受,他也會很堅持。

娛樂記者:能舉個小例子嗎?

姚晨:其實有很多細節確實是演員參與進來,演了以後,我們才能知道這個人物到了那樣一個時刻會有什麼樣的狀態和表現。比如說,孫芳和李捷兩個人在門口抹護手霜那段,那個是編劇提供的一個細節,拍的時候導演說這麼一系列動作來不及,要不要把這個細節去掉。我說,千萬別,我覺得這個細節還挺有意思的,很能體現這兩個人的關係的,能不能保留。最後就保留了下來。這種是屬於編劇的想象。

演員的想象是什麼呢?比如說我跟袁文康那場戲,我們倆摔那個杯子,劇本上是沒有這個動作的,這個就是屬於我們到現場經過規定情境的感受之後,覺得可以有這麼一個處理,因為這樣可以連帶著後面發現孩子。這個就是即興的想象。片子裡還有很多類似這樣的細節。

娛樂記者:很多看過的觀眾說,呂樂很會拍女性。合作下來,你覺得他是一個怎樣的導演?

姚晨:呂叔是一個很有人文關懷的導演,他本人在劇組,對待群眾演員、場工都是非常非常尊重。而且很多時候他都是自己走位置,我們經常恨不得把他給拖起來。比如我們有跪著的戲,他都自己跑過去跪在那幫我們對光。作為一個創作者,如果你對周遭的人或事缺乏真正的關注和體恤,其實是很難拍出好的作品,因為你無法跟周圍的人和事產生共情。

姚晨稱不認同“搶戲”:我們是表演 又不是打仗

談表演

40天演繹48小時的狀態 曾一度要崩潰

娛樂記者:你剛才說到,李捷這個角色演不好會很危險,為什麼這麼說?

姚晨:這個角色的難點在於,除了很耗體力,另一個原因就是,我要在40天的時間去演2天的狀態。因為故事就發生在這麼短時間裡,人處在一個很極端的狀態。我需要把這種極端狀態延續40天,這是最讓人崩潰的。另外,你也知道,這種極致的狀態也不是一層不變,需要層次感,妝發要一點點變化,表演也要一點一點遞進。加上我們時間緊張,不是順拍。為了保持連貫性,我就只能用一個笨辦法,就是每拍一場戲之前,我就把我的劇本從頭到尾再看一遍,這樣我就知道,到這場戲的時候,我的情緒點到什麼程度是最準確的。

姚晨稱不認同“搶戲”:我們是表演 又不是打仗

娛樂記者:開場在垃圾堆裡找小孩的那段我印象很深,那場戲大概拍了多久?

姚晨:其實劇本一開場不是那樣的,是後來剪輯二度創作的,那場戲應該是前十來場,開機大概15天、20天左右的時候拍的。那算一場大情緒的戲。其實拍這場戲反而沒有佔用太多時間,只是準備的時間很長,所有人要準備,垃圾筒啊,車來車往,還有群眾演員啊。因為是隧道,有時候會突然冒出別人的車,要管理。我們下午去的,大概到了夜裡11點才拍上,兩條也就過了,因為這種戲也沒法來很多條。最後我看導演用的也是第一條,因為那條情緒最飽滿。

娛樂記者:這部電影,你的表演都收到不少稱讚,你覺得這次表演和以往有和不同?

姚晨:就剛才說的那場戲,拍那場戲給了我從來沒有過的一個表演上的體驗。翻垃圾筒的時候,她被垃圾絆倒了,然後她扶著牆站起來,那個其實都不是設計,就是真的是腿軟,演到那塊的時候我整個人就已經是癱的了。但是你還有那個意識說你得站起來,還得繼續找。包括李捷叫孩子的聲音,她已經不是完整的,她一會兒叫孩子名字,一會兒是像野獸那樣的嚎叫,她也不知道該叫誰,不知道該叫什麼好,就是人在一個極度恐懼、驚慌失措的狀態下一種生理上的反應。

娛樂記者:你在表演的時候是不是體驗派多一點嗎?會不會去設計一些細節?

姚晨:對,我們學的是體驗派。現在體驗派好紅啊。不過具體要看戲,每場戲不一樣,剛才那種戲你沒法設計,你大概知道你的路線,要完成什麼任務,其他全部交給你最感性的第一反應。有一些戲,比如兩個人的交談,可能有一些心理上的暗戰,這種東西就需要去做一些細節上的小設計。這種就需要來很多遍,越多遍,你越從容,你的細節就越豐富。

姚晨稱不認同“搶戲”:我們是表演 又不是打仗

談“雙女主”

對手有戲你才有戲 我不認同“搶戲”這一說

娛樂記者:這部電影主打“雙女主”,你和馬伊琍難免會被拿來比較,你會有這個擔心嗎?

