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之物 l 民國二年四川銅幣

珍稀之物 l 民國二年四川銅幣

改革開放以後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古玩市場是一片繁榮。古錢幣作為其中一種,一直以來都是藏家關注的熱點。

它作為一個時期的特定產物,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枚古錢幣的價格甚高,品相完好、鑄造精良、產量不多的精品錢幣更是價值不菲,其價值往往超乎人們的想象。

珍稀之物 l 民國二年四川銅幣

此枚中華民國二年四川造幣廠造二百文,俗稱“雙旗幣”,品相完好,鑄造精良,包漿自然,幣面上的鏽跡更是歷史沉澱的見證,實乃民國二年四川造幣廠造的精品錢幣。

錢幣正面圓環內鑄有“貳百文”字樣,圈內下方為麥穗環繞,圈外上面鑄寫“中華民國二年”六字,下方鑄寫“四川造幣廠造”六字,左右兩側各飾一朵四角星花紋;錢幣背面中間有雙旗交叉而立,旗杆繫有彎曲的瓔珞,雙旗筆直挺立,位於珠圈內,圈外上方為英文字體“THE REPUBLIC OF CHINA”(中華民國) ,下方為“200 CASH(200文)”英文字樣。

後在國民政府統一幣模後,便停止了鑄造發行,因而四川造幣廠貳百文鑄造量少,流通時間短,極其珍貴。

珍稀之物 l 民國二年四川銅幣

1911年辛亥革命勝利後,清帝退位,中華民國成立。民國成立時,由於幣制尚未建立,主要的造幣廠,大都仍沿用前清鋼模鑄造錢幣,以供流通需要,當時四川改鑄四川銅元,有二百文、五百文一等幣值。

雙旗二百文銅元作為四川銅幣的一種,為多個鑄造者生產,因此版式較多。僅僅是有明顯差異的版式也在數十種以上。雙旗二百文銅元可按其幣背交叉雙旗下垂之旗纓不同而分為兩大類版式,旗纓垂直下垂者,帶稱“直纓版”;旗纓環繞旗杆下垂者,俗稱“曲纓版”。

此四川銅元屬曲纓版,也是四川銅元中唯一使用英文的一種。至民國13年前後,四川境內大面額二百文銅元完全充斥市面,小面額銅元銷聲匿跡,或流出省外,或被熔化改鑄。民間交易缺乏小面額銅元找補.不得已而將雙旗二百丈宰為兩半,或宰為四塊,當一百文及五十文使用,四川民間俗稱其為“宰板”。

民國時期的銅幣是近代中國錢幣中的精品,經歷百年曆史薰陶,是價值很高的革命文物,具有深遠的歷史紀念意義。

我國近代時期的政治以及金融的滄桑變化都體現在一枚小小的錢幣上,是考古和研究中國歷史文化難得的實物,也是一種收藏鑑賞價值與使用價值並存的高級收藏品,隨著它退出流通市場,在收藏界中更會越來越受藏友的喜愛。

並且這枚中華民國四川造幣廠造貳百文,外形美觀大方,製造工藝精湛,刻模深峻,雕刻栩栩如生,原色包漿,產量不多,整體精美同時又具有中國歷史韻味,如今存世量中能保存如此完好的實屬難得,收藏價值很高。

珍稀之物 l 民國二年四川銅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