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日應多多益善


科普日應多多益善


記者15日從中國科協獲悉,以“創新引領時代,智慧點亮生活”為主題的2018年全國科普日活動今天在全國範圍內同步啟動,活動將持續到本月21日。(2018年9月15日《新華網》)

據悉,自2004年以來,全國科普日活動已連續14年成功舉辦,各地各部門在全國科普日期間累計舉辦重點科普活動7萬餘次,參與公眾超過13億人次。

不用多言,開展科普活動不僅有助於推動和促進科學技術進步與發展,而且讓國家經濟實力增強,國民受益多多。這是因為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這是因為科學為人們造福。1978年,我國召開科學大會,昭示著我國的科學春天來到。

40年的改革開放充分證明,我國堅持科技興國,科技強國的發展戰略,注重科技人才的培養,國家經濟實力明顯增強。原本認為我國只能生產初級產品,高新尖端產品“望塵莫及”,如今在上海先後出臺科創中心建設22條、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人才政策30條、擴大開放100條等政策法規,勇於改革,激發自主創新活力。連續5年,上海在“魅力中國——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城市”評選中拔得頭籌。很顯然,上海科創走在了全國前例。在某種程度上成為全國樣板。

但不可否認,在經濟發展和現實生活中,仍然有人輕視科學,不講科學,甚至於搞迷信活動,與社會文明不匹配。

對此,筆者在對全國開展科普日活動贊同的同時,建議開展科技活動,不止在科普日,通過制度加以落實,定期和不定地開展科普宣傳活動。在學校組織中小學生參觀科技展館,在社會通過媒體宣傳科普知識尤其是生活常識,不被謠言和假信息所困擾。在企業,要讓員工從分發揮個人的聰明才智,造就出更多的高技能型人才,尤其是大國工匠。在社區,要大力提倡講科學,不迷信。讓人人學科學,講科學。

開展科普活動日只是一種形式,重要的是提高全民族的整體素質,充分運用好科學技術,為人類造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