姚晨:其實我接了這個戲就已經沒有這個擔心了,要不就不接了。我從一開始就知道孫芳那個角色定了馬伊琍 ,陣容什麼也都擺在這裡,這完全就是一個你選不選擇的問題。你要是怕被搶戲,那你不接就可以了。既然你選擇接了,那就說明你沒有想這層。作為創作者,你要想著把你自己弄好,這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我跟老馬合作,我們也很愉快,因為老馬本身就是一個很性情的人,我很多年前也看她的戲,我也很喜歡她之前一些戲裡的表演,包括當她面,我也跟她聊過這個東西。

娛樂記者:當年的哪一部戲?

姚晨:有一個叫《月牙兒與陽光》,老舍的,她演得特別好。

娛樂記者:對,我覺得表演需要兩個人互相刺激、互相成就的。

姚晨:對,就是互相成就這個東西。我其實特別地不喜歡,也不認同所謂“搶戲”這一說。很多人會說,你看他特別會搶戲,有的人也以這個東西為榮,我覺得這是演員不職業的一種表現。戲給你了,你可以去自由發揮,但是一定是建立在不破壞這個戲的整體架構和對手的戲的基礎之上。所謂“對手戲”,像你說的是要相互成就。為什麼能相互成就,是因為我們彼此給予。對手戲,對手有戲,你才有戲,你光自個兒在那一個人演戲,把對手弄得茫然不知所措,不知道該怎麼給你做反應,我覺得那叫獨角戲。我不支持那種的所謂說我要比過你,我要打死你的表演,我們是表演,又不是打仗呢。

姚晨稱不認同“搶戲”:我們是表演 又不是打仗

 包括前兩天我和馬伊琍去拍雜誌。現在不是很流行雙女主封面那種,我們倆一起拍,然後攝影師會說,“你們親密一點啊!”我說你們別整那一套,我很不喜歡那個,什麼動不動就賣個腐或者怎麼,我倆又不是那樣的關係,對吧!我倆生活中是很好的朋友,你非說我們倆成為閨蜜了,我們也不是閨蜜,我們沒有時間成為閨蜜,這個是很真實的狀態。但是我們倆確實彼此欣賞。我覺得這個就夠了。我們就是兩個獨立的現代女性,一起合作了一部好電影,然後一起拍一個漂亮封面。你要說這組照片就是那種感覺,我覺得那也沒問題。但你非要我們倆硬擺出那種狀態,那我覺得沒有必要。

姚晨稱不認同“搶戲”:我們是表演 又不是打仗

談“壞兔子”

我是一個喜歡自我更新的人 未來還是想拿影后

娛樂記者:你一直比較坦率,從剛才那番話也看出來了。之前參加星空演講時,你也自嘲說自己無戲可拍,為什麼會這樣?

姚晨:首先我要解釋一下,當時那個演講做完以後,有很多人誤解我的意思,說我是一個無戲可拍的女演員。實際上我的原話是,當我復出以後,我發現屬於我這個年齡段的戲越來越少了。那為什麼越來越少?這裡頭有兩個原因,第一,市場決定的,確實很少願意去關注到這個年齡段女性的影片。第二,我自己到了這個年齡以後,作為演員,我對自己確實有更高的要求,我對劇本的要求也會變得更高。當然有戲找你,問題在於,你自己是有標準和要求的,你會希望接演一些更豐富、更有光彩的角色。這麼一來,戲確實就是越來越少了,但是,倒還沒有到無戲可拍的那一步,那確實有點太慘了。要真到了那一步,我估計我也不幹這一行了。

娛樂記者:比如說,現在經常會找到你的角色是什麼類型的?

姚晨:怎麼講呢,我是一個喜歡更新自己的人,我希望角色的設定會是更新穎的。我不喜歡去重複角色,有一些劇本本身或者角色本身設置上就比較陳舊,或者說很單薄,就沒有意思。我也40歲了嘛,我希望在有限的時間裡去拍更多有意思的電影。

娛樂記者:喜劇呢?

姚晨:如果有像郭芙蓉,或者像翠平那樣那麼精彩的喜劇,太願意了。

姚晨稱不認同“搶戲”:我們是表演 又不是打仗

娛樂記者:很多好萊塢中生代的女演員沒有合適的角色,會自己開公司,自己為自己生產內容。你也自己開了公司,是不是有這方面的打算?

姚晨:對,壞兔子(公司)。我們希望未來能多拍一些跟女性題材有關的影視作品,當下市場確實有這方面的空缺。另外,周邊有很多好的女演員到了這個年齡,本應是她最豐富也最有故事性的一個年齡段,但卻沒有好的劇作來承載。我希望能夠做一些作品,除了解決自身的需求,也能解決一些其他女同行的這種問題。當然,我也希望能幫助到那些在現實生活中不被關注的女性群體,解決她們的困惑,幫她們提出問題。

娛樂記者:您曾經公開表示過,希望40歲之前拿一個影后。上影節遺憾落選,會不甘心嗎?現在還有類似的目標嗎?

姚晨:我覺得《找到你》是一部有價值的電影,所以不會不甘心。(影后)我當然還是想拿,但問題我得先拍好作品。至於什麼時候能拍好作品,我發現這事兒沒法拿年齡做限制了,也許到60歲的時候才演到一個作品,然後拿到獎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