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芬河:巧用「加減乘除」運算法則 交上作風整頓「滿意答卷」

綏芬河市深化機關作風整頓工作堅持規定動作做紮實,自選動作出特色,持續改進作風,勤作“加法”、善作“減法”、巧作“乘法”、勇作“除法”,為企業和群眾交上滿意“答卷”。

提神振氣,守土盡責,在宣傳引領上勤做加法。堅持多形式宣傳、多角度報道、多媒體融合、多頻次推送,形成作風整頓強大輿論聲勢。依託“網媒”建陣地。開闢政府網站作風整頓專欄,建立政策精神、工作簡報、新聞動態、情況通報、投訴舉報5個版面,每天定期更新版面,對深化機關作風整頓活動開展情況進行實時、權威、全面報道。專欄設置分享鏈接,實現轉載便利化,現已更新工作簡報、情況通報、工作動態等各類信息100餘條,點擊率每日達到1000餘次。利用“紙媒”樹新風。開闢《今日綏芬河報》作風整頓專欄,不定期刊發作風整頓新聞。先後對市公安局“互聯網+公安政務”平臺建設,“最多跑一次”改革情況,法院送法進企業等典型事件進行專題報道。特別是聚焦“全方位、多維度、立體式”的窗口整治整改,深入解讀綏芬河海關結合口岸業務實際,大膽實施“艙單歸併”“先換後報”等自主性通關便利化改革新聞,在《黑龍江日報》專版刊發,經黑龍江政府網、鳳凰網、今日頭條等主流媒體轉載,瀏覽人數過萬。開通“訪談”縮焦距。

精心策劃電視訪談節目,在《綏芬河新聞》開設專題節目,對辦事群眾、工作人員、政策解讀者等不同群體進行採訪訪談,《投資企業給綏芬河行政服務大廳點贊》《關檢合併新亮相 通關迎來新變化》等一系列生動、鮮活、有說服力的宣傳報道,為作風整頓活動提供了宣傳新動力。跟蹤“微媒”強問效。通過綏芬河第一時間、百年口岸、綏芬河廣播電視臺等微信公眾號,採取跟蹤報道形式,第一時間發佈作風整頓活動情況,及時跟進進展動態,《中俄貿易“欠欠大集”》《綏東試驗區13個領域取先行先試》等跟蹤報道專題新聞為我市營商環境建設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抽脂驅贅,瘦身減負,在增質提效上善作減法。窗口服務突出問題整治專項行動小組針對市對窗口單位暗訪檢查時發現的窗口服務人性化配套服務不足、公告公示設施不規範、智能化辦事流程查詢設施缺失等六方面問題,逐條整改落實。立改服務“慵懶散拖”。大力推行“5+1”延時服務新模式,行政審批服務中心7個服務窗口每週六上午辦公,其中林業局窗口全天辦公,確保節假日政務服務工作不斷檔。設立群眾即時評價系統,按照評價受理、調查督辦、結果分析、信息反饋等四個環節,建立不滿意評價調查處理、轉辦督辦、定期分析通報等規章制度。實行“考勤雙審”制度,每週將考勤結果上報市委和市紀委審核,成立專項巡察組,堅持每天不定期(至少2次)對工作風紀進行檢查,對發現的問題及時糾正和處理,樹立了為民服務新形象。

立改距離“高高在上”。服務大廳設立導辦指引臺,增配便民椅、飲水機、手機充電器等人性化配套服務設備,增設公告公示設施、業務查詢機、叫號機等簡化流程設施,實現群眾辦事“一圖通”,辦理業務“一號靈”。全面落實首問負責、一次性告知、服務承諾等制度,嚴格執行綏芬河市人民政府部門公務人員服務禮儀規範,規範行政服務事項的受理、辦理、出證等各個環節的工作流程,提升服務水平,改進服務方式。立改辦事“推諉扯皮”。積極發揮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平臺優勢,利用政府門戶網站對窗口辦事項目、人員信息、政府文件、行政審批項目名稱、申請條件、申報材料、辦事程序、辦理時限、收費標準等,實行線上線下“雙公開、雙告知”,不斷增強行政審批工作透明度。開展“流程再造”,對行政審批、其他行政權力、公共服務等清單事項的名稱、依據、責任主體等內容進行梳理完善,對工作流程進行重新評估分析,進一步簡化辦事程序、壓縮審批時限、優化服務體驗。

