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迅系區塊鏈金融打法首次曝光:開源,打造分布式商業的基礎設施

騰迅系區塊鏈金融打法首次曝光:開源,打造分佈式商業的基礎設施

區塊鏈來勢洶洶,古典互聯網時代獨領風騷的BAT們,有可能被取而代之?這種猜測讓區塊鏈創業充滿想象,但為BAT們擔心還為時過早,他們早已經佈下重兵。

8月23日,在微眾銀行位於深圳的辦公室,馬智濤和他的團隊用了兩個小時,向巴比特細緻介紹了微眾銀行的金融科技戰略,他第一次透露,微眾銀行要做“分佈式商業的基礎設施提供者”。

微眾銀行是國內首家民營銀行、互聯網銀行,由騰訊牽頭髮起設立。作為微眾銀行副行長兼首席信息官,馬智濤一向低調。此時,他主動向媒體闡述微眾銀行在分佈式商業方面的戰略構想,一是數字經濟發展催生新型的商業模式,二是BAT乃至全球金融機構都在搶灘區塊鏈,微眾銀行有必要明確戰略方向,對外發聲。

一場圍繞區塊鏈的大戰已經打響,細觀微眾銀行的金融科技佈局,或許能一窺金融業當前的挑戰與機會,也能為思考區塊鏈如何賦能實體金融業提供一些思路。

騰迅系區塊鏈金融打法首次曝光:開源,打造分佈式商業的基礎設施

區塊鏈:分佈式商業的最後一塊拼圖

2014年,微眾銀行成立。2016年5月31日,其聯合多家金融機構發起成立金鍊盟,開始關注區塊鏈技術研發和應用落地。2017年,微眾銀行提出了“分佈式商業”概念。

“這是一種由多個具有對等地位的商業利益共同體所建立的新型生產關係,是通過預設的透明規則進行組織管理、職能分工、價值交換、共同提供商品與服務,並分享收益的新型經濟活動行為。”

馬智濤說,這是團隊多輪討論之後對分佈式商業下的最新定義。

這句話比較拗口,可以理解為金融行業參與群體廣泛,不同類型的金融機構在資質、資本、資源等方面各有所長,通過區塊鏈、大數據、AI及雲計算等創新金融技術,不同機構可以實現具有對等關係的同業合作,共同設計產品或開展業務。“分佈式商業是傳統金融同業合作模式的昇華。”馬智濤說。

對於當前集中式商業而言,分佈式商業不主張一家獨大,更講求分工協作、共建生態。

在馬智濤看來,分佈式商業是大勢所趨。比如,從經濟環境看行業界限逐漸模糊,現有業務模式正在發生改變。社會環境上去中心化、分佈式、小而美的思潮逐步形成。同時,單一機構已無法滿足用戶多樣化需求。最重要的是四大技術逐步成熟,降低了產業創新、試錯的成本。

比如,大數據為分佈式商業提供了生產資料,金融機構可以對各類信息進行分析、應用與風險管理。人工智能推動金融行業朝著智能化、自動化方向發展,解決了人工環節中存在的操作風險。雲計算降低分佈式商業的合作成本。區塊鏈則是金融科技賦能商業的最後一塊拼圖。

馬智濤說,區塊鏈和分佈式賬本技術推動金融行業朝著可信化的方向發展,從而促進分佈式商業的合作更加透明,聯盟鏈是金融機構普遍接受的區塊鏈技術。

FISCO BCOS平臺:金融機構更愛的聯盟鏈

當前,基於區塊鏈的創業如火如荼,具備擴展能力的公鏈被認為是極具潛力的平臺型產品,類似於互聯網時代的底層操作系統,公鏈之戰已經打響。

但金融機構更愛聯盟鏈。馬智濤認為,聯盟鏈更具落地條件,最終,聯盟鏈可以成為公共服務鏈,向公眾提供服務。“參與方會是可信機構,不用擔心安全,2019年會陸續落地。”他說。

微眾銀行對聯盟鏈的探索可以追溯到2016年5月31日,那天,微眾銀行與20多家金融機構發起成立金融區塊鏈合作聯盟(簡稱“金鍊盟”),約定共同探索、研發、實現適用於金融行業的聯盟鏈技術及金融業應用場景。2017年12月,微眾銀行聯合金鍊盟多家成員機構發佈了基於聯盟鏈的金融業底層技術平臺——FISCO BCOS(Block Chain Open Source),該平臺整合了身份認證、非對稱加密算法、技術治理、監管審計等功能。

在微眾銀行核心產品“微粒貸”發放的貸款中,微眾銀行佔20%貸款資金,合作銀行佔80%,這種模式成為分佈式商業的天然場景。2016年8月,基於上述平臺,微眾銀行聯合上海華瑞銀行推出了區塊鏈機構間對賬平臺,利用區塊鏈和分佈式賬本技術提供對賬、追溯、審計等功能,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至今,該平臺的交易記錄數已超1500萬筆。

