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古玩市場,拍賣會都充斥這個朝代的銀器仿品,究竟是爲什麼?

唐以來,中國社會對銀的崇拜與追求達到近乎狂熱的程度。其原因不僅在於銀器的實用功能與其特殊的審美價值,還在於銀這種貴金屬的本身價值漸被認可,唐代白銀已顯現出了貨幣的特徵,使得白銀身價日升。當時的統治者還將漢代方士們的說法即銀器可使人延年益壽當作信條,因而不但皇家日常生活使用銀器,各級官吏亦不顧等級制度的限制,收集使用銀器,使社會產生進奉銀器之風氣,反過來又成為對下的賞賜行為。於是銀器的重要性達到了空前程度。

各地古玩市場,拍賣會都充斥這個朝代的銀器仿品,究竟是為什麼?

除此之外,唐代銀器與佛教也建立了密切的關係。陝西法門寺是唐代著名寺院,曾有數位皇帝親自賞賜銀器,各級官吏也競相效仿,這無疑鞏固和提高了銀器的地位及製作工藝水平。

各地古玩市場,拍賣會都充斥這個朝代的銀器仿品,究竟是為什麼?

值得一提的是唐代有相當數量十分精美的西域及西方銀器進入中國,這些銀器的製作方法及器皿給中國銀匠以啟發與遐想,因而製出了十分精美的不朽作品,使中國銀器的製作水準達到空前高度。

各地古玩市場,拍賣會都充斥這個朝代的銀器仿品,究竟是為什麼?

至宋,由於經濟的發展,銀器進入了民間。雖然有相當多的銀器仍為統治者專用,但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也出現了銀器。此時的銀器製作工藝亦有新的進展,器物設計巧妙,並在工藝上有所創新,如出現了浮雕凸花工藝。此時金器多為裝飾品,而銀器多為生活和宗教用品。元朝時間較短,存世的銀器較少。此時期北方少數民族的銀器製作方法傳人中原。由於元代蒙古族為國君,在蒙漢及與其他民族的融合中創造出了多種特點和藝術風格的銀器,這一時期生產的銀器有著獨特的藝術價格及政治經濟意義。

各地古玩市場,拍賣會都充斥這個朝代的銀器仿品,究竟是為什麼?

中國的銀器在唐代達到了空前的鼎盛的時期,西安南郊何家村窖藏、陝西扶風縣法門寺地宮寶藏、江蘇鎮江丁卯橋窖藏都出士了大量精美的唐代銀器(包括大量的金器)。鑑於唐代金銀器在中國金銀器發展歷史上的舉足輕重的地位,國內外的許多專家學者,對此進行了大量的和深人的研究。唐代銀器均為出土器,尚未見到傳世品。器物絕大多數存於陝西省博物館和鎮江市博物館,民間偶爾可以見到,但數量稀少,價格昂貴。

各地古玩市場,拍賣會都充斥這個朝代的銀器仿品,究竟是為什麼?

鑑於唐代銀器的重要歷史地位和不菲的價格,引得造偽者趨之若鶩。目前市場上充斥著大量的仿品。各地古玩市場均能見到,拍賣會上也時常可以見到仿唐銀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