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周多國游」深度攻略!交通、語言、消費通通不用擔心!

每年最期待的節日,就是祖國媽媽的生日!畢竟,這就是一年中最後的假期狂歡啦~

今年十一,你要去哪裡?別猶豫了——

八國首都深度遊

大咖親身探路

文化底蘊深厚

出行便捷

不容錯過

“黃金週多國遊”深度攻略!交通、語言、消費通通不用擔心!

第一站 衛國

淇縣• 朝歌古城遺址

地址: 河南鶴壁市淇縣城北

交通: 淇濱客運總站步行1.2千米至黃河路公交停車場站坐107路至淇縣

汽車站下

門票:免費

推薦評級:★★★

衛國是孔子周遊列國的第一站。自公元前11世紀末康叔在衛地封國,到公元前209年衛君角被秦二世貶為庶人,衛國共存在了約八百年。沒有吳越交鋒的傳奇,沒有齊國的富庶、楚國的博大,他甚至從未擠進“五霸”“七雄”所代表的第一等級,然而,卻實實在在地成了各諸侯國中存在時間最久的侯國之一。

衛康叔面對的朝歌,是一片廢墟。商王城的痕跡,雖被殘垣所掩埋,卻仍舊曆歷在目。早在商王武丁時期,就在這裡築城,當時叫作“沬”。

“黃金週多國遊”深度攻略!交通、語言、消費通通不用擔心!

後來武丁又往北遷,沬都廢置。此後商王朝的幾代帝王,都對沬立之再廢,廢之再立,直至帝辛在位時期,也就是人們廣為熟知的商紂王,才確定沫作為王朝的都城,並在原來基礎上不斷擴建,據傳因城西有朝歌山,故因此命名之。

朝歌作為商王朝最後的繁華之處,見證了商末周初的這場政治大動盪。牧野之戰,商六百年的社稷毀於一旦,紂王自焚,他最寵愛的妃子妲己也被周軍所殺,子姓的天下由此告終。然而,朝歌古城卻並沒有跟隨商王朝的覆滅而湮滅於歷史的長河。周王並沒有因為紂王的暴行而對商朝的遺老遺少進行攻訐,反而恩准他們在朝歌這片商人故土之上保留商文化,以傳承商人的血脈。

今天的淇縣的朝歌古城遺址,還是可以依稀辨認當年的商都格局。帝辛時期的朝歌東有淇河為險阻,西有太行作屏障,城池南北各有三道城垣,至今仍保留有殘存。三道城垣中最內的一道為宮城,其內便是這位傳奇帝王的宮殿,當地人仍然稱其為紂王宮。如今,摘星臺、鹿臺等代表商末歷史的旅遊區相繼落成,或許在現代人的復原中,我們可以窺探到屬於那個時代的起起落落、悲歡離合。

摘星臺

“黃金週多國遊”深度攻略!交通、語言、消費通通不用擔心!

第二站 曹國

定陶• 曹叔振鐸墓

地址: 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

交通: 定陶火車站坐106路或108路至仿山莊園站下

門票:免費

文保等級: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推薦評級:★★★

孔子離衛而去,剛好來到定陶這一片區域。

從古衛地向東行,進入山東省境內,在今天菏澤市中部,有一座縣城叫作定陶。定陶古稱陶丘,是春秋曹國國都的所在地。公元前1046年,滅商大業最終完成,曹叔振鐸作為周王的弟弟,被委派到了古陶國的地界,做了曹國的第一代君主。曹國在春秋群雄並起的時代一直充當著一個默默無聞的二線演員的角色。在孔子周遊列國的長途奔波之中,曹國似乎只是充當了孔子漫漫路途中的“中轉站”。在史書的空白背後,流傳給我們的,也只有一則美麗的傳說。

“黃金週多國遊”深度攻略!交通、語言、消費通通不用擔心!

