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12年資助2000多名寒門學子,這個佛教慈善機構你了解嗎

持續12年資助2000多名寒門學子,這個佛教慈善機構你瞭解嗎

8月25日佛歡喜日當天,湖北省慈雲助學服務中心第十二屆大學生資助儀式在黃石慈光精舍圓滿舉行。

從2007年“慈雲助學”第一次資助寒門大學生開始,這項活動已經圓滿舉辦了12年。

持續12年資助2000多名寒門學子,這個佛教慈善機構你瞭解嗎

許多人認為佛教熱衷慈善是“不務正業”,而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湖北省佛教協會會長、黃梅五祖寺方丈、“慈雲助學”發起人正慈法師卻認為,寺廟本身就是一個特殊的教育與慈善機構。

“慈雲助學”是如何形成這樣一種新時代特色的佛教慈善模式?正慈法師又是怎樣實踐自己的“文教”理念?今天禪風君就與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持續12年資助2000多名寒門學子,這個佛教慈善機構你瞭解嗎

獨具特色的慈雲助學

持續12年資助2000多名寒門學子,這個佛教慈善機構你瞭解嗎

持續12年資助2000多名寒門學子,這個佛教慈善機構你瞭解嗎

慈光精舍

早在2007年,當正慈法師瞭解到有黃石當地的寒門學子努力考取大學,卻無奈家境貧寒,無力繳納學費後,大感悲痛。因此組織了一些居士一同捐款。

從那年開始,“慈雲助學”便持續地資助寒門學子上學。受資助的學子越來越多,而慈雲人的慈善理念也越來越明確。

正慈法師表示,“慈雲助學”的目的是通過助學實現扶貧。許多貧寒學子因為種種原因致貧,而通過考取大學,學習成才,可以讓全家都受到益處。

持續12年資助2000多名寒門學子,這個佛教慈善機構你瞭解嗎

持續12年資助2000多名寒門學子,這個佛教慈善機構你瞭解嗎

慈雲助學中心的這一理念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積極響應。不僅不少愛心企業家參與其中,慷慨解囊,更有不少普通家境的愛心人士加入其中,匯涓成流,為慈雲的助學事業添一把力。

為此,慈雲助學中心還組織了“愛心三六五”的助學善款籌集模式,每個有志於參與活動的愛心人士,只需要每天存一元錢,一年便可以籌集三百六十五元用於助學活動中。

涓滴溪流,匯成大海。在“愛心三六五”的基礎上,慈雲人還組織了“攜手培珍珠”、“相扶第一步”等形式。以家庭為單位,數個家庭成員捐出365元,可以為需要助學的高中、大學學子提供充足的資金。

持續12年資助2000多名寒門學子,這個佛教慈善機構你瞭解嗎

持續12年資助2000多名寒門學子,這個佛教慈善機構你瞭解嗎

據悉,12年來,慈雲助學中心累計資助人數已達2287人,資助金額共達761.2萬元,不僅為大量貧寒學子雪中送炭,更探索出一個普通愛心人士都可以參與的“草根慈善模式”

受到資助的學子們紛紛表示對慈雲人的感激,並表示讀書學習是他們提升自我,實現自立的重要途徑,希望將來有能力了也可以像慈雲人一樣承擔起社會責任。

持續12年資助2000多名寒門學子,這個佛教慈善機構你瞭解嗎

熱心文教的正慈法師

持續12年資助2000多名寒門學子,這個佛教慈善機構你瞭解嗎

持續12年資助2000多名寒門學子,這個佛教慈善機構你瞭解嗎

正慈法師堅持助學,與他的生平經歷與文化理念息息相關。正慈法師是湖北省大冶人,生於1971年的他,曾就讀於中國佛學院南京棲霞山分院與中國佛學院,對文化教育事業極為重視。

正慈法師26歲時便完成碩士研究生學位,成為了中國佛學院1980年恢復以來培養的首批19名碩士研究生之一。隨後放棄了留京任教的機會,返回湖北黃石弘法,先後任弘化禪寺、黃梅五祖寺等道場的方丈。

