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從生理到倫理,「性教育」的程序,你對了嗎?

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從生理到倫理,“性教育”的程序,你對了嗎?

一個孩子問媽媽,我是從哪裡來的?

媽媽說,你是從媽媽肚子裡來的。

孩子又問,我是怎麼從媽媽肚子裡出來的啊?

媽媽毫不避諱的回答,你是從媽媽兩腿之間一個叫“陰道”的地方出來的。

——男女之別,是客觀現實。正確的認識方式,就是直面。

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從生理到倫理,“性教育”的程序,你對了嗎?

孩子又問,那我可以看看那裡嗎?

媽媽說,不行,那是我的隱私部位,我不能給別人看。同樣,那裡也是你的隱私部位,你也不能給別人看,或者給別人摸。

——性教育,包括生理認知和倫理認同兩部分。倫理教育,是不可或缺的程序和內容。

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從生理到倫理,“性教育”的程序,你對了嗎?

談起“性教育”,很多家長有所不顧忌,總是遮遮掩掩的,其實,是將生理和倫理二者混雜在一起,沒有分清這是兩個目的不同的程序。

雖然標誌著男女差別的器官,都是包裹在衣服裡的。但任何生物,都有性器官,這並沒有什麼奇異和神秘。

德國著名哲學家叔本華曾說,花,是植物的生殖器。

這句“驚世駭俗”的名言,揭開 了性的神秘,也說明了性並不醜陋,甚至還很美麗。

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從生理到倫理,“性教育”的程序,你對了嗎?

弗洛伊德認為,一個人的人格發展的重要階段,是最初性心理發展的前三個階段。

初生的嬰兒,本能地懂得吸乳,通過乳頭摩擦口唇粘膜引起快感,叫做口欲期性慾。

1歲半的孩子,學會自己大小便,糞塊摩擦直腸肛門粘膜產生快感,叫做肛門期性慾。

兒童到3歲以後懂得了兩性的區別,開始對異性父母眷戀,對同性父母嫉恨,這一階段叫性蕾欲期。其間出現戀父或戀母情結。

兒童的早年環境、早期經歷,對其成年後的人格形成起著重要的作用。許多成人的變態心理、心理衝突,都可追溯到早年期創傷性經歷和壓抑的情結。

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從生理到倫理,“性教育”的程序,你對了嗎?

所以面對兒童的“我從哪裡來?”,“為什麼小弟弟(小妹妹)上廁所,和我不一樣”等問題,應該平靜客觀地對待。此時的兒童,只有對客觀生理的質疑,並不涉及倫理層面。

臺灣女作家龍應臺,生第二個兒子前做產檢。媽媽褪下裙褲,坐上診臺,兩腿大大叉開,接受醫生檢查。三歲的兒子也要看。媽媽同意了,只是叮囑,不要碰醫生的器具和儀器。在這個環境下,孩子順更成章地接受了《人體的奧秘》的內容。

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從生理到倫理,“性教育”的程序,你對了嗎?

當孩子的心理產生疑問,不能得到疏解,自然會產生鬱結。需要對其心理進行脫敏。而對於性的初級認識,最好的脫敏方式,就是客觀地認知。

所以,要強調——

  • 不要逃避孩子的問題,問什麼答什麼。
  • 問爸爸,爸爸回答。問媽媽,媽媽回答。不要把責任互相推給對方;
  • 平常心對待,不要覺得難以啟齒,更不要想孩子可能學壞。
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從生理到倫理,“性教育”的程序,你對了嗎?

從生理到倫理,是從物質到精神的過程。

性,不僅是生物的存在,也是社會的存在。性倫理的觀念,是人與動物的最基本的脫離,更是一個人健康、快樂生活的開端。有了這些倫理觀念,才會建立自我保護的意識,才會防止受到侵害,才會學會與人得體相處。

性的隱私性,是性倫理最重要的內容。性器官是客觀存在的,但卻不可以示人,因為畢竟男女有別。

  • 洗澡、上廁所,要懂得迴避。也不能偷看別人。
  • 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褲衩背心蓋住的地方是不能給別人看,更不能被別人摸。如果有人要摸你隱私部位,你一定不能答應。
  • 對於拿生殖器官開玩笑的人,要學會拒絕和遠離。
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從生理到倫理,“性教育”的程序,你對了嗎?

客觀,意外著真實。隱私,意味著尊重。無論真實,還是尊重,都是一種文明。真實,能讓尊重來得更堅實,同時,還會延伸出責任、幸福。

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從生理到倫理,“性教育”的程序,你對了嗎?

性教育,從客觀的生理認知,到明確的倫理觀念的確認,你做到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