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正率團到鄭州考察

本報訊(記者杜守雨)10月28日,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君正率領的襄陽市黨政代表團在河南省委常委、鄭州市委書記吳天君陪同下,到鄭州市考察新區建設和“雙創”工作。王君正強調,要解放思想、創新機制,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讓創新創業成為新風尚,讓每一顆創新創業的“種子”都能夠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培育改革發展的新動能,助力漢江生態經濟帶開放開發。

鄭州國家幹線公路物流港大樓內集聚了互聯網渠道企業黑蜘蛛、全國性大型鋼鐵互聯企業北京中鋼網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電商龍頭企業。以北京中鋼網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為例,該公司是由風險資本投資,集鋼鐵電子交易、銀行在線支付、鋼材行情諮詢、現貨資源搜索、終端採購招標、電子商務為一體,已經在新三板掛牌上市的全國性大型鋼鐵互聯企業,為國內外數千家鋼鐵企業、數十萬家鋼貿企業、數萬家終端採購提供一條龍服務,日成交峰值達到16.3萬噸,交易金額達到3.37億元,預計今年實現網上交易額500億元,實現營業收入100億元。不僅如此,河南省電子商務產業園已聚集中國電信、百度河南營銷服務中心、企匯網、阿里巴巴河南(鄭州)產業帶、傑夫科技、淘寶特色中國河南館、雲河數據、甲骨文(河南)OAEP中心等,入駐企業達80多家,已初步形成產業集聚和品牌優勢,目前正申請國家級電子商務示範園區。去年該園區實現收入33億元,利稅5000萬元。

王君正走進創業園,聽取有關園區發展歷程的介紹,與創業者們交談,聽取創業者成功經驗介紹和發展互聯網+、支持“雙創”工作的意見和建議。他指出,要大力弘揚創業創新精神,善於解放思想,敢於突破傳統思維,敢於破舊立新,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作為新引擎,營造寬容失敗、鼓勵創新的氛圍,形成全社會競相支持創新創業的生動局面。

創新創業關鍵在搭平臺、真扶持。河南首家眾創空間——UFO眾創空間鄭州項目落地後,通過打造會員協作式創業社區、保姆式社交聯合辦公室等,幫助新銳創業者從一個個“不明飛行物”成長為一顆顆耀眼的商業新星。黃河科技學院“U創港”創新創業綜合體新增孵化面積4200平方米,入駐企業28家;在軟件運營方面,指導綜合體企業申報市專利產業化項目4項,完成技術合同登記9家;眾籌網全國首個教育培訓(河南)基地在綜合體落成,為解決綜合體入駐企業融資難提供了有力幫助。

每到一處,王君正就關心的支持創新創業的平臺搭建、政府的政策扶持等問題與創業者和鄭東新區的相關負責人深入探討。他強調,要幹好“雙創”工作,必須培育創新土壤,讓“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成為新常態。要通過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等改革,為創客、極客們的成長創造寬鬆、公平的環境,激發全民創業創新的熱潮,形成政府激勵創業、社會支持創業、勞動者踴躍創業的新機制。要加快科技體制改革步伐,推動科技成果處置權、收益權和所有權改革,讓每一顆創新創業的“種子”都能夠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王君正還到鄭東新區考察了新區建設,察看了鄭東新區龍湖金融中心項目、千璽廣場項目。王君正說,“鄭東模式”對襄陽東津新區的規劃、建設、產業佈局、招商引資和建築形態設計等方面都具有很好的示範作用,值得襄陽廣泛借鑑、認真學習。我們要學習鄭州解放思想、敢為人先的眼光和勇氣,搶抓國家政策調整的重大戰略機遇,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夯實東津新區發展的產業基礎,爭取早日搭上國家級新區的列車。要學習鄭州以人為本、發展為民的理念和追求,學習鄭州市場運作、產城融合的方法和路徑。要學習鄭州真抓實幹、善作善成的作風和幹勁,通過聚合資金、土地、人才、信息、技術等要素資源,巧解政策、體制、環境等外力約束,在精心運作中逐一破解發展難題。

王君正強調,要依託國家大平臺,努力把國家的政策和襄陽實際、東津實際結合起來,既要“接天線”,又要“接地氣”,以改革創新的精神、嚴肅認真的態度、務實的工作作風、嚴謹的工作思路抓好落實,使東津新區真正在中部地區成為引領同類新區發展的示範。

鄭州市領導胡荃、王躍華、張建慧,市領導虞國旗、李躍華、嶽興平、羅瓊玖、王忠運、王萬清參加相關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