定陶城北的仿山,高高低低的墓冢,是曹國曆代諸侯國國君的墓葬。成片的土丘,述說著歷史的厚重。

在這種低沉和壓抑之中,“阿谷停雲”的故事,正如他的名字那樣,為這個地方增加了一絲靈動和活潑。

孔子離衛而去,鬱鬱寡歡,途經仿山之時,偶遇一位年輕美麗的村女正在汜水邊洗著舊衣。好奇心作祟,或許也是在衛國受了南子輿論的影響,孔子便委派自己的弟子子貢去打探一下這位美麗的村女內在的品德是否真和她的外表一般。子貢聽從了老師的安排,於是便拿出杯子,佯裝口渴的樣子來向村女求杯水喝。

誰知道村女恭敬地接過杯子,舀好水,並沒有直接交給子貢,而是隻把水杯放在沙地上:“男女授受不親,請公子自便。”

村女落落大方,而且深知禮節。然而孔子還是心存疑慮,便把自己隨身所帶的古琴拿出來,抽掉琴軸,交給子貢,示意讓那個村女來幫他調琴。然而這一次,村女並沒有同意,拒不接受。子貢碰了壁,悻悻離開,回去把這件事告訴了孔子。誰知道孔子愈發來了興趣,拿出一塊布交給子貢,要他去給那村女,看村女如何表示。

“黃金週多國遊”深度攻略!交通、語言、消費通通不用擔心!

連續兩次被老師派去跟一個素不相識的村姑攀談,況且那個村姑還不識抬舉,拒絕了自己,於是這次子貢失去了耐心,故意對村女發了脾氣:“我這裡有一塊葛布,本想送給你,可我覺得你實在不配,那麼我就只好把它放在河邊,任人拾去好了。”

村女一聽子貢的譏諷,便一下子對子貢進行指責。大概是說:“你三番兩次的跟我攀談,我出於禮節回應了你,但你竟然又拿一塊布扔在這裡。男女授受不親,你要是再糾纏不休,就不怕落個狂徒的醜名嗎?”

子貢畢竟也是個熟知周禮的儒門大弟子,聽到一個自己所輕視的村女的批評,便羞愧難當,於是灰溜溜地回去,把事情如實稟告給了老師。而孔子聽完報告,對村女的行為加以肯定,村女通情達理、品行高潔的形象,也因此樹立起來。據說當時天空湛藍,白雲朵朵,停留在孔子所經山谷的上空,孔子觸景生情,不禁讚歎:“阿谷停雲也。”白雲藍天,正如村女高尚純白的品德。

雖然只是民間傳說,但也是孔子過曹留下的歷史回聲。至今定陶的仿山上,仍有“阿谷停雲”一景。仿山由東西兩山構成,中間一道,即為孔子所說的“阿谷”。而阿谷之上,曹國王室的家族墓冢安置於此,據傳東山為曹國曆代國君的墓寢,西山則是曹叔振鐸次子卞和一支的長眠之處。孔子過曹之時,路過仿山,便曾拜謁過曹國開國君主振鐸的墓冢,以顯示自己對周初社會的深深懷念。

曹國共歷二十六世,國祚相傳636年,最終沒能熬到戰國的大兼併時期,在春秋末年便滅亡了。

第三站 宋國

商丘• 宋國故城

地址: 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舊商丘縣城南

交通: 商丘火車站出發坐9路公交車至華商西路站下

門票:免費

文保等級: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推薦評級:★★★

從嚴格意義上來講,宋國其實是孔子這位“萬世先師”的母國。從公元前1040年微子赴宋開國到公元前286年國土最終被齊、楚、魏聯手瓜分,宋國共存在了754年。昔日的都城商丘,歷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時至今日,京九線和隴海線在這裡交匯,這裡已經發展成為中國中原地區的著名鐵路樞紐。然而,在現代化的光鮮之下,這裡掩藏著來自兩千多年前的蕭瑟古意。其實,早在宋國前,商丘已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在舊石器時代,燧人氏在這裡發明了人工取火; 新石器時期的炎帝、顓頊、帝嚳等都先後在此建都;夏商時期,這裡更是政治的中心地段。日積月累的風塵,結成了商丘厚厚的文化層,但相較其各處故城的喧囂,宋國故城倒是顯得喑啞而安寧。

“黃金週多國遊”深度攻略!交通、語言、消費通通不用擔心!

