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別再讓「員工」拖累你!(真實案例)

當每天叫醒老闆的不是夢想,而是固定支付給員工高昂的工資時,老闆的心情是如何的?

一個老闆的“薪愁”之痛

前幾天,一家頂級商業空間設計公司的老闆(張總)從深圳過來找我,希望能找到解決員工工作動力和效率問題。

張總在商業空間設計領域名氣相當高,很多知名百貨、超市的設計都是來自他的傑作,也有很多商業老闆看了他的現實作品後到處尋找設計者,曾經有一位山東的老闆為了找到他,付了別人12萬才要到張總的聯繫電話。

但是,張總並不快樂,他說自己經營企業相當痛苦,每天都被員工的效率進度問題而頭痛,他請來的設計師也是行業的頂尖人才,設計師平均工資35000元,還有兩名德國設計師。

固定工資帶給老闆的危害

自己創辦企業後,設計靈感也開始下降,因為根本沒有時間去思考作品,每天都被繁雜的事務所牽絆。他說,創辦公司後營業額是他做個體時的5倍以上,但是每年的利潤卻幾乎是一樣的,也就是說他一個人幹活和帶著30個人工作的利潤是一樣的,但是,他一個人幹活,他很自由沒有什麼壓力,現在30多個人,每個月近百萬的工資支出讓他也感覺一刻都不能放鬆,因為他的員工都是拿著固定工資,他不想奢求每個員工和他一樣苦心經營,至少希望現有的4個設計總監能和他一樣操心,他覺得就是最大幸福。

固定工資帶給企業什麼?

在交流過程中,瞭解到張總也和他的員工試談過把固定工資調整為彈性工資,但是員工們都一口拒絕了,必須要保證現有的收入,談判陷入僵局。很多企業都有類似的經歷,創業初期定下的固定薪酬一直不敢改變,就是因為員工把公司綁架了,其實,這是對公司最大的傷害,人性是懶惰的,如果沒有激勵,做多做少都是一樣,做好了沒有獎勵,做錯了就有批評,請問誰願意多做?因為多做只有可能多錯,多錯就會有指責或處罰,所以大家只好保護自己“少幹活”!

面對張總的問題,應該如何解決呢?我給出了三步驟:

01

第一年:給核心員工做“合夥人”機制

因為員工在短時間內不可能接受從固定薪酬變為彈性薪酬,企業目前又處於發展階段,急需人才,我們建議2016年暫時不調整現有薪酬體系,先做合夥人機制,讓每一個核心員工掏錢入夥,根據入夥金和考核值,再對每一個合夥人進行年度超價值利潤分配。

02

第二年:對員工做“彈性薪酬”分配激勵

在第一年所有招聘的新員工都採用彈薪制,至少是“底薪+提成”,因為新員工用了彈性薪酬,核心員工做了合夥人機制,核心員工的積極性和忠誠度都會有大大的提高,在員工們都嚐到甜頭後,公司再進行薪酬績效改革,再把第三年的規劃進行宣告(詳見第三條),幾乎所有員工都能接受彈性薪酬。

03

第三年:項目承包,和優秀員工合作共贏

設計這個行業,特點非常明顯,要想做強做大,必須要能吸引優秀人才,可是很多優秀人才寧可自己單幹,因為自己單幹,一年只要有2單,就可以過很舒服的日子了,但是單幹還是有壓力的,畢竟沒有一個平臺,有可能經常會遇到餓肚子的時候。那麼如何和設計師們持續共贏呢,答案就是——“分配”,只有分配合理,公司其實就是大家的,大家才能維護好這個平臺。

採用項目承包制,也就是說,公司接來的單,50-70%給員工(含所有的開支、費用,並設定客戶滿意度考核標準,根據考核標準具體分配到員工),30-50%給公司(純利潤),此時每一個項目負責人自己就是老闆,自己在保證質量的同時保證進度。張總自己每年做1-2個大項目即可,其餘的時間就可以在專業上繼續深造,最終把自己打造成行業第一人,成為行業第一人就可以吸引更多人才,有了更多的人才,就可以給公司創造更多的利潤。

上文說的模式,想了解詳情,請繼續閱讀:

KSF是什麼?

KSF又稱為“關鍵成功因子”(Key Successful Factors ),是指決定崗位價值的最有代表、影響力的關鍵性指標。在定義上其實與KPI基本一致。

老闆:別再讓“員工”拖累你!(真實案例)

KSF的主要價值是什麼?

KSF通過實現“六個轉化”,為企業與員工創造超價值:

  • 1、將企業目標轉化為員工目標
  • 2、將企業要員工做到轉化為員工自己要做到
  • 3、將籠統的職責轉化為清晰的價值
  • 4、將對立的利益衝突轉化為協作的做大共贏
  • 5、將管理層或團隊的責任轉化為所有員工的共同責任
  • 6、將員工為企業或他人而做轉化為員工首先為自己而做

由於KSF的主要價值更多地體現在與薪酬融合,所以更多的資料在下一章(薪酬與激勵)。

老闆:別再讓“員工”拖累你!(真實案例)

(圖:某運營經理的KSF薪酬績效方案)

KPI與KSF的區分?

