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我的「古保之旅」沒有古堡,只有茶葉

8月2日,由湖南省茶業協會組織的2018湖南茶葉“三十”活動採訪團啟程湘西。此行入湘西,是隨著採訪團一起,記者身份是最新鮮的,停留最多的還是湘西州兩大茶葉主產縣—古丈與保靖。我戲稱:“我們這次是場‘古保之旅’啊,只是這場‘古保之旅’看來是沒有古堡,只有茶葉咯!”

湘西|我的“古保之旅”沒有古堡,只有茶葉▲古丈縣副縣長周大釗(中)、茶葉局局長劉潔瓊(右一)與採訪團合影

湘西,不是第一次來,因家、因人、因茶、因文化、因風景,總是來過的。如果說“百來不厭”有誇張之意,但 “常來常新”肯定是真切的,每一次成行的身份、原因、目的、隊伍、路線都不盡相同,一次是一次的模樣,一次有一次的味道。

8月2日下午一點,我隨採訪團,從長沙往古丈。一路上的天氣真實演繹了“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的表觀意境,大雨淋漓中陽光乍洩的美好,和風雨過後被吹出褶子的雲翳,無一逃脫地裝入我們的鏡頭。湘西|我的“古保之旅”沒有古堡,只有茶葉▲採訪團深夜集中採訪古丈縣茶葉企業家們

煙火古丈茶

一半風雨一半晴中奔赴武陵山區,倒添了幾分浪漫。抵達古丈時已是晚上七點多。飯後至古丈縣茶文化街。街口人多、熱鬧、喧囂,兩邊有燒烤攤店主正漸次支起烤架和攤面,煙火氣升騰。忽見街口一側立有一巨石,上書“常德街”赫然大字,不禁恍惚置身之地。後瞭解才知此街為常德市與古丈縣的對口援建項目,故以“常德街”標識,而當地慣以“茶葉街”喚之。

進入街內,隨著腳步喧譁漸褪,街道寬闊整潔,兩岸茶鋪林立,燈火通明。據介紹整條街道共有46家茶葉店鋪,各家樣式風格各異,有古拙的,有現代的,有古拙加現代的,但其間總有或多或少一些喝茶的人。陪同人員告訴我們:“全國任何地方的古丈茶店都可以進去免費喝茶,而且是喝好茶,如果哪一家茶店進去喝茶要收你錢,那一定不是古丈的。”街中豎著一銅像,走近細看才知人物為楊佔鰲,古丈籍湘軍代表,隨左宗棠南征北戰而得賞識,封為甘肅提督,賜官正一品,並賞穿黃馬褂,晚年卸任回鄉後,廣闢茶園,創“綠香園”茶葉字號。我們漫散地踱著步子,在幾家茶店逗留、侃談、蹭茶,做了一些正經或不正經的採訪,出來時已至午夜,街口夜宵很火爆,古丈的熱鬧正沸著。

湘西|我的“古保之旅”沒有古堡,只有茶葉▲古丈縣副縣長周大釗接受記者團採訪

茶與夜宵比鄰而居,我是第一次見,卻不得不說,這樣的配合讓生活更顯滋味。我不知道會有多少人會在街口飽餐宵夜後,入內再呷一杯淡茶,得三五刻清談,至少我願這樣。膩與淡、鬧與靜是古丈的夜生活,也是生活的正反兩面。

3日,在古丈縣茶葉局工作人員的陪同下,驅車前往竹溪灣茶主題公園。公園隱匿在古陽鎮一座低海拔山間,最佳視點為海拔280米處的瞭望臺,以白石主建,目光從看臺上撒出去,周圍略低的山體上皆是茶園,山腳圍合處包裹著城市新建卻人口稠密的西城區,一時激增曠然清新之感。

青竹茶山莊是當日午餐的地方,卻總也離不開茶葉的元素。車子沿著一條道路盤旋而上,道路一側即吃飯的餐廳,坐落在茶園中,是一間苗族風情的木質閣樓,四面通透而湧著綠意。菜食的湘西苗家味濃厚,而另一大亮點則是茶葉入食。不得不感慨古丈的茶葉觸伸進生活的內裡,充滿濃濃的煙火味。

道路另一側有一處觀景臺,視野開闊,滿眼的茶青裡漾著一泓酉水。酉水河對岸的屋宇鱗次櫛比,即為芙蓉鎮。生活似一處精巧的設計,上半年在芙蓉鎮隔著酉水河瞭望對面古丈,不曾想對面即是今日的古丈青竹山,今日即在那日的對面青竹山上,再見王村。

一灣酉水,彎出一岸米豆腐,一岸古丈茶,這是值得一記的動人驚喜。 湘西|我的“古保之旅”沒有古堡,只有茶葉▲保靖縣常務副縣長符家盛(中)、省茶協秘書長王準(右三)與採訪團合影

保靖茶葉夢

4日,至保靖。天氣一改前幾日的陰沉,大肆明媚又熱情。我們一行前往保靖鼎盛黃金茶開發有限公司在遷陵鎮大田村的茶園基地。車子沿著公路盤山行驅,至核心茶園區而停。下車映入眼簾的便是擠不下的綠意,茶園面積達2000多畝,完全實施有機培管,茶園裡面佈滿黃板、殺蟲等生物防治工具。保靖縣副縣長符家盛帶著我們在茶園裡穿梭,詳盡介紹之餘對於我們是有問必答,完全充當講解員角色。

