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爲沒做好安保工作,這個國家的總統在閱兵台上遇刺身亡

剛剛過去的禮拜六那天,伊朗的南方城市阿瓦士正在舉行紀念兩伊戰爭爆發38週年的閱兵式,4名化妝成士兵的武裝分子舉槍朝著列隊的軍人開槍掃射,最終造成了70多人死傷的嚴重後果。在槍聲響起的時候,這些代表著伊朗最精英的伊斯蘭革命衛隊成員四散奔逃,

面對襲擊四散奔逃的原因是這些參閱的士兵手裡有槍但是沒有子彈,除了逃命他們沒別的辦法。假如他們手裡的槍裝滿子彈的話,這幾個襲擊者就不會如此囂張了。但是參加閱兵的軍人是訓練有素的職業軍人,如果荷槍實彈地經過檢閱臺的話,臺上那些政要們估計得用防彈玻璃封閉起來。歷史上曾經就發生過一起類似的事件,一個國家的總統在主席臺上被檢閱部隊裡衝出來的士兵給射殺了。

因為沒做好安保工作,這個國家的總統在閱兵臺上遇刺身亡

(伊朗閱兵式發生的襲擊事件)

當年猶太人建立以色列的過程特別艱難,艱難的不是缺乏資金和人手,而是周圍的阿拉伯國家一心想要滅掉它。就在以色列宣佈建國的第二天凌晨,來自阿拉伯世界的多國聯軍立刻發動了戰爭,他們的目標是把根基不穩的以色列從中東的地圖上除去,再把淪為難民的猶太人也趕走,愛去哪兒去哪兒。

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之間的戰爭前後總共發生了5次,江湖人稱五次中東戰爭。從目前以色列有錢任性不把任何一箇中東國家和阿拉伯國家放在眼裡的情況來看,那5次中東戰爭都沒取得預期的效果。

在1973年的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之前,以色列在前3次的戰爭裡一次都沒輸,當然後面的兩次也沒有輸。“沒有輸”是一個很準確的描述,因為每當戰鬥進行到以色列有點扛不住的時候,戰爭就會被神奇地叫停。沒有輸的戰鬥結果外加視死如歸破釜沉舟的戰鬥精神,彈丸小國以色列在當時就打出了一個不敗的神話,讓阿拉伯聯軍心裡很是沮喪。

第四次中東戰爭是由當時的埃及總統薩達特指揮的,因為戰鬥的日期挑在了猶太人的贖罪日,正在過節的猶太人就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兩天不到號稱堅不可摧的巴列夫防線就被埃及軍隊突破,同時收復了大片之前失去的領土,埃及人舉國歡呼。即使有開局的優勢,這次戰爭最後依然沒有勝利,不過埃及總統薩達特卻因此鼓舞了士氣,贏得了尊重。

因為沒做好安保工作,這個國家的總統在閱兵臺上遇刺身亡

(第四次中東戰爭時的薩達特)

那場戰爭爆發的日期是1973年的10月6號,後來每年的10月6號就變成了埃及的軍人節,重要性甚至超過了我們的八一建軍節。因為每年到了這一天,埃及不但會全國放假一天,還會舉行閱兵式來紀念,屆時總統會帶著黨政軍的高級官員出席閱兵儀式,順便還邀請各國駐埃及的大使參加。

嚴格說來,我們平常看到的閱兵式其實是分列式。閱兵說的是領導人坐著敞篷車或者步行從隊伍前面經過,順便喊幾句同志們辛苦了啥的。如果領導人站在臺上不動,軍人組成方陣拉著裝備喊著口號從他們眼前經過的話,那這個就叫做分列式了。

1981年的10月6號,是埃及的第8個軍人節,大概是8這個數字比較吉利,埃及軍方那年決定大操大辦,計劃舉行的閱兵式規模比較大,埃及黨政軍的一把手全都會參加,而且還邀請了各國駐埃及的大使和武官,比如我國當時駐埃及的大使和正副武官都參加了。

