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武器或讓日本沉入千米海底 專家:日本會1小時從地球消失

長期以來,不少軍事強國競相進行了一系列氣象地質武器技術項目的研究實驗,像美國“阿耳戈斯計劃”製造地震和“烈風”製造颶風計劃,以及利用激光製造雷擊閃電的“天火計劃”或實施人工降雨、改變暴風雨方向的“暴風雨計劃”等,可謂名目不少。在越戰期間,美軍曾利用當時東南亞地區西南季風盛行、季節多雨等氣象條件,秘密進行人工降雨,造成了局部地區洪水氾濫、橋斷壩毀、道路泥濘難行,嚴重破壞了敵方戰時運輸線,有效地掌控了戰爭主動權。如今更有歐洲的科學家以日本作為例子,分析了地質武器和氣象武器的巨大威力,他們在文章中稱,以20枚大當量氫彈充當地質武器,以特定方式在日本週圍海中計算好的區域引爆,就可以引發巨大地震、海嘯以及地質變化,足以讓日本徹底沉入上千米深的海底,整個過程可能都用不了一個小時都。

對於歐洲科學家這個觀點,小兵兵覺的引發地震和海嘯應該還有可能,但想要讓日本沉入海底,那絕對是不可能的。據日本國家地理信息局發佈的日本3.11大地震震後數據顯示,2011年3月,日本發生9級地震並引發了海嘯,地震造成日本很多地區向西漂移了5米。而此次地震釋放的能量相當於750枚2500萬噸當量核彈頭所釋放能量的總和,如此能量才讓日本島向西移動5米,以如今人類的科學技術,想讓日本島沉入海底,完全是一件無法想象的事情。

一武器或讓日本沉入千米海底 專家:日本會1小時從地球消失

而相對於讓日本沉入海底,引發地震和海嘯最少在理論上還是可行的。其實不用武器引發地震和海嘯,僅從日本的地理位置來看,就已經非常不太平了。

1921年,德國地球物理學家魏格納,從大西洋兩岸的輪廓極為相似中得到啟發,提出震驚地學界的大陸漂移假說。在大陸漂移假說中,除了太平洋板塊全部侵沒在海洋底部外,其他五個板塊上,既有大陸也有海洋。所有這些板塊,都漂浮在具有流動性的地幔軟流層之上,隨著軟流層的運動,各個板塊也會發生相應的運動,因此極易觸發海嘯和地震,著名的喜馬拉雅山脈和東非大裂谷都是由板塊運動形成的。

一武器或讓日本沉入千米海底 專家:日本會1小時從地球消失

而日本所處的地理環境其實並不比喜馬拉雅山脈和東非大裂谷好太多。日本位於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消亡邊界,又地處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所以在全球規模里氏6.0級以上的地震中,超過20%都發生在日本,而全球10%的火山,同樣位於日本,所以除了地震外,日本還時常會發生火山活動。在如此不穩定的地質條件下,如果精密計算,通過大量核武器定點引爆的方式引發地震和海嘯,在小兵兵看來可行性還是有的。

但可能性歸可能性,在實際應用中卻是另一回事。對於地球,有很多東西到現在對於人類來說還是未知的,所以在影響壞境和改變地質條件的過程中,會出現很多你意想不到的、超出你原先預想的狀況,甚至天氣發展的狀況和你所希望出現的結果完全相反。例如你希望通過人工增雨的作業使雨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但實際的降雨量可能會大大超出你的控制,這樣不僅打擊了敵人,也給己方帶來了一場災難,也就是說,氣象地質武器其實是一把雙刃劍。所以早在2010年,國際公約就明確要求:“禁止作戰雙方使用氣象武器”,並號召遵循人類生存法則,在嚴格遵守國際公約框架下,從造福人類的角度出發,將控制氣象地質的技術應用於人類社會的防災、減災事業上來。

一武器或讓日本沉入千米海底 專家:日本會1小時從地球消失

但人的慾望是無窮的,地球所蘊含的能量巨大,人工改變氣象地質在作戰中的影響無可估量,殺傷力堪與核武器媲美。一旦未來控制氣象地質的技術被少數人掌握,其巨大的威力必將成為某些超級大國維護單級霸權的戰略武器。因此,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我們為了世界的核平以及自身的安全,也必須加強對氣象和地質的研究,避免超級大國的戰略訛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