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萊通過國家生態市驗收 凝練質量精神經驗做法全國推廣

近年來,蓬萊市全面開展全國質量強市示範城市創建工作,產品質量、工程質量、服務質量和環境質量顯著提升,全市累計建有國家級品牌和標準化示範區11個,省級以上標準化試點項目9個,增強了產業轉型升級的質量支撐。今年2月27日召開的全省質量技術監督工作會上,蓬萊作為全省僅有的三個縣級市代表,作了典型發言,全面推廣介紹蓬萊經驗做法。

空氣優良天數達到324天

2016年以來,蓬萊市連續三年將質量強市創建工作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納入全市科學發展考核,市長親自掛帥質量強市和名牌戰略推進工作領導小組,凝練了“誠信仙境,匠心蓬萊”的城市質量精神。

蓬萊市持續加大資金投入,爭取質量監管與監督抽查資金納入財政保障,年度預算佔比財政收入0.14%,2017年度質量工作經費5058萬元,同比增長41%;同時,建立了31個部門聯動共建的工作機制。2017來,重要工業產品抽查合格率100%,農產品總體合格率100%;建築工程質量監督覆蓋率100%;建成國家級服務標準化試點2個、省級3個;2017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324天,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地表水水質、近岸海域水質達標率均100%,通過國家生態市驗收。

年產優質葡萄酒14萬噸

蓬萊市實施“標準化+”行動計劃,打造“蓬萊標準”體系。標準化+農業,貫徹鄉村振興戰略。目前建成蓬萊美麗鄉村、葡萄標準化、海洋水產養殖等4個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範區。標準化+旅遊,編制三個地方性旅遊服務標準體系,建成2個國家級和5個省級服務標準化試點項目。標準化+工業,起草《鑄石耐磨球閥》和《鑄石耐磨閘閥》兩項行業標準,填補國內鑄石行業相關標準的空白。

其中,葡萄與葡萄酒產業被作為“百年立市”產業加以培植,創建全國海岸葡萄酒知名品牌示範區和山東省優質葡萄酒產品生產基地,推行葡萄種植、葡萄酒生產和酒莊觀光的全產業鏈質量管理,強化標準化種植,全市標準化釀酒葡萄種植面積達8萬畝;發展葡萄酒企業55家,年產優質葡萄酒14萬噸,實現年產值32億元;酒莊門票收入6億元。

擁有國內唯一的“遠洋漁船建造與技術示範基地”

“十二五”以來,圍繞造船重工、旅遊、葡萄與葡萄酒、汽車及零部件四大特色主導產業,蓬萊市投入品牌建設資金1000萬多元,培育了9件中國馳名商標、6個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4件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31件山東省著名商標、44個山東名牌產品、8個山東省服務名牌單位、1個省長質量獎、2個煙臺市市長質量獎和1個山東省優質結構杯獎。京魯船業作為省內造船海工龍頭企業,目標瞄準“中國製造2025”,成為國內唯一的“遠洋漁船建造與技術示範基地”;海威遊艇是目前唯一通過國家檢驗標準CCS認證,用於市場運營的旅遊帆船製造企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