在睢陽區舊商丘縣城南,仍可看到宋王國留下的舊有城址。其實更精確來說,那是一座跨越周、秦、漢三代的古城址:微子受封,土木堆疊,一座城池就這樣拔地而起。至漢文帝前元十二年(公元前168年)封竇皇后少子劉武為梁王,在宋城舊址之上建都築梁苑,從而使宋城煥發了第二春。宋國的古城牆,猶如歷史的旁觀者,見證著這一段糅合著戰亂、利益,卻又空前變革、空前恢宏的傳奇。城市是我們今天對一座城的叫法,其實直到唐末以前,市都沒有成熟起來,這時城的經濟功能不大,多以軍事政治功能為主,因此城牆就被看作是一座城池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市集倒僅僅只是附庸。按照現在考古的標準來看,宋國故城西牆的大部分以及南牆和北牆的西段保存比較完好,仍可依稀看出春秋戰亂時留下來的裂痕。

商丘商丘,商之土丘。相傳商人的祖先閼伯,也就是我們熟識的“契”,他的墓丘便留於此,故名商丘。閼伯是帝嚳的兒子,更是中國最早一批天文學家之一,被封為火正,因此又被稱為火神。

據傳早在堯舜之時,閼伯便參照火星(又稱“大火星”,或直接稱為“火”)建立曆法,同時在自己封地之中築臺觀察星辰,用來測定一年的自然變化,估測年成的好壞,這就是現代商丘城的標誌性建築——閼伯臺。無獨有偶,就在離閼伯臺不遠的地方,相傳埋葬著上古時期另一位使用火的先祖——燧人氏。“鑽木取火,以化腥臊”,火是文明的使者,是人類邁向文明的最為關鍵的門檻。中華文明上下近五千年的分分合合,或是發展上升,或是停滯不前,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是一把火點燃的五千年。

“黃金週多國遊”深度攻略!交通、語言、消費通通不用擔心!

第四站 鄭國

鄭州• 新鄭東門(宣聖臺)

地址: 河南省新鄭市鄭韓故城

交通:新鄭火車站坐新鄭102路至中醫院站下

門票:免費

文保等級: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推薦評級:★

孔子周遊列國的下一站是鄭國。

說起鄭國,在春秋戰國的爭霸兼併中,鄭國的名號一直不能躋身一流水平,但鄭莊公無疑是整個諸侯爭霸史上的第一人。

鄭國在周代分封的上百諸侯國中顯得非常年輕,周宣王的弟弟姬友獲封在鄭,統領與王畿緊密相連的關中地帶時已是西周末年。由於獲封時間較晚,剛剛興起的鄭國君主與周王室保持著近於其他諸侯的血緣關係,因而深受周王的器重。戰國初年,韓武子討伐鄭國,幽公被殺,之後的鄭國,便陷入了鄭韓互戰的泥潭中,不能自拔,最終元氣耗盡。韓哀侯滅鄭後,鄭國的身影,就此消失在戰國兼併的大潮之中。

兩千餘年已逝,在今天的河南新鄭,仍然可以看到鄭韓兩國遺留下來的痕跡。雖然故城的宮殿及其他建築早已被毀得無所遺留,但大部分的城牆仍保留完好。故城分為東西兩區,東為作坊,西為宮城。特別是東城的手工業作坊區,曾經出土過大量的春秋物件,這些物件時代久遠,雖不比當代精美,但其古樸與大氣,則足以令今人歎服。

孔子來到鄭國時,他的腳步是很狼狽的。孔子與自己的弟子們失散了。離開了弟子圍繞的孔老夫子,一個人孤獨地立在鄭國的城門口,焦急地等待著。弟子們四處尋找時,有人告訴子貢說:東門之外站著一個像喪家狗般的可憐老人,大概就是你的老師吧。

“黃金週多國遊”深度攻略!交通、語言、消費通通不用擔心!

