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人退役後的幾點建議

軍人退役後的幾點建議

軍人退役後的幾點建議

脫下軍裝

我們揮淚離開了熱愛的部隊

回到老家

成就一番事業

我們信心滿滿

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

與社會脫軌的我們

沒有文憑,沒有技術

我們卻漸漸被遺忘在了角落

社會因素

軍人退役後的幾點建議

政策法規不完善

中國雖然對退役軍人的社會保障政策正在逐步改進,但目前為止依然沒有一套完整的退役軍人社會保障法規制度,導致退役軍人就業問題沒有快速得到處理。

就業市場就業難

就業市場的人員不斷增加,但用人單位的名額卻有限,並且很多職位帶有技術性或學歷要求,將退役軍人牢牢擋在門外,導致退役軍人想就業也無從下手。

企業用人理念

很多用人單位根據市場狀況隨時調整勞動力數量及結構,針對職位直接招收有經驗人員,對於退役軍人,一些企業認為他們不具備所需技能,並不在考慮範疇內。

個人因素

軍人退役後的幾點建議

面對職場要求不適應

退役軍人比普通人更難找工作,原因很多,學歷、技術、經驗,長時間的脫離社會,更讓退伍士兵缺乏在職場上競爭的優勢,不管軍人紀律性多強,體魄多強,這些軍隊的技能未必能轉變成職場上的優勢。

生活方式不同不適應

很多退役軍人要的不只是一份工作,還需要一種生活方式,軍人從完成軍事任務向完成職場任務的轉變感到手足無措,對於軍人來說,從嚴謹的生活方式到變化多端的社會生活感到很不適應。

經驗不足感到不適應

軍隊裡獲得的榮譽未必會在職場加分,對職場上的東西知之甚少,簡歷不會寫、不會投,穿著不會打扮等等,完全不會推銷自己,缺乏面試技巧和表達能力。退役軍人去面試時,大多是以一種到一個新單位報道心理和行為來定義的,不能精準的推銷自己,介紹自身優勢。社會用人機構的人事負責人不一定參過軍,他們並不知道我們在部隊的工作價值和意義,我們對原工作崗位的重要性,我們所從事的專業的重要性,情懷不一定能打動每個人。

心理的二次轉變不及時

生活方式脫節、心理脫節,精力的流失讓其對二次就業迷茫,從理想奮鬥開始,軍人的兩次轉變都是常人無法體會,一個社會青年到合格軍人的轉變,又從合格軍人轉變回社會人士,中間跨度太大、心裡落差太大,大部分退役軍人會把職場當做軍營,用軍事行為來看待工作和人際關係。

工作方式跟不上節奏

在軍隊只需要努力做好本職工作,生活有組織、領導、戰友的幫助,而社會職場需要做的是創造生活、改善生活,一切需要自己的努力,不但要做好本職工作,更要做好人際關係處理,還要額外加強技能和學識的增進。而習慣了指令下、組織關懷下單純生活的退役軍人非常不習慣於此。

自卑感誕生

長期的部隊生活讓退役軍人無法快速融入社會,外加退伍軍人就業心理屢屢受挫,或所提供的工作與理想中不服,而生成了強大的自卑感。

幾點建議

軍人退役後的幾點建議

心理及時轉變

做好從一名合格軍人到地方社會人士的轉變。當我們卸下軍銜,脫下軍裝的那一刻,我們已經告別了軍營,帶走的是我們在這所學校所學到的堅韌不拔、令行禁止等優秀品質。回到地方,就要按照地方的規矩辦事,地方的方式做事。

學會推銷自己

現今社會,是人與人的交際社會,不管是外在的形象還是內在的素養,不再是像部隊中一樣只有默默無聞堅守崗位,在社會中,在企業中,善於交流,善於表達自己的人才更容易得到上級及大部分同事的青睞。

簡歷的重要性

個人簡歷就是自己的名片,它決定了你能不能拿到面試的機會。簡歷的製作是一門學問,它不是隨隨便便把自己的情況寫在一張紙上這麼簡單。一份簡歷可以讓HR看到你的性格,你的做事態度,你的邏輯嚴謹性以及你是否能夠適合企業的文化和崗位的需求。簡歷的照片往往比較正式,因為職場不是過家家,個人形象會直接影響你在HR的第一印象。簡歷的內容要突出重點,不僅僅只是將自己的優點列舉,更要能讓HR看到你能不能勝任這份工作,能不能給公司帶來價值,而這就往往決定了在製作簡歷的過程中不能只做一份簡歷,而是要根據你所投的行業和公司職位配套的簡歷。

提升學歷水平

根據很多戰友反饋以及現今社會用人單位的要求。學歷在當今的社會求職中成為了一個必要的門檻。而我們大多是18歲左右就步入了軍營,這也就造成了我們自身學歷的不足。很多戰友其實各反面素質都很優秀,學習能力也很強,但就因這一門檻,讓他們失去了一個個好的就業機會,所以提升自身的學歷水平也變得尤為重要。

一技在手,天下我有

當今社會分工明確,專業技術人才是每個行業,每個企業都渴望擁有的。據調查表明,每一個行業和企業都缺少專業技術人才,這也就使得專業技術人才的工資待遇不斷水漲船高,也就使得有一份技術在身的人不管到哪裡都能有一份可觀的收入。

回到社會

我們卸掉了軍人的榮光

面對全新的戰場

我們不畏懼、不逃避

軍人的精神指引我們

擔當和責任鞭策我們

不斷學習,不斷提升

讓我們在地方

也能再現榮光!

軍人退役後的幾點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