2017年10月,微眾銀行基於FISCO BCOS平臺推出了電子存證管理平臺,該平臺引入廣州仲裁委參與存證業務,通過區塊鏈技術為金融領域的仲裁提供真實透明可追溯的數據源。

“有了聯盟鏈體系後,可在此基礎上探索很多場景,探索如何有效地運用創新技術。”馬智濤稱,上述兩個產品是微眾銀行基於FISCO BCOS平臺推出的主要應用,但他們也在供應鏈金融、跨境業務、智慧零售、物業管理等眾多場景進行探索。

分佈式商業落地的挑戰:固化的中心化思維和商業配套不足是關鍵

“我們希望在整個分佈式商業生態中,能長出許多參天大樹,微眾充當養料提供者角色。”馬智濤稱,FISCO BCOS是一個對外開源的平臺,微眾銀行的戰略考慮是基於該底層平臺,通過開源代碼、免費軟件、開放接口等不同形式的合作,連接多方,構建區塊鏈開源生態圈。 當前,馬智濤對微眾銀行金融科技板塊的定位是“分佈式商業基礎設施提供者”。

從微眾銀行立場看,以區塊鏈打底的分佈式商業可以讓擁有不同能力和數據的金融機構取長補短,數據共享,從而降低成本,開拓更多業務場景。另外,分佈式商業也是對現有集中式商業的一種“顛覆”,如果能協同更多中小型金融機構,也能為微眾銀行在未來的競爭中佔據優勢。

但這一步並不容易。馬智濤說:“分佈式商業模式強調對等參與,它顛覆了中心化的思維方式,大企業要放下自己的包袱。”要想打破壟斷,自然不容易。

“中心化思維是要把別人吃掉,分佈式商業講的是協作,聯盟,不是競爭,各取所需又不會惡性競爭,分佈式更富有理想。”馬智濤說。 當前,區塊鏈技術已經走過10年,真正成功落地的項目很少。馬智濤認為,除了思維方式難轉變外,區塊鏈技術落地必須要商業配套,恰恰,這是之前沒有遇到過的場景。

“智能合約會按照約定條件觸發商業行為,但假如程序出問題了怎麼辦?誰來承擔責任?這需要很多配套,包括法律體系的支持。”馬智濤說,分佈式商業需要樹立信任機制、共識機制、連接模式及激勵機制。“現在還算初期,再過3-5年,分佈式商業才會成為中心化模式之外的機會。”他說。

不難發現,區塊鏈對於中小金融機構而言,船小好掉頭,風險之下是機會,對大型金融機構而言,是否參與,如何參與,一時之間還沒有想明白。

騰迅系區塊鏈金融打法首次曝光:開源,打造分佈式商業的基礎設施

全球金融競爭:區塊鏈是中國反超的機會

金融領域的區塊鏈聯盟並不只有金鍊盟,如國外的R3 聯盟,它是世界最大的分佈式賬本聯盟組織,涵蓋花旗、摩根士丹利等 60 多家國際知名銀行機構。國內,China Ledger也是重要的一支力量。阿里巴巴旗下的螞蟻金服在金融科技領域也有“BASIC”計劃(Blockchain、AI、Security、IoT、Computing)。根據《2017全球區塊鏈企業專利排行榜》,螞蟻金服以49個區塊鏈專利位居榜首。馬雲相信:“區塊鏈和互聯網在未來20年將重構世界金融系統。”

眼前有一扇通往未來的門,門口擠滿了野蠻人。它像一場戰戰爭,好比手機操作系統,誰能拿到入場券,誰就能在未來掌握話語權。如何突出重圍?馬智濤給微眾銀行列出了三個關鍵詞。

第一是國際化。馬智濤介紹,傳統銀行普遍沿用IOE架構,底層技術嚴重依賴國外閉源軟件系統,頗受掣肘。如今,區塊鏈帶來了開源平臺間的競爭,中國在國際舞臺上並不吃虧。“這是個機遇,中國去爭取話語權,這是很好的時間點,我們要把這個平臺走向國際化,搶佔時間窗口。”馬智濤頗有感觸地說。

第二是壯大開源社區,收納更多參與者,參與者越多平臺才能快速演變,這一點與目前公鏈創業者的做法一致。

第三是孵化場景化應用,讓技術真正落地。馬智濤透露,第三方開發者基於FISCO BCOS平臺已經形成了旅遊金融、文化版權等領域的多個應用。接下來,微眾銀行將聯合金鍊盟,共同開啟獎金額度共計200多百萬元的區塊鏈應用大賽,以期孵化更多應用。“搞區塊鏈的都挺苦,很多人做不下去了只好去發幣,急著尋找兌現渠道,這對區塊鏈發展很不利。我們開源,讓業界從專注底層平臺轉移到應用上來,轉移到解決實體經濟中的痛點上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