“東門有人,其顙似堯,其項類皋陶,其肩類子產,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喪家之狗。”面對鄭人的戲謔,孔子倒也發揮了自己那一點點幽默細胞,欣然接受,這就是著名的“喪家狗”稱謂。

新鄭城,東門外,這個地標因喪家狗的典故平添了一分寂寥的意思。孔子非鄭國人,他只是途經此地的外鄉人而已。路途顛沛流離,來到東門只自己一人,無法像回家一樣進入城池,亦不可回頭,他只是一個漂泊的流浪者,一個大城池下的過路人。

但所幸的是,聖賢的光芒總會在後世照亮靈魂的幽暗之處,給予智者處世的啟迪。

第五站 陳國

淮陽• 宛丘故城遺址

地址: 河南省周口市淮陽縣東南大連鄉大朱莊西南隅

交通:坐出租車或自駕前往

門票:免費

文保等級: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推薦評級:★★

在鄭國與弟子匯合後,孔子去往陳國,也就是在今天的河南省淮陽縣一帶。淮陽古稱宛丘,又名陳,歷史上曾三次建國、五次建都,歷史長達6500年,是中華文明最早的發祥地之一。孔子當時住宿的地方相傳就在今淮陽城外東南的三官廟村。

宛丘確實是個很好聽的地名,也是《詩經·陳風》中一首詩歌的名字。詩中描寫在宛丘起舞的女巫,美好而聖潔,可望而不可求,只留下觀望者哀而不傷的淡淡思緒。今天在淮陽的平糧臺古城遺址,人們仍能感受到那個古老、神秘、又不失浪漫的宛丘故城。有考古學家曾經聲稱“六千年歷史看淮陽”,早在中國大陸的大片仍是一片汪洋之際,淮陽古陸便已經顯現出來。到了傳說時代,女媧、伏羲以及神農氏都曾在淮陽附近立都,匡定天下。

“黃金週多國遊”深度攻略!交通、語言、消費通通不用擔心!

遺址位於河南省淮陽縣城東南面大朱村的西南角,共分為五期文化層,其中尤以新石器時期的龍山文化最為代表,薄如蛋殼的黑陶、磨製精美的石器,都在這裡一一展現,因而具有極大的歷史文化價值,為陳地文明的追根溯源起到了重要作用。 1982年當地政府撥款,購買了古城遺址所佔的全部耕地,並修築圍牆,各方的努力使得這一遺址的發掘工作一直延續至今,如今已初步展示了城址的面貌,實為考古事業的一大幸事。深厚又複雜的歷史文化底蘊,體現了文化的疊加與演變,給人以別樣的魅力。

虞舜後人建立起來的陳國,只是春秋大背景下的一個不起眼的小國。從公元前1046年武王滅商,封媯滿於陳地,到公元前478年楚惠王殺害陳緡公止,陳國僅存在567年,且在中間還經歷了兩次滅國又復國的坎坷經歷,最終也沒能跨入戰國時期的真正廝殺之中。雖然陳國一直在與周邊大國之間苦苦周旋,苟延殘喘,實在沒什麼太大的成績。然而陳國的王室,卻並沒有如陳國一般衰頹下去,陳厲公的兒子公子完東奔至齊,做了齊國的大夫。無心插柳柳成蔭,幾代陳姓子孫兢兢業業,在齊國積攢下了豐厚的政治財富,等到公子完的十世孫陳和之時,便廢掉齊康公這個傀儡,自認為王,整個姜齊天下,就此改姓。陳國的國脈以這樣的傳奇形式得到了延續。

