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烈士來取笑,拿紅領巾印廣告,你們就是教育界的「毒藥」

田夫子/文

石家莊工程技術學校,拿烈士來搞笑,菏澤丹陽路小學拿紅領巾印廣告。這種“幽默”,我們真心接受不了;這種營銷,贏得不了顧客,只會贏得大眾的憤怒咆哮。這種人在學校,就是教育界的“毒藥”。

拿烈士來取笑,拿紅領巾印廣告,你們就是教育界的“毒藥”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自己褻瀆烈士,怎麼去教學生感恩先輩、愛國愛家。自己玷汙“國旗一角”的紅領巾,怎麼教學生明禮守信、遵紀守法。自己見錢眼開、為財是舉,又怎麼去教學生樹立理想、胸懷天下。

“為什麼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它。”紅旗獵獵,英雄不朽,任何人想要汙衊先烈、踐踏烈士用生命和鮮血贏得尊重,先問問,14億人民答不答應。

拿烈士來取笑,拿紅領巾印廣告,你們就是教育界的“毒藥”

記得當年清華高材生梁值,在《奇葩說》詢問三位評委。自己本科學了法律,碩士學了金融,博士學了新聞學,畢業後應該找一個什麼樣的工作。

同是清華畢業的師兄高曉松大怒,直言不諱的說:“我覺得你沒有拿到一個大名校的胸懷天下,名校是幹什麼用的?名校是鎮國重器……名校培養你是為了“讓國家相信真理”,這才是一個名校生的風範。而你直接問我應該找個什麼樣的工作……你覺不覺得你愧對清華這十多年的教育。”

高曉松的這段話,值得我們為之鼓掌。但是,當我們一味指責現在的學生,眼界淺薄,只關心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的時候,也不妨想想,我們給了他們什麼樣的教育,是什麼樣的人在教育。如果像菏澤丹陽路小學、石家莊工程技術學校某些三觀不正、價值扭曲的老師來教育的話,有這樣的結果也是可以想象的。

拿烈士來取笑,拿紅領巾印廣告,你們就是教育界的“毒藥”

古人說:智與師齊,減師半德。老師的長處優點,有十分學生也只能領悟五分。但是老師的壞處,學生卻可以學個十成十,如果學校的師長就是這樣唯利是圖、思想混亂、境界卑下的話,那麼指望他們教育出一個學識淵博、品德高尚的學生也無異於緣木求魚。

無高尚偉大之精神,而有高尚偉大之文章者,殆未有也”,言為心聲,行為心表。老師有高尚偉大之節操,自然有高尚偉大的學問,學生自能學得高尚偉大的知識。老師經濟市儈、唯利是圖,自然帶出來的學生也是蠅營狗苟、投機鑽營。

拿烈士來取笑,拿紅領巾印廣告,你們就是教育界的“毒藥”

什麼是老師,1929年,梁啟超先生身體惡化、病入骨髓,依然拖著病軀堅持看書寫作,他的學生謝國楨、蕭龍權勸他停止工作,休養身體。梁啟超說:“戰士死於沙場,學者死於講壇”,依然學習如故,不久病逝。1982年,謝國楨因病住院,依然堅持看書。蕭龍權兒子蕭璋去探病,勸他不要看書,注意休息。謝國楨說“戰士死於沙場,學者死於講壇,師訓不可違”,依然看書如故,有其師必有其徒。

拿烈士來取笑,拿紅領巾印廣告,你們就是教育界的“毒藥”

什麼是老師,孔子一生克己復禮,“席不正不坐,肉不正不食”,因為紫色不是正色,而討厭紫色。他的弟子子路因為拒絕隨同叛亂,而被殘殺,臨死之際,他依然遵循孔子的教誨,嚴守禮制,說“君子死,冠不免”,繫好了帽帶,從容赴死。吾愛吾師,因為吾師值得吾愛。

希望,某些老師們多些師德,少些“創意”,多研究教書育人,而不是打廣告收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