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與美學的雙重衝擊!全方位解析OPPO R17水滴屏

從傳統18:9的高屏佔比屏幕,到之後的“劉海”異形屏方案,眾手機廠商在智能手機的屏幕上可是沒少下功夫,但其中的成功者卻仍舊寥寥無幾。而在不久之前,OPPO R17帶著它的“水滴屏”問世而來,在擺脫千篇一律“劉海屏”的同時 ,其實用性和使用表現究竟如何?今天我們就去一探究竟。

科技與美學的雙重衝擊!全方位解析OPPO R17水滴屏

全面屏時代的再度昇華

OPPO R17此次採用了一塊6.4英寸19.5:9水滴屏,其屏佔比已達到91.5%,相比與前作R15的90%屏佔比數值得到了進一步提升。有別於傳統全面屏與劉海屏設計,OPPO R17所採用的水滴屏靈感來自於自然飄逸的靈動之美與科技的結合,基於水滴屏的設計理念,其採用了美術視覺設計中規格高G3曲線,經過對水滴弧度上百次精度為0.1mm的調試和選擇,最終呈現出水滴狀的自然形狀。

與此同時,此次OPPO R17還選擇使用了AMOLED屏幕。相比普通的LCD屏幕,AMOLED屏在畫質細節與色彩精度表現均有一定程度優勢,同時還兼具輕薄、低功耗等特性,常用於各家品牌旗艦機型之中。

科技與美學的雙重衝擊!全方位解析OPPO R17水滴屏

小巧水滴造型來之不易

很多人在初次看打如此小巧的“水滴”造型時定會產生疑問,普通手機中的各類元器件都哪裡去了?如此要得益於OPPO R17精緻的元器件排布方案。細節上,OPPO R17將聽筒以條形置於手機頂端,光感則利用內藏彎折導光柱將光線傳遞到屏幕下方的光線感應器中。距離傳感器則採用與Find X同款“TP+屏下紅外”方案,耳邊接聽電話時屏幕熄滅,當人耳離開屏幕時點亮。同時,屏幕下封裝了一顆紅外傳感器,在息屏時紅外信號可以幾乎不受像素干擾的穿過屏幕來檢測人耳和屏幕的距離。正因其精密的工藝設計,才造就了今天我們所看到的水滴屏造型。

科技與美學的雙重衝擊!全方位解析OPPO R17水滴屏

康寧第六代大猩猩玻璃保駕護航

除了水滴屏造型本身的秀點之外,此次OPPO R17還首發了康寧第六代大猩猩玻璃。此代作品相比其它鈉鈣玻璃和鋁硅玻璃等競品玻璃擁有極大優勢,其不僅能經受住多次的跌落,同時大大提高了玻璃蓋板的耐久性。對於不喜歡貼鋼化膜“裸屏”使用的朋友而言,如此配置則極大程度保證了手機的耐用性,同時也再一次認證了R7在屏幕方面的良苦用心。

科技與美學的雙重衝擊!全方位解析OPPO R17水滴屏

可以說,此次OPPO R17所帶來的水滴屏並非只是將傳統全面屏或劉海屏變變樣子那般簡單,其中的技術含量或許只有開發者自己才能知曉。而作為使用者的我們,在體驗過其出色的觀感表現、色彩還原及細膩畫質後,都會對其另眼相看。當然,對於屏幕相關技術和屏佔比數據的追求OPPO並不想止步於此,期待其日後更多的驚喜表現。

(本文部分圖片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