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個無線電探空儀進入北極,地球熱帶氣旋預測更準確?

近年來,隨著整個大氣中各種可變因素的變化,人類生存環境受到了極大的挑戰。眾所周知,在大自然面前人類總是渺小的,雖然不能抵抗大自然的力量,但是試著提前預防減少傷害還是十分有必要的。近年來,伴隨著生態大環境、極端氣候、自然災害越加頻繁,但又有什麼方法能儘量減少這方面的影響呢?近日,日本科學家及其國際合作夥伴的這一項最新研究或許能解決這一難題!

3000個無線電探空儀進入北極,地球熱帶氣旋預測更準確?

科學家發現,通過對北極地區的天氣觀測,能更加準確的預測熱帶以及中緯度氣旋的流動軌跡以及其強度。然後再通過提前預警,從而改善颶風、颱風等極端其後天氣的提前預報,減少人類的生命財產安全。北京理工學院助理教授兼日本國家極地研究所的前任首席官Kazutoshi Sato說,因為這一發現,使得在未來或許全世界任何一個地方的任何季節的時候,都能提前知道即將可能發生的極端天氣事件。就拿現全世界最為盛行的極端天氣颶風和颱風來說,對他們如果有了很準確的預測,那麼避免重大危害以及損失都至關重要。

3000個無線電探空儀進入北極,地球熱帶氣旋預測更準確?

在這項研究中,科學家們蒐集了北太平洋以及北太平洋2016年發生過的3個熱帶氣旋進行實驗,然後又使用了這一年北極地區額的陸基和陸基氣象站發佈的氣象,對全球天氣做出預先評估,加上使用日本海洋地球科學和技術局開發的數據同化系統對數據進行在分析形成數據集。然後將最後結果與當年的3個熱帶氣旋重大影響的緯度位置、強度與實驗結果的數據相對比,結果發現,還真是有一定可靠性,對地球熱帶氣旋預測的結果更準確了一小部分。參與研究的科學家之一的NIPR(四個信息系統研究組織(RIOS)研究所之一)的副教授Jun Inoue說,“這項研究證明了,額外的北極數據觀測對於熱帶氣旋的中緯度數值以及其天氣預報有極高的有用性。”

3000個無線電探空儀進入北極,地球熱帶氣旋預測更準確?

我們對氣象的觀測一般是通過無線電探空儀進行收集。作為一種記錄氣象數據的氣象儀器,它可以通過氣象氣球釋放到大氣中收集數據,進而知道這一緯度的天氣預報。然而,眾所周知,北極的氣候條件以及氣壓系統是很有限制的。無線電探空儀收集數據的時候的準確性、及時性都會有所偏差,因此,因為某些數據的空白,這也導致原本北極地區天氣預報的準確性,進而影響對其他地方的天氣預報。

3000個無線電探空儀進入北極,地球熱帶氣旋預測更準確?

參與專家之一的Inoue教授說,這個實驗是他們私底下自己進行的,雖然最終的目的也是為了讓人類受益,但是因為某些原因可能並不能實現最先的預想。原因不是因為技術原因,而是因為在北極這樣的自然條件惡劣的地方,要實現可持續的觀測是有難度的。不過科學家覺得慶幸的是,在利益相關者以及國家決策者方面已經開始考慮在北極地區做未來可持續的觀測,從而尋找有效的提前天氣預報。井上教授很自豪的說,他們的研究對領導者的未來決策以及動作方向也有了很實際的幫助效用。

3000個無線電探空儀進入北極,地球熱帶氣旋預測更準確?

據科學家統計:從2018年的7月到9月,已經從北極地區發射了有近3000個無線電探空儀。井上教授說,因為多了這麼多的探測儀,相信未來北極地區的觀測數據會準確很多。並且目前已經有很多氣象中心把這些來自北極地區的觀測數據作為對北半球大氣環流有著重要影響的因素之一,在井上教授看來,或許未來因為對北極地區的詳細觀測數據,還可以對大氣、海洋和海冰都有一定的提前可預測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