從茶園裡出來,大家無一倖免地“溼”了身,見符家盛走向車內,我們也轉身向採訪車走去,正要打開車門,“誒誒……稍等一下,我車上放了一張保靖縣地圖,我給你們講一下我們保靖縣茶產業的發展佈局。”他叫住我們,一臉汗涔涔地朝我們笑著小跑過來。符家盛把地圖鋪在發燙的車引擎蓋上,配合手指在地圖上給我們比劃講解,茶海、茶谷、茶山、茶園在這張地圖上變得立體而清晰。豆大的汗珠從他的臉上滑下來,在地圖上砸出一斑印記,保靖的茶夢想似在這一斑斑汗漬裡穩固、繁茂。 湘西|我的“古保之旅”沒有古堡,只有茶葉▲保靖縣常務副縣長符家盛(右一)在茶園向採訪團介紹情況

茶園突然揚起一片聒噪,對面的樹蔭下坐著十來位皮膚黝黑的農婦,年紀看起來都在四十歲以上,每人手裡端著自帶的午飯,正在納涼吃飯,地上放著竹製的揹簍。鼎盛公司的文總介紹,這是公司請來人工除草的工人,都是附近村子的村民。我們攀談起來,詢問一年能在這裡有多少收入時,她們有些羞怯,但真誠且直白地告訴我們,茶園人工除草80元一天,一年少的能有70~80個工(天),多的可達200多個工。

我們不懷好意地發問:“草太多了老闆有沒有讓你們偷偷用除草劑呀?”“這個絕對沒有的!”她們一致堅定,“我們那都是用鐮刀用手來做的。”並從揹簍裡拿出鐮刀來,生怕我們不相信。 “這個是多勞多得的,又就在家門口,平常可以照顧到家裡的事,覺得開心哩!”其中一位較年輕的農婦笑呵呵地說,而這裡年紀最大的除草阿婆已有75歲,正樂呵呵地吃著自帶的簡易午飯。“看看你們都吃的什麼菜哈。”同行的一位老師伸長脖子湊上去,“喲!挺不錯的,有魚有肉還要酸豆角啊!”話音一落,蕩起一園笑語,她們再次羞羞笑笑,鬧鬧哄哄開來,純粹飽滿的笑聲落地清脆響亮,協奏出最本真卻是最稀少的幸福。  湘西|我的“古保之旅”沒有古堡,只有茶葉▲採訪團在黃金茶核心產區採訪致富能手

幸福黃金村

黃金村作為黃金茶的核心原產地,是保靖必不可少的一站。保靖黃金村是典型的苗家寨子,毗鄰吉首隘口村。兩個村莊雖然在行政區劃上被分隔,卻是同根、同源、同脈的聯姻通婚村。兩村共一條河流,共一條公路,共一脈黃金源。

黃金村的寨子依地勢而建,高低錯落有致,多為木質結構,還夾雜著少許的吊腳樓。村寨滿山種的都是茶,家家戶戶房前屋後栽的也是茶樹,為黃金茶的保留著珍貴的種子資源庫。全村現存2057株古茶樹,其中1號古茶樹樹齡已達400年以上,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物。

湘西|我的“古保之旅”沒有古堡,只有茶葉▲黃金村昔日貧困戶石元信(右三)通過茶葉致富住上三層小洋樓與採訪團合影

小道最上是黃金頂,攀上黃金頂,得覽黃金山。極目遠眺,對面的兩座茶山遍植著黃金茶,品種有二,深綠的黃金1號,黃綠的黃金2號,就像穿了件深綠與黃綠相間的衣衫,我們在古茶園裡流連,茶葉不伸手都可觸,茶香周身繚繞。下山時已是傍晚,途中採了顆芽頭往嘴裡送,茶芽苦澀而後甘,像極黃金村的村與民。

壤寨古茶坊家庭農場的創辦人石英超是村子裡出了名的致富能手,是保靖黃金茶創業的第一批人。在黃金茶還是“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十年以前,她憑著膽識和勤奮把家裡水稻改種為茶葉,到處學技術、跑銷路,勤學苦幹硬是把只有八分茶園的手工小作坊,變成了如今規模化生產的農業合作社。更值得稱道的是,她通過免費培訓和技術指導將從自己外面學來的知識與技術傳授給鄉親們,在她的號召、鼓勵、幫助和帶動下,不僅黃金村的鄉親們都發展起茶葉,就連孃家所在地區也種上黃金茶,現已成規模。 湘西|我的“古保之旅”沒有古堡,只有茶葉▲在黃金村黃金茶母樹前採訪團合影

近18:30時,我們按原路驅車離開。車駛入隘口村內,轉過身回望身後的黃金村,綠水青山漸遠,我們似從稠得化不開的濃綠中流出,一肩綠意,滿懷茶香,不捨難忘。繼續沿村道駛離,又見來時在溪邊垂釣的男人,不知收穫如何,也該是回家的時候了吧?再至隘門關,出關,離開,把這一方幸福茶鄉留在了腦後,刻在了心裡。(文/圖 覃麗 編輯 茶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