第六站 蔡國

上蔡• 蔡國故城遺址

地址: 河南省上蔡縣城西南

交通: 上蔡汽車東站坐上蔡7路至第十小學站下

門票:免費

文保等級: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推薦評級:★★

蔡國是孔子這一段行程中的第二個目的地。而在歷史上,在整個姬姓諸侯國體系之中,蔡國可以說是比較靠南的一個。

蔡國剛剛建國的時候,跟魯、衛等國一樣,是與周王室最為親近的一支。武王滅商,天下根基未穩,蔡地作為殷商遺民的重要聚居地,武王自然而然就派自己的親弟弟度去管轄商民,稱為蔡叔。然而,蔡叔並沒有像哥哥周公那樣有一顆“鞠躬盡瘁”的忠心,當武王病逝、自己的侄子繼位後,面對一個乳臭未乾的小周王,這個當叔叔的野心,正暗暗地膨脹著。最終,蔡叔走上了聯合管叔、輔助紂王后代武庚奪權叛亂的不歸路。事敗之後,蔡叔被流放致死,蔡國的國祚出現了中斷。不過好在蔡叔的兒子姬胡還是心在周王室的,姬胡恪盡職守,並沒有包庇自己的父親,最終也得到了周王的肯定,准許蔡叔的子孫繼續治理蔡地。然而,蔡叔的錯誤卻無法彌補:此後的蔡國,都城由祭遷至上蔡,關係也由最初的兄弟之國而漸漸被中央所疏遠。

“黃金週多國遊”深度攻略!交通、語言、消費通通不用擔心!

今天上蔡還保留著跨越千年的故城遺址。上蔡作為蔡國的都城,吸引著海內外的蔡氏重歸故里,祭奠先祖,蔡國故城也被完好地保存了下來。整個故城的道路規劃還清晰可見,城牆、夯土、鐵器、陶罐……層累在這塊土地上的,是近30 個世紀以來發生的歷史變遷、悲歡離合。

第七站 楚國

荊州• 郢都(紀南城)遺址

地址: 湖北省荊州古城北約5公里處

交通:坐出租車或自駕前往

門票:20元

文保等級: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推薦評級:★★★

長長的一路跋涉,孔子從蔡國南下來到了楚地。楚國是歷史上鏗鏘有名的大國。從原始的三苗而來,到蠻夷褪去、入主中原,再到最後的壯烈悲歌,楚國譜寫的,是中國南方文明的不斷演進發展。孔子來到這裡,既是出於對楚文化的嚮往,也是出於政治訴求的表達。

楚國曾定都七處,其中在郢都建都的四百餘年則是楚國最為繁榮的時期,包括孔子所處的春秋末期。

春秋早期,楚文王將都城由丹陽(即今天的河南南陽一帶)南遷至郢(即今天的湖北荊州),楚國文化的輝煌畫卷,也由此慢慢展開。又因郢處於紀山之南,從而郢都又得名曰“紀南城”。而今,湖北省荊州古城北面仍保存有楚國紀南城的遺蹟,郭沫若先生手書“楚紀南故城”立於城垣之上,似在向世人表明這裡曾有的繁榮。作為東周南方最大的城池,經考古人員的測量,發現紀南城比現在的三個荊州城的城址還要大,而圍繞城址所築的城垣,可在其上並行三輛卡車,城址之大,城牆之寬,實屬罕見。

“黃金週多國遊”深度攻略!交通、語言、消費通通不用擔心!

整個春秋戰國時期,二十代楚王在紀南城定都長達411年,正是在這裡,楚人成就了春秋五霸、戰國七雄的霸業,創造了堪與古希臘雅典文化相媲美的楚文化,孕育了最早的水稻種植技術、最古老的鐵器製品、最精湛的青銅工藝,造就了聞名中外的老莊哲學、楚辭歌賦、美術樂舞。觀紀南之遺貌,感楚辭之文采,兩千多年前那個恢宏繁盛的楚國,正向我們走來。

“黃金週多國遊”深度攻略!交通、語言、消費通通不用擔心!