持續12年資助2000多名寒門學子,這個佛教慈善機構你瞭解嗎

持續12年資助2000多名寒門學子,這個佛教慈善機構你瞭解嗎

弘化寺素以學堂出名,歷史上大冶縣科考及第中舉之人,多半出於此。而五祖寺是五祖弘忍大師演暢東山法門之所在,曾由“生活禪”的倡導者淨慧長老在此擔任方丈。

在這樣歷史悠久的道場中擔任方丈,讓正慈法師對文化之弘揚更具深情。因此他創建了慈光精舍,積極探索人間佛教實踐之路,最終提出了以文化為切入點,來踐行人間佛教

的觀念。

持續12年資助2000多名寒門學子,這個佛教慈善機構你瞭解嗎

持續12年資助2000多名寒門學子,這個佛教慈善機構你瞭解嗎

正慈法師積極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做出了不少貢獻。他不僅講經弘法,更舉辦大型佛教書畫展,組織讀書會,編撰《東方山佛教志》,出版多部散文集,讓優秀文化深入人心。

而本次資助儀式所在的慈光精舍,也是正慈法師對文化看法的一個表現。在慈光精舍中,既有古樸的唐宋風光,又有西方的玫瑰窗等結構,體現了佛教包容大度的文化活力。

他說:“現代科學發展的今天,佛教如何與現代化結合,如何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需要我們去實踐總結。與時代同步進步,佛教才有生命力。

持續12年資助2000多名寒門學子,這個佛教慈善機構你瞭解嗎

與時俱進的佛教慈善

持續12年資助2000多名寒門學子,這個佛教慈善機構你瞭解嗎

持續12年資助2000多名寒門學子,這個佛教慈善機構你瞭解嗎

與時代的同步是多方面的,不僅是寺院的建設,人才的培養要跟上時代的步伐,在慈善觀念和慈善活動等方面,也應該與時俱進。

在我國,佛教參與慈善事業並不罕見。在以往,佛教會在荒年開設粥鋪,接濟饑民;而在現代,佛教也經常組織各類慈善事業,關愛社會弱勢群體和需要幫助的人群。

而在新時代做慈善,無論從人員組織、財產與信用的管理、甄選受捐對象等方面,都面臨著一系列的新挑戰。慈雲人在十二年的探索中,一一攻克了這些難題。

持續12年資助2000多名寒門學子,這個佛教慈善機構你瞭解嗎

持續12年資助2000多名寒門學子,這個佛教慈善機構你瞭解嗎

佛教為何熱衷於做慈善事業?正慈法師認為,佛教之所以存在於世間,是為了以佛的慈悲心和智慧力救拔一切眾生脫離苦海。因此慈善事業在正慈法師眼裡是佛教存在的意義所在

從這個角度來看,寺廟本身就是一個宣傳智慧的教育機構和力行慈悲的慈善機構。因此正慈法師認為,要不要做慈善,不是佛教的問題,做什麼與怎麼做才是。

持續12年資助2000多名寒門學子,這個佛教慈善機構你瞭解嗎

持續12年資助2000多名寒門學子,這個佛教慈善機構你瞭解嗎

倘若行善而方法不得當,滋生起人們心中的貪嗔煩惱,後果可能比單純的作惡更嚴重。因此對於慈善活動,實際上應該注意方法是否得當。在這方面,佛教界作出了長足的思考。

正慈法師說:“慈雲更重視的是引導人心向善,淨化社會風氣。讓受助者有尊嚴地受,而心存感恩;讓施予者帶歡喜地施,而心無掛礙。”

持續12年資助2000多名寒門學子,這個佛教慈善機構你瞭解嗎

持續12年資助2000多名寒門學子,這個佛教慈善機構你瞭解嗎

佛教界從事慈善活動的法師居士實際上為數不少,對於佛教慈善也有頗多思考。正慈法師與慈雲人這十二年探索與思考的結果,對佛教慈善工作具有重要啟迪意義。

如何讓慈善活動真正發揮出導人向善的作用,而儘可能避免各類負面事件發生,這或許正是“施者、受者、所施物”三輪體空的佛教慈善觀在當代的體現吧。

持續12年資助2000多名寒門學子,這個佛教慈善機構你瞭解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