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無父無母,卻成長爲「兒科鼻祖」,他的一個方子中國人都知道

古代十大名醫——錢乙,“兒科鼻祖”的悲催童年

姓名:錢乙

生卒年: 約公元1032~1113年

別稱: “兒科之聖”、“幼科之鼻祖”

星座:應該是充滿母性的巨蟹座

職業:醫生,院長

家鄉:陝東平鄆州(今山東鄆城縣)

知名度:★★★

影響力:★★★★

上榜理由:六味地黃錢乙藥,他好我好大家好。

說道錢乙,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他的打名字。確是,他的名聲不像華佗,孫思邈等這麼響亮。但他的一個方子,中國人都知道。那就是被大家熟知的“六味地黃丸”。

從小無父無母,卻成長為“兒科鼻祖”,他的一個方子中國人都知道

六味地黃丸大家都知道是補腎的,其實具體說是補“腎陰”的。主要用於治療中醫所說的腎陰虛。現在說道“六味地黃丸”,大多數人都忍不住往那方面想。其實作為“兒科鼻祖”的錢乙,一開始卻不是用它來補腎和養生保健方面。

先來說道一下錢乙

錢乙生於宋朝,如果一個人姓錢,那他很有可能有很不錯的背景。百家姓是宋朝時搞的。第一個自然是皇帝的“趙”,第二個就是錢,具體原因這裡不表,反正知道很牛就是了。

錢乙姓錢, 跟吳越王錢俶有宗屬關係,祖籍浙江錢塘。 後祖父北遷,所以變成了東平鄆州(今山東鄆城縣)人。

雖然有那麼一點貴族的血統,但是錢乙的童年卻是很悲催。他的父親有一個特別的愛好,就是“離家出走”。去幹嘛呢?

他的父親,愛好仙道,在他才三歲的時候就去東海尋找仙人去了,他的母親在那是也去世了,可想而知,小錢乙沒爹沒孃,一定很可憐。

好在,他還有一個靠譜的姑父,錢乙的姑父是一名郎中,看錢乙孤苦伶仃,把他收為義子,又教他修習醫術,並把他父親的事告訴了他。錢乙後來歷經千難萬險,花了幾年時間,居然把他爹給找回來了。

想一下那時候沒有通訊設備,找人全靠口頭描述,或者畫上一張連他自己都很陌生的頭像去找,應該是挺難得。

錢乙在醫學方面造詣很深,特別擅長兒科,我們現在常說的 “欲得小兒安,常要三分飢與寒”就出自錢乙。他還憑藉自己的醫術,治好了長公主女兒的病,後來更是當上了太醫院院長。

不過,這種宮廷御醫的身份並不適合樸素的錢乙,後來,他告病辭官了。

從小無父無母,卻成長為“兒科鼻祖”,他的一個方子中國人都知道

錢乙死後,他的 學生閻季忠(一作考忠)將他的醫學理論,醫案和經驗方,加以蒐集,整理。編成了 《小兒藥證直訣》,這本書是第一步 不僅是我國現存最早的第一部系統完整的兒科專著,而且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兒科專著。

《四庫全書目錄提要》稱錢乙的書為“幼科之鼻祖,後人得其緒論,往往有回生之功”。

我們熟知的六味地黃丸就是出自《小兒藥證直訣》,一開始這個藥方式用於治療 小兒生長遲緩、發育不良的。

直到後來人們發現,原來他在補腎強腰方面效果很好,才成了現在我們人人所知的“神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