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公益日引全民參與 佛教界如何在其中展示自己的理念?


99公益日引全民參與 佛教界如何在其中展示自己的理念?



今天是“99公益日”籌款最後一天。99公益日是從2015年開始,由騰訊公益聯合數百家公益組織、知名企業、明星名人、頂級創意傳播機構共同發起的一場一年一度的全民公益活動。

自99公益日活動發起之後,先後已有上千個公益項目進駐募捐,無數網民積極參與,為公益事業獻上自己的一份愛。而這些公益項目中,有一部分便是由佛教人士發起的。

99公益日是一個什麼樣的活動?有哪些佛教團體參與其中?佛教最關心的公益事業又有哪些?快與禪風君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99公益日宣傳片

99公益日引全民參與 佛教界如何在其中展示自己的理念?

佛教參與了哪些項目?



99公益日引全民參與 佛教界如何在其中展示自己的理念?



佛教歷來以慈悲為懷,到了現當代,更不是以隱居山林為風,不少佛教界人士都積極參與到公益慈善活動當中,為這個社會的和諧與繁榮貢獻來自文化的一股力量。

今年的“99公益日”活動中,也有一些佛教團體參與其中,展現了佛教的公益慈善理念。禪風君在此為大家介紹幾個案例。

1

世遺雕版·藏經院



99公益日引全民參與 佛教界如何在其中展示自己的理念?



“世遺雕版·藏經院”項目是弘化社為傳承中華優秀文化,推動活態化保護與傳承而發起的一項公益活動。活動特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雕刻工藝傳承人陳義時大師領銜開展,版刻一些具有重要價值的古典文獻。

據悉,陳義時大師將在該項目中領銜版刻的經典著作包括了中國第一套大藏經《開寶藏》、趙孟頫手書《金剛經》、《道德經》,以及《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等儒家經典。

本項目包括雕版的刻制、刷印、雕版體驗等內容。刷印完成的成品將通過公益形式贈送給社會圖書館,傳統文化團體等。希望通過這個項目,使古人精工細作、嚴謹專注的工匠精神,得以傳承並煥發出新的活力。

2

僧眾大病醫藥費



99公益日引全民參與 佛教界如何在其中展示自己的理念?



“僧眾大病醫藥費”是由深圳市德義愛心促進會發起的一項公益活動,該組織運營的護生社是以佛教徒為基礎人群,展現佛教徒的慈心慧光,輻射無宗教信仰人群的慈善平臺。

由於不少出家人受對醫保等社會保障服務體系的不瞭解或不重視,一旦遇到突發重病,他們便不得不面對完全沒有能力承擔高額的醫藥和治療費用的困境。而護生社便是為解決這一問題而發起了該項目。

截至2018年7月31日,護生社幫助了六百名患者,並希望更多的人去關注大病僧尼。護生社表示將會為大病僧尼持續提供救助,願他們早日康復。

3

仁愛助學,讓愛傳遞



99公益日引全民參與 佛教界如何在其中展示自己的理念?



仁愛助學是2007年由北京仁愛慈善基金會起的一項公益活動,也是該基金會成立後發起的第一項公益活動。而北京仁愛慈善基金會成立於北京龍泉寺,是一個由佛教徒發起組織的慈善組織。

仁愛助學項目從2007年成立就精準於孤兒和類孤兒的助學,在給予資金資助的同時,更關注孩子的心靈成長,建立志願者大朋友團隊定期關懷和陪伴孩子度過上學的那段時期。


99公益日引全民參與 佛教界如何在其中展示自己的理念?



項目旨在通過長期陪伴和正向引導,使受助學生從關愛中汲取力量,並瞭解生命的真正價值源於利他。激發受助學生建立積極的人生觀,奮發向上的志向,最終成長為自食其力並服務社會的有用之材。

當然,還有不少由佛教人士進駐99公益日發起公益活動,禪風君這裡只是選取三個作為代表,其他的活動,也同樣精彩,值得大家瞭解關注。

99公益日引全民參與 佛教界如何在其中展示自己的理念?

佛教在關注什麼?



99公益日引全民參與 佛教界如何在其中展示自己的理念?



佛教以慈悲為懷,關注或發起的公益慈善活動當然並不止於此。不過這幾個活動,禪風君認為很能代表佛教所關注的公益事業類型。

佛教的宗旨是令眾生離苦,對於生命面臨的種種苦難,有著深刻而普遍的關懷,並概括出一系列的苦楚,分析其中成因,提出解決方案。

生老病死,人所難免,關心病苦,也就成了佛教關注醫療健康方面公益事業的動機。


99公益日引全民參與 佛教界如何在其中展示自己的理念?



國內許多道場都在這方面做出了卓著的貢獻,例如廣州大佛寺的癌症康復營、西安大興善寺與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聯合創辦的興善寺醫院、以及不少道場牽頭髮起的義症等活動。

除了身體的苦楚,當代人更常面臨的是精神上的苦楚。佛教本身就是中國文化重要組分,自然也從文化角度提供了大量的服務。


99公益日引全民參與 佛教界如何在其中展示自己的理念?



因此佛教也致力於文化服務的提供,不少寺院都在大力傳承弘揚傳統文化,包括了武術、茶道、香道、琴棋書畫,甚至儒道經典等,從多方面滿足了廣大民眾的文化需求。

文化的薰陶離不開教育,因此在公共教育領域,佛教也做出了卓著的貢獻,除了上述仁愛助學以外,禪風君曾報導過的慈雲助學、寧波七塔寺開辦公眾圖書館等也是很好的例子。


99公益日引全民參與 佛教界如何在其中展示自己的理念?



佛教歷來以“莊嚴國土、利樂有情”為務,以倡導公序良俗,淨化社會人心為擔當,以關愛弱勢群體為行持,從這個角度來說,佛教的事務本身就是公益的事務。

秉承慈悲心懷,發揚公益精神,禪風君相信,古老的佛教,不僅將在99公益日上綻放異彩,還會在更多渠道,更多方面,為社會的和諧與文明持續貢獻這份來自文化的力量。


99公益日引全民參與 佛教界如何在其中展示自己的理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