第八站 魯國

曲阜• 魯國故城遺址

地址: 山東省曲阜市市區

交通: 曲阜火車站坐曲阜9路或K09路環線至魯城商場站下車

門票:免費

文保等級: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推薦評級:★★★

曲阜這座小城,早已與孔子文化緊密相連。

在曲阜,遊的是“三孔”遺存,吃的便是孔府菜。由於孔府在朝代更替中影響微小,因此孔府家宴中的孔府菜得以保全。孔府菜是乾隆時代的官府菜品,其中又分為宴席菜和家常菜兩類,宴席菜於接待貴賓、婚喪嫁娶等重要場合應用,菜品繁多而造型精緻;家常菜則要隨意得多,在孔府的日常食譜中,甚至還常見流傳民間的特色小吃。一繁一簡,一雅一俗,演繹著中華飲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黃金週多國遊”深度攻略!交通、語言、消費通通不用擔心!

列國走遍,孔子又踏上了魯國的故土。十四年的奔波,增添了孔子的白髮,改易了故鄉的容貌,也變換了魯國的朝堂,然而卻沒有改變政治混亂、禮崩樂壞的格局。雖然魯人尊孔子為國老,他初返國門,便以要事相商,但尊禮的表象掩不了內部的爭權奪利。

到頭來,統治者的盛情,終究逃不過虛與委蛇。然而這又何妨?見慣了禮樂崩、周禮廢的亂世,習慣了被棄置的處境,孔子神傷之餘,內心仍舊豁達開朗,比起年輕時的躊躇滿志,這時的他,因看慣了秋月春風而灑脫。

孔子返魯的終點——息陬,仍存於曲阜城的東南。而今的息陬,歷經歲月洗禮,已經成為曲阜的交通重鎮。當然,息陬村至今仍保存孔子時代留下來的古蹟,“還轅橋”現存於息陬村的西北角。相傳魯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孔子師徒一行還轅息陬時從此而過。橋名就取於孔子《息陬操》中的“臨津不濟,還轅息陬”之句。現在我們能見到的還轅橋是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重修建築的,現在還保存有重修還轅橋施財題名碑一塊。橋北舊有春秋書院,始建於宋,相傳是孔子作《春秋》的地方。

孔子返魯之後,息陬之地也漸漸地淡出人們的視野,今天的息陬仍聚集有大量的孔姓居民在默默地耕耘、靜靜地守護著孔子留下的文化。

“黃金週多國遊”深度攻略!交通、語言、消費通通不用擔心!

追溯兩千年前的世界,反映這一時期孔子生活軌跡的,是曲阜城東北四千米處的洙泗書院故址,相傳書院是孔子當年歸魯後講學、刪詩書、完禮樂、整理古籍的地方。舊時曾稱“孔子講堂”。元初,講堂已毀,“故基化為禾黍”,後孔子55 代孫、曲阜縣尹孔殼欽出資重建,又因“泗水經其北,洙水帶其南”的地理位置,講堂改稱“洙泗書院”。如今的洙泗書院恐怕可以稱得上是中國歷史上時間跨度最長的書院了。同時,洙泗書院還應該是利用度最低的古代書院。自孔子之後,也沒有人敢在這位聖賢之後另闢講堂。然而,洙泗書院,又不得不成為書院文化的始祖:正是因為孔子這個文化巨人,在仕途不順之時能夠另闢蹊徑,建立私學,從事學術教育,才讓後輩人士茅塞頓開、繼承儒家衣缽並將此發揚光大。

利用假期

來一場這樣的“八國深度遊”如何?

跟隨聖人的腳步

走進歷史的煙雲中吧!


“黃金週多國遊”深度攻略!交通、語言、消費通通不用擔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