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馬人》億萬富翁和草原放馬,他爲啥選了後者?(有點高大上)


根據張賢亮先生小說《靈與肉》改編的電影《牧馬人》,是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謝晉執導的劇情片。影片於1982年上映,獲得中國電影金雞獎、百花獎、文化部優秀影片獎。本圖集所有照片拍攝於銀川西部影視城電影《牧馬人》的拍攝場景。

張賢亮看電影前時不禁潸然淚下:“我對《牧馬人》有著偏愛……全體攝製組同志把我那遺憾的小說變成基本上完美的影片……簡直活現了我在二十二年的孤獨生活的幻影......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許靈均在理念那條線上的不足。

電影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1970年代末,在西北敕勒川牧場做了小半輩子牧馬人的小學教師許靈均一路風塵來到北京飯店,與30年未曾謀面的父親、旅美華僑企業家許景由見面。

當年許靈均的父親之所以要拋妻棄子前往美國,理由是他認為包辦婚姻下毫無愛情,兩人必然得承受殘酷的結果。到美國,他有了自己的自由愛情,然而暮年時節的他雖然成為億萬富翁,卻沒有任何人可以依靠。

作為留美大企業家的父親,此次來到祖國和兒子重聚,根本目的便是想將他帶到美國,讓他接手自己龐大的商業帝國。

許靈均回顧自己幾十年來所走的道路,雖有幼年成為棄兒、青年被打成右派下放牧場,卻也數次從牧區質樸、善良的鄉民身上感受到人間溫情,而在艱難歲月中與四川苦命女李秀芝結為夫妻後,許靈均更是嚐到苦盡甘來的心酸與甜美

而在和許靈均機緣巧合的婚姻中,許靈均的妻子李秀芝不僅毫不嫌棄許靈均“右派”的成分,而且任勞任怨,將這個家打理的有模有樣。同樣是婚前沒有感情交流的許靈均夫婦,卻可以在家中只有一個碗的貧困生活中相互扶持,甜蜜恩愛。

因此,當許靈均面對父親接連的邀請和質疑時,他絲毫不會被“美國”這個符號所附帶的金錢和物質所誘惑。在極度壓抑的時代,自己尚能得到一幫親如一家的牧民兄弟,而在“文革”已經結束的今天,他還有什麼理由為了金錢物質拋棄那些用血淚檢驗出的人間真情?

在影片的最後,許靈均和父親最終相互理解。當父親終於不再高高在上,用一種資本家的姿態想要控制許靈均的人生時,他說出了自己人生的羞赧,以及對許靈均頗為豔羨的惆悵。

許靈均之所以能夠打動父親,讓他放棄帶他去美國的想法,最終還是那份信仰。就如同李秀芝所言:“你即使能夠丟的下照應你的牧民鄉親們,能夠丟的下那一幫需要教育的學生,但你能丟的下你的國家嗎!”

【《布衣鏡界》關注百姓生活 弘揚傳統文化,原創作品,歡迎評論、收藏,歡迎轉載鏈接,點擊“關注”二字,您就能查看我的所有內容,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