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篇|園林綠化苗木品種的選擇

園林篇|園林綠化苗木品種的選擇

綠化苗木品種的選擇是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很多人對苗木都不太很懂,不知如何選擇。今天,和紅楓種苗的小編了解一下園林綠化中的綠化苗木品種的選擇吧~

一、明確綠化苗木的作用

園林篇|園林綠化苗木品種的選擇

綠化苗木主要分為行道樹、花灌木、綠籬、草本花卉、草坪等幾大類。實際的綠化中都會採用二到三種以上來進行全部的綠化。

以公園為例,道路兩旁會植以玉蘭、銀杏、黃金槐、紅楓、香樟等喬木作為行道樹,可觀賞、可遮蔭。行道樹底下會植以、紅葉石楠、金葉女貞、小葉黃楊等綠籬類苗木,用以把道路和花壇隔離開來。

花壇內可以種植各種花灌木,比如梅花、櫻花、叢生紫荊等觀花灌木,用以賞花之用。花壇裡剩餘的地被,則可以用紅花草、鳶尾、蔥蘭等觀花草本花卉覆蓋,也可以植以麥冬草、四季草等草坪。

二、儘量選用本地綠化苗木

園林篇|園林綠化苗木品種的選擇

本地苗圃對本地土壤和氣候條件的適應性更強,選用本地綠化苗木還可避免綠化苗木的長途調運,能夠保證綠化苗木隨起隨種,成活率會更高,同時還可避免將外地的病蟲害帶人本地。

園林篇|園林綠化苗木品種的選擇

在鹽鹼地區綠化中,選擇本地綠化苗木更為重要。如需外地購苗要儘量選擇與本地氣候、 土壤等綠化苗木生長環境條件差異不大的苗源地,或經實踐證明能夠保證在本地種植成活的苗源地的綠化苗木。

外地購苗因產地不同等原因,綠化苗木價格有時差異較大,但為了保證種植成活率,首先要保證綠化苗木的質量。

三、種植環境

園林篇|園林綠化苗木品種的選擇

種植環境是苗木品種選擇中最重要的一環,環境不適宜,苗木移栽不成活,則一切都是空白,像香樟,在寒冷地區是不能栽種的。所以苗木一定要選擇適合土壤、氣候環境的品種。

1、苗木選擇要以適應氣候環境為基礎

以我國大部分溫帶地區為例,推薦使用的優良落葉樹種,喬木類有無球懸鈴木、馬褂木、香槐、垂枝榆、金絲垂柳、缺萼楓香、南酸棗、黃玉蘭、紅運二喬玉蘭、紫玉蘭、黃山欒樹、檫樹等;

園林篇|園林綠化苗木品種的選擇

灌木類有花葉錦帶、水麻、園藝八仙、海濱木槿、紅花大葉醉魚草等。

耐寒常綠樹種,喬木類有天竺桂、山杜英、深山含笑、樂昌含笑、阿丁楓、日香桂、沉水樟、猴樟等;

灌木類有濃香茉莉、金邊卵葉女貞、火焰南天竹、茂樹、紫金木、孔雀柏等。

2、苗木選擇要以適合土壤環境條件為載體

園林篇|園林綠化苗木品種的選擇

例如,杜鵑、茶花、紅花木、金葉女貞、含笑、玉蘭、杜仲、蘇鐵、梔子、瑞香等喜酸性土樹種,適於PH值5.5-6.5、含鐵鋁成分較多的土質。

而黃楊、棕櫚、合歡、紫薇、銀杏、槐樹、桃葉珊瑚、夾竹桃、海桐、枸杞等喜鹼性土樹種,適於PH值7.5-8.5、含鈣質較多的土質。

如果是含氯化鈉、硫酸鈉等可溶性鹽類的鹽土,或是含碳酸鈉、重碳土,則應選擇抗鹽鹼能力較強的黑松、北美圓柏、檉柳、黃櫨、白臘、小葉女貞、無花果、楝樹、蔓荊、紫穗槐、胡楊、石榴、沙棘、白刺等樹種。

3、苗木選擇要以光照需求強度為參照

園林篇|園林綠化苗木品種的選擇

合理安排生產栽培用地及綠化使用場所。如生長在我國南部低緯、多雨地區的熱帶、亞熱帶樹種,對光照強度的要求就低於原產北部高緯度地區的落葉樹種。

原生於森林邊緣或空曠地帶的樹種,絕大多數為喜光性樹種,如落葉樹種中的桃、梅、李、杏、楊樹、刺槐、懸鈴木、落葉松、金錢松、池杉等;具針狀葉的喜光常綠樹種,有馬尾松、雪松、五針松、花柏、側柏、龍柏等。

常綠闊葉樹種中的海棗、白玉蘭、銀杏、榆樹、櫸樹、欒樹、無患子、槭樹、喜樹、桂花、丁香等也屬喜光性樹種。

園林篇|園林綠化苗木品種的選擇

常綠闊葉樹種中的南天竺、黃楊、山茶、珊瑚樹、八角金盤、十大功勞、海桐、杜鵑、肉桂、樟竹、蒲葵、棕櫚等,及多數具扁平、鱗狀葉的針葉樹種,如香榧、雲杉、紅豆杉、羅漢松、羅漢柏等,大多為耐陰樹種,其枝葉一般較茂密,生長速度較慢。

園林篇|園林綠化苗木品種的選擇

灌木狀的耐陰樹種在生產栽培中可與喬木類喜光樹種配植套種,以增加土地利用面積,提高經濟效益。

在園林綠化應用中,可作為下木配置,且特別適宜於高架橋下、高層建築背後等光照條件缺乏的廕庇處栽植,以發揮出獨特的生理優勢,豐富園林綠化的層次空間,提高環境生態效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