因為沒做好安保工作,這個國家的總統在閱兵臺上遇刺身亡

(進行隊列訓練的埃及士兵)

閱兵式開始的那一天,主席臺上賓朋滿座。為了確保安全,進入檢閱臺區域要經過嚴格的安全檢查,嚴格到即使持有軍方簽署的通行證,還得把手錶和相機交出去讓人翻開後蓋仔細查看。通過層層檢查就會進入到檢閱臺,在檢閱臺的正中間坐著埃及總統薩達特,他的左邊是副總統穆巴拉克,右邊是國防部長加扎勒將軍。

1981年的那個時候,總統薩達特面對的國內外環境算是挺複雜的。愛他的人尊他為英雄,恨他的人說他是叛徒。這種分裂的原因是薩達特在四年前的1977年訪問了以色列,訪問了這個他們打了四次戰爭的敵對國家。

薩達特覺得以色列不但強,而且有美國這樣的朋友,打又打不過人家,持續的對抗備戰只會讓自己越來越窮,所以識趣的外交策略應該是握手言和。

因為沒做好安保工作,這個國家的總統在閱兵臺上遇刺身亡

(埃及總統薩達特和以色列總理貝京)

在美國總統卡特的斡旋下,薩達特和當時的以色列總理貝京在美國戴維營簽了和平協議,一年後兩國約定解除敵對狀態,恢復正常的外交關係。這樣埃及以後就可以削減軍費好好搞建設過日子了。因為這件事兒,1978年的諾貝爾和平獎還頒給了薩達特和貝京兩個人。

但是,埃及是一個9成國民信仰伊斯蘭教的國家,極端穆斯林們對總統和他們的眼中釘以色列簽署和平協議非常不滿意,在他們眼裡,曾經的英雄總統如今墮落成了一個軟弱的叛徒。這種仇恨不僅埃及國內有,整個阿拉伯世界普遍存在。在仇恨的發酵蔓延下,一些想要刺殺薩達特的極端宗教組織就出現了,並且不止一個。

一個名叫哈立德的埃及陸軍上尉就是這種激進組織裡的一員,雖然他本身是還是埃及國防軍的軍官。在10月6號閱兵式的那一天,哈立德負責一個方陣的榴彈炮隊伍經過主席臺接受檢閱,他覺得這是一個刺殺總統的好機會。於是哈立德從組織裡物色了三名志同道合的極端分子,進行了詳細周密的計劃。

因為沒做好安保工作,這個國家的總統在閱兵臺上遇刺身亡

(閱兵式上的埃及總統薩達特)

當年埃及的閱兵式有一個大問題,那就是對閱兵人員攜帶的武器檢查的不夠仔細,起碼在臨上場前沒有最後再檢查一遍彈夾。當時為什麼不仔細檢查,真是讓人覺得匪夷所思,一隊隊吃飽喝足、訓練有素並且可能子彈上膛的職業軍人打眼前經過,不知道主席臺的那些人哪來的勇氣和興致觀看他們的表演?坐在最前排的總統居然心大到連一件防彈衣也不穿。

閱兵式開始的那天早上,哈立德上尉對其中一輛軍車上的士兵們說,接到特別指示,你們三個臨時被國家情報部門的成員替換上場。三個收拾整齊準備接受總統檢閱的士兵委屈地站在一旁等活動結束,另外3個陌生人坐上了他們的位置。於是那輛火炮牽引車裡就坐著想要刺殺總統的上尉哈立德和他的三個同夥兒,還有一名不明真相的司機。

演習開始之後,這輛車緩緩地朝著主席臺的方向移動。軍官哈立德緊握著手裡的武器,緊張地注意著他們的位置,他那三個同夥也激動地看著哈立德,車窗外是喧囂的人權和埃及10月的秋高氣爽。等到他們接近檢閱臺的時候,天空中有戰鬥機刺耳地交叉飛過,地上有隆隆的發動機轟鳴,閱兵場上到處是掌聲和歡呼聲,他們四個人的陰謀被隱藏地很好。

因為沒做好安保工作,這個國家的總統在閱兵臺上遇刺身亡

(埃及總統薩達特被刺現場)

同樣的閱兵儀式已經連著辦了8年,活動的安保工作也有一套嚴密的流程。總統的座位前面會臨時修一堵一米多高的矮牆,可以阻止任何人直接接觸到總統本人。另外在主席臺的周圍還站滿了保安人員和秘密警察,他們手握武器警惕地巡邏。不過為了安全考慮,這些人的武器裡面都沒有子彈,所以他們不過是虛張聲勢而已。畢竟刺客出現是個小概率事件,但是安保人員要是被收買了,那就防不勝防了,這樣的事情以前不是沒發生過。

當那輛滿載刺客的車輛行駛到檢閱臺正中間的時候,哈立德拔槍逼著慌張的司機停了車。主席臺上的賓客以為這是一個軍方特意安排的彩蛋,總統本人甚至以為車上有人要下來給他送花。沒想到一聲槍響,總統當時就倒在了椅子上。哈立德是一個思維縝密的人,他找的3個人裡有一個是神槍手,他坐在車上一槍擊中了總統的脖子。

如果刺殺薩達特這樣簡單的話,後來這事兒也就沒那麼轟動了。這位神槍手的作用是發令和斷後,其他三名成員聽到槍響馬上端著武器跳下了車,一邊扔煙霧彈和手榴彈,一邊朝著主席臺衝了過去,不停地舉槍掃射。總統和總統秘書當場被射殺,其他各國政要亂作一團,紛紛趴在椅子下面瑟瑟發抖。

因為沒做好安保工作,這個國家的總統在閱兵臺上遇刺身亡

(事發時的檢閱臺一片混亂)

雖然主席臺周圍遍佈著安保人員和便衣警察,但是他們都沒有子彈,只能眼睜睜看著對方舉槍朝著總統射擊,不敢衝過去,有些人甚至四散潰逃,和前幾天伊朗發生的事兒一樣。主席臺上唯一有武器的人是總統的保鏢,只是他的手槍完全無法和對方的衝鋒槍拼火力。直到這4個人打光了手裡的子彈準備逃跑的時候,安保人員這才一擁而上把他們團團圍住。

在主席臺的不遠處有一輛直升機,原本是薩達特參加完閱兵式坐著回故鄉參加活動用的,出事後直升機火速送他去了醫院。但是薩達特的全身佈滿了彈孔,頸部的那個讓他失血過多,肺部的兩個讓他無法呼吸,即使有最好的專家和最正確的急救措施都已經無能為力了。

噩耗傳出去之後,阿拉伯世界有些國家的街頭甚至出現了鳴鑼放鞭炮的歡慶人群,在他們看來,在仇恨和宗教面前,貧窮落後與戰爭苦難都不是問題,到現在這種觀念依然沒有改變。薩達特享受了國葬的待遇,來自全球80多個國家的首腦或他們的特使出現在了葬禮上,可是阿拉伯世界沒有一個國家派人出席。

因為沒做好安保工作,這個國家的總統在閱兵臺上遇刺身亡

(薩達特被葬在無名烈士墓)

不知道在葬禮現場的80多個國家政要是不是都低頭反思了閱兵儀式上的安保問題。清空所有武器裡的彈藥、拔去導彈的觸發裝置和戰鬥部,禁止飛機攜帶任何彈藥似乎並不太難,但是如何防止壞人混進閱兵隊伍搞破壞似乎才是最難的,當年的埃及和現在的伊朗,都是因為4個人混進了閱兵隊伍才出的事兒。

伊朗的處境現在接近了它最危險的時候。美國退出核協議之後施加了嚴厲的制裁和封鎖,以色列在敘利亞戰場上對它進行直接的軍事打擊,沙特為首的海灣國家還在暗中資助伊朗境內的反對派力量。

伊朗這種內憂外患的緊張狀態和當年埃及總統薩達特面對的局面何其相似,如果伊朗的這種困境不能解決,那麼不久的將來不是出現內部混亂,就是發生外部戰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