  • 1、KPI是關鍵業績指標,KSF是關鍵成功因子;
  • 2、KPI反映綜合績效,KSF反映成功因素;
  • 3、KPI用於績效評價與提升改善,KSF用於衡量核心價值結果;
  • 4、KPI可與員工晉升、目標管理、特別激勵關聯,KSF則可直接與員工報酬體系掛鉤;
  • 5、KPI用於綜合績效管理,KSF用於價值與分配管理。

本文所講的:激勵性KSF薪酬全績效共贏模式實操內容及案例,來自《績效核能》一書,想深入學習的,建議點擊以下鏈接購買!書內附數十個行業案例,送獨家視頻學習資料。

【送視頻與輔導】專注企業績效提升,給員工加薪不加成本

¥46


購買

為什麼小微企業做KPI不如做KSF?

點評:當下盛行的KPI績效考核模式,其實更適合作為評價性工具,因此將KPI與局部薪酬掛鉤的傳統作法,通過一些浮動、激勵,雖然具有一定的正面價值,但意義並不大,持續向上的動力不足,成功率非常有限,多數流於形式或半途而廢。

我雖然長期研究運用KPI模式,但真正對中小企業有價值的,我認為還是KSF模式。

從動力系統來看,KSF比KPI更有價值:

  1. KPI強調公司的需要,KSF強調員工的需求。
  2. KPI是要求員工為公司而做,KSF是啟發與調動員工為自己而做。
  3. KPI沒有直接給員工足夠動力,KSF強調的就是必須強化源動力。
  4. 員工肯定不喜歡KPI,但員工對KSF抱有特別的好感。
  5. KSF是企業與員工共贏的橋樑,容易獲得勞資利益的平衡與共識。
  6. KSF也是企業力量的爆發點,直指企業成長管控與利潤增長。
老闆:別再讓“員工”拖累你!(真實案例)

(圖:某銷售主管的KSF薪酬績效方案)

KSF模式簡單來說,就是在員工收入增加和企業利潤增長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既給了員工無限加薪的機會,又不至於增加企業的成本負擔,可以說是實現了員工和企業的雙贏。

為大家極力推薦《績效核能》一書,學習為員工加薪不增加企業成本的績效管理模式,書中具體的涵蓋了激勵性的KSF薪酬模式,PPV模式、積分式等實操內容和案例,想要深入學習的建議點擊鏈接購買本書!內附數十個行業案例,並且送內部企業內訓學習視頻!

老闆:別再讓“員工”拖累你!(真實案例)

購買此書,您可以獲得特別的饋贈:

1、朋友圈每天的乾貨知識分享;

2、KSF薪酬全績效和OP合夥人學習視頻;

3、免費解答薪酬績效考核的困惑。


PPV量化薪酬模式——量化薪酬大法適用於二線員工

PPV模式的核心:如何讓3個人幹5個人的活,拿4個人的工資。

PPV量化薪酬:把每個工作分解量化後定價,比如有5個人,我們給主要的工作定價,開發票每個月300元等等,看誰願意幹,誰願意幹錢就給誰,然後再測算每個工作做完後所需的時間,和新機制推行後每個人的收入情況;

另外一些細小的工作打包一起,因為公司付底薪了。

老闆:別再讓“員工”拖累你!(真實案例)

PPV模式的核心:如何讓3個人幹5個人的活,拿4個人的工資。

採用PPV產值量化薪酬模式,具體做法如下:

1、把5個人的工作羅列出來;

2、把所有羅列出來的工作定價;

3、把羅列的工作重新分配給3個人;

4、優化2人,留下3人加薪加活。

老闆:別再讓“員工”拖累你!(真實案例)

採用PPV模式之後:

1、員工可以身兼多職,拿到更高的工資

2、企業不會再養閒人,節省人力成本,提高人效

3、員工只有做出一定的結果才能拿到相應的工資,也保證了員工工作的完成質量。

PPV薪酬模式,打破固有的薪酬模式,讓員工工資,按照工作量來定,員工做的越多,拿的越多,就算是基層員工,也可以拿到高收入,且不增加企業成本。

老闆:別再讓“員工”拖累你!(真實案例)

1、不再為員工如何加工資而操心,而是將加工資改變為增加價值點和產值項目。

2、員工做不好,不再是扣工資,而是扣產值。根據結果核算產值工資。

3、員工調崗、增減工作項目,不再是工資只能加不能減、不關注結果效果,而是根據工作拼盤與定價設計,以結果來核算員工的勞動報酬。

員工不努力、不做結果,不是他的問題,歸根到底都是老闆和機制的問題! 上面所講的合夥人、KSF、PPV、全面預算管理模式、等實操內容及案例,都來自《盈利系統》!想深入學習的,建議點擊“瞭解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