分頭佈陣,合力攻堅,在樹風營商上巧作乘法。各專項行動組結合各自職責範圍,分頭行動、分兵把關、分步推進,凝聚作風整頓的強大合力,實現倍增效應。

大力開展司法環境整治。堅持刀刃向內,通過明查暗訪等形式,全面排查政法隊伍,嚴厲整治紀律鬆弛、冷硬橫推、吃拿卡要、粗暴執法等頑疾,全面排查涉企積案,解凍違規扣押查封涉案款物共計1343萬元;提高司法質效,加強保護市場主體權利,依法查辦涉眾型經濟犯罪2件,抓獲嫌疑人3人,其中刑事拘留2人,取保候審1人;深入群眾一線,加強便民利企服務,開展“結對共建扶企助商”和法援律師法院值班試點活動,為群眾及企業提供有效幫助,依法保障市場主體合法權益。加強執法隊伍法制教育。舉辦行政執法人員綜合法律知識培訓活動,邀請牡丹江市委黨校、牡丹江市政府法制辦、市政府法制辦和市政府法律顧問進行授課,內容涉及行政法基礎知識、黑龍江省相關執法規定等一系列行政法綜合知識,為期4個月,共計16次課程。實行“理論+測試”模式,培訓結束後進行考試,並在市政府網站公佈結果,對補考仍不合格的視情節採取通報批評、調離執法崗位及取消執法資格等方式嚴肅追責,切實增強我市執法幹部隊伍的責任感和緊迫感。目前,已開展培訓3期,培訓人數2000餘人次。狠剎會風會紀不良歪風。在前期制定下發方案制度的基礎上,創新督查管理,研究借鑑省委省政府大會鈴聲制度,製作30秒時長會風會紀提醒內容,安裝會場紀律智能攝像系統,實現手機APP實時監控。目前,已對“全省脫貧攻堅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全國文明城市創建表彰”等6場大型會議進行集中督查,查處遲到14人,曠會3個,玩手機8人。

拔掉藩籬,革沉除珂,在執紀問責上勇作除法。堅持“下狠茬、敢亮劍、強問責、促評議”,引導全市黨員幹部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作風評議把好“方向盤”。作風評議組組織召開市直機關窗口服務單位作風整頓工作座談會,圍繞窗口單位服務效能、服務質量、企業真實訴求等10個方面問題,制定了《全市營商環境企業專題調研調查問卷》《全市深化機關作風整頓活動窗口單位問卷調查》,現已對27家窗口單位服務對象隨機抽查測評,收回問卷540份。向全市機關事業單位、中省直單位發出自身查擺問題清單,對照“三個壞把式”“五個壞作風”,重點聚焦整治“四風”新表現等影響營商環境突出問題,梳理79家單位問題308條,為找準癥結、精準施策提供了重要參考依據。明查暗訪用好“金箍棒”。作風整頓領導小組辦公室整合力量,統籌謀劃,成立5個專項檢查組,對全市100餘家單位作風整頓貫徹落實情況開展了全覆蓋拉網式專項檢查。監督問責工作組會同市紀委、市委巡察辦,成立8個檢查組,對63家服務窗口、涉企單位開展工作作風和服務質量暗訪。

監督問責念好“緊箍咒”。根據明查暗訪情況,對尚未啟動和貫徹落實不嚴的14家單位提出整改要求,對發現的5起違紀問題移交市紀委處理,領導小組辦公室對作風整頓不重視、貫徹落實不到位的單位點名曝光批評,下發2期《情況通報》。真正以檢查促落實,有效推進省、市深化機關作風整頓精神貫徹到基層,持續推進工作作風進一步好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