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合作春光正好

即便相隔萬里,中非之間也總是親如兄弟。即便相知多年,中非之間的合作依然歷久彌新。毫無疑問,中非關係正處在歷史上最好的時期,中非合作正迎來新的春天。

中非合作,民意深厚。當非洲國家面臨民族獨立和發展的艱鉅挑戰時,是中國不遠萬里,伸出援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更是與非洲國家攜手並肩,風雨同行。時光荏苒,真情不變,如今中非雙方人員往來每年近200萬人次,友好省市總數已達133對。在非洲大陸上提起中國,當地人民通常報以笑臉與大拇指,用中文說出“你好”“謝謝”。習近平主席總結的中非“好朋友、好夥伴、好兄弟”關係,永遠都不會改變。這是中非合作最堅實的基礎。

中非合作,成果紮實。多年來,中國對非合作始終言出必行、高效務實。2000年中非合作論壇成立以來,中國與非洲的合作,取得無數實實在在的成果。在每個與中國建交的非洲國家,幾乎都能看到中國建設者的身影。他們揮汗如雨,讓一座座港口、機場、大橋拔地而起,一條條鐵路、公路、能源通道蜿蜒不絕,一個個經貿園區、工業園、經濟特區巍然挺立。無論2006年中國政府提出的第一個對非合作八項政策措施,還是2009年宣佈的對非合作八項新舉措;無論2012年提出的中非合作“五大領域”,還是2015年提出的中非“十大合作計劃”,都得到了順利落實。這是中非合作最好的見證。

中非合作,互補性強。毫無疑問,中非合作已然成為“南南合作”的表率。在世界經濟日益全球化的今天,非洲需要中國,中國同樣需要非洲。中國是快速發展的國家,自改革開放以來,經濟迅速崛起,成就讓世界驚歎;非洲是空間巨大的地區,發展潛力、發展空間亟待開發,發展意願非常強烈。中國已經基本完成工業化,有比較完備的工業體系、產業體系,資金雄厚,可以容納非洲的基礎產品;非洲工業化剛剛起步,自然資源、勞動力資源非常豐富,市場潛力巨大。這種互補關係是由中非貿易結構、產業結構以及經濟發展階段和水平所決定的。這是中非合作最大的潛力。

中非合作,動力十足。過去20多年間,中非經貿額不斷飆升,1990年只有9億多美元,2000年達到100億美元,2010年超過1000億美元,2017年高達1700億美元。專家認為,未來5到10年間,中非之間的貿易額會有兩位數的增長。這不光是量的增長,還意味著越來越高的“含金量”。在非洲不斷提高勞動力素質,增強經濟發展內生動力,謀求更高層次發展之際,中國將毫無保留地同非洲分享技術、經驗與市場,以開放合作促互利共贏。這是中非合作最美的前景。

事實證明,在與“一帶一路”倡議對接之後,非洲的發展呈現出了更大的活力。無論是非洲“2063年願景”,還是非洲國傢俱體制定的相應發展戰略,都與“一帶一路”倡議不謀而合。在雙方共同意願之下,“中國夢”與“非洲夢”不斷共鳴,中非發展機遇日漸緊密融合。

親戚越走越親,合作越推越廣,在雙方廣泛共識基礎上,有理由相信,中非合作將春光無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