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盃是如何賺錢的?

世界球迷的盛宴世界盃已開幕,萬達、蒙牛、海信、VIVO、雅迪、中國小龍蝦……除了足球隊以外,其他的中國隊伍在這屆基本上都去了。

其實世界盃不僅是一場足球狂歡,更是一場絕佳的商業活動,從頂層策略到具體操作,國際足聯都有一套詳盡的商業化運作方案。僅就贊助費而言,今年世界盃國際足聯就已入賬14.5億美元,而2016年裡約奧運會和2012年倫敦奧運會的贊助收入總和也才不到20億美元,一屆世界盃能頂兩屆奧運會。然而世界盃在商業世界的成功卻並非一蹴而就,國際足聯為此曾苦苦搜尋了44年。

據國際足聯公佈數據,2014年,世界盃為巴西貢獻了134億美元的經濟收入,拉動當季巴西GDP的0.2%,而2016年裡約奧運會的總收入卻還沒超過40億美元。

世界盃是如何賺錢的?

世界盃是如何賺錢的?那麼,世界盃是如何開始賺錢的呢?

第一,​​​吸引球隊。國際足聯對於新加入的隊伍始終保持著積極的態度。國際足聯的世界盃總獎金高達4.2億美元,只要打進世界盃,球隊就可以獲得800萬美元的獎金,每晉級一場比賽,參加球隊還將獲得以幾何倍數增長的獎金,在世界盃期間受傷的球員甚至可以獲得國際足聯的醫療款項報銷。

更多的球隊參與吸引了更多的觀眾,更多的觀眾開拓了更深的市場。

第二,全方位商業化運作,包括銷售和電視轉播。在3月18日發佈的FIFA 2017財政報告中,國際足聯2017年在全球範圍內收入總額為7.34億美元,其中電視轉播權的轉讓收入為2.29億美元,營銷收入超過電視轉播為2.45億美元,FIFA周邊產品授權所獲也已高達1.6億美元。

第三,拉贊助。贊助商的力量是很大的,可以提供充裕資金支持。 1974年,阿維蘭熱便找到了國際足聯的第一家合作伙伴,阿迪達斯,它為國際足聯的賽事贊助了全套的運動裝備並特別製作了比賽用球。 1978年,可口可樂成為了國際足聯第二家合作伙伴。2018年,國際足聯已構建了戰略、世界盃與地域等三級贊助商模式。根據尼爾森6月11日發佈的《2018年世界足球報告》(World Football Report 2018),本屆俄羅斯世界盃,國際足聯就已入賬14.5億美元的贊助費。中國企業在上述三級贊助欄位上都佔據了重要的位置,萬達、海信、蒙牛、VIVO、雅迪等中國的贊助企業將在資金、產品與服務上為世界盃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第四,周邊開發。2006年的德國世界盃,僅僅紀念衫、紀念杯等周邊產品就曾售出總額超過30億美元的天價。除了郵票、紀念幣、吉祥物等傳統周邊產品之外,由國際足聯授權,著名遊戲廠家EA製作發售的FIFA足球遊戲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