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是什麼,讓刑辯培訓不完美?

原创|是什么,让刑辩培训不完美?

題記:宰相肚裡能不能撐船?

冒昧寫這篇文章,也許要得罪人,但在一片讚美和鮮花中,總要有人談談不同的看法和觀點。我堅信,當下刑事培訓班的主辦院校或單位,有這樣的胸懷去承接溫柔的批評。

1互動不足,拒絕填鴨

做培訓,首先是定位目標人群。

個人觀點,得青年律師者,得天下。既然如此,我們就得發現70、80、90後律師的特點,那就是:有挑戰權威傾向,知識面廣,個性突出,可謂藏龍臥虎。針對這樣的特點,如繼續採取填鴨式教學,一次兩次還行,時間長了就審美疲勞了。

50、60後前輩請想一想,為什麼您要送孩子去美國、歐洲讀書,批判式思維是不是在您的心中已經種下種子。既然律師這份職業本來就是“在野群眾”,就無需端著,放下繁文縟節,允許課堂上更活躍、更有趣味。

解決之道:

既然問題出在老師身上,那就從改造老師的隊伍開始。建立一支專業化的授課教師隊伍,對於教學有基本模塊要求,不是漫談式授課,也不是炫耀成功案例,而是把實操要點講到位,讓大家拿回去就能用。不是一個勁兒拍手,哇,老師們好牛×,然後,回家還是按老樣子辦案,進步甚微。

2刑事辯護,其實是小眾

與十年前不同,如今刑事辯護成了“顯學”。漫山遍野都是刑事辯護培訓班,應接不暇,參差不齊。但,放在歷史的維度裡考察,理性人都明白:刑事辯護始終是小眾行業,與婚姻繼承、合同糾紛等服務不一樣。

試想,如果刑事案件突然暴增,咱們的生活會變成怎樣....

莫要盲目投身刑事辯護行業

,且不說律師偽證罪等風險,市場風險已經擺在那裡。眼睜睜看著在某地做商事律師很成功的同學,衝動之下,到南方一座城市開“刑事專業所”,不是我不信你,而是以“刑事立所”,除非大腕撐場,否則舉步維艱。

原创|是什么,让刑辩培训不完美?

說句小打擊的話,這麼多年,見過不少刑辯大腕,幾乎每一位都是“天生辯護人”,開庭時的機敏反應有如神助,有一次跟師父開庭,檢察官突然拋出新觀點,師父幾乎沒有猶豫,立刻找出邏輯漏洞,當我的反射弧還在奔跑時,人家已經把“斯諾克”回擊出去了。我當時就感慨,原來真的有人天生是吃這碗飯的。

當然,像咱們這樣的二類人才,通過刻苦訓練、不斷重複、深鑽業務也有希望成為優秀的辯護律師,但如果成為卓越偉大的咖,著實得有天賦,不是培訓幾天就能得到。

解決之道:

尊重事實,實事求是,以市場為導向,不要任性選擇小眾行業。窄門可以走,但身高160cm的人打NBA,還是善意勸一句:當個愛好挺好,不要指著它吃飯。

3審美總會疲勞

有一年,在某刑事培訓班上,W同學閉目養神,我拿手捅一捅他:哥們,咱們可是花錢來聽大咖講課,你睡覺忒可惜了。他微睜眼睛,說了一句:呵呵,我知道他第二段要講啥,是非法佔有為目的,下一段要講XX案例,最後是10年前的XX案結尾。我搖搖頭表示不信,接下來,該導師按照既定劇本講了下去。我無語了。兩年後,再聽此課,還是老套路+老案例。

有心人可以觀察,這些年活躍在刑事辯護培訓領域的講師,兩