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絕對,祝允明至死未續出下聯

古今絕對,祝允明至死未續出下聯​ 明代"吳中四才子"之一祝允明,文思敏捷,善於應對,並以此自居,常戲謔於人。

一曰出外踏青尋幽,日暮方歸。

途中遇一村店,竹影扶疏,十分清雅,逐踅入店堂擇一竹椅落座。因見店婦獨自當爐,祝允明有意留難。待點上蠟燭,聲稱只需一碗`不軟不硬丶亦幹亦稀丶有菜有飯丶非菜非飯'來充飢。

不料店婦面無難色,從從容容從廚下捧出一碗雞湯泡飯來。使祝允明深深折服。
古今絕對,祝允明至死未續出下聯於是,祝允明匆匆飯畢,取出銀兩加倍奉付。

其實,店婦何等人也,原是大家閨秀,琴棋書畫,樣樣皆通。只因家遭不幸,隱姓埋名,暫在此開店。​

她:見客人手長六指,又出言蹊蹺,心內早己明白為何人。故謝日:久仰祝先生大名,今日屈尊光臨,小店蓬蓽生輝,至於銀兩,斷不敢枉受。唯店內有一門對尚無下聯,還請有勞先生代續。

祝允明聞言,自恃精於此道,當下滿口應承:好的,旁的不敢吹牛,至於對聯,你儘管道來,我當即續對。

祝允明狂忘自大,他那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婦人一聽,心想:好大的口氣,我不難為你一下,你才不知天高地厚呢!

於是店婦人一字一句地念出:"祝先生坐竹椅,點燭吃粥。"

祝允明一聽心想:乖乖,從來沒有人能難倒我,今日可遇到對手了。

原來這上聯不但應人丶應事丶應景丶應物而成,並且相間綴入當地方言'祝、竹、燭、粥'四個同音字,簡直成一絕對。

古今絕對,祝允明至死未續出下聯祝允明一時瞠目結舌,再也想不出下聯,只得狼狽而走。

祝允明一直在讚揚中生存,從未受此挪揄,幾乎無地自容。以致回家後羞患成疾,一病不起。

此聯至今仍無人續對出下聯,頭條人才濟濟,盼有識者高才待續,以致敬謝!

(以上是花豔小妹原創作品,望眾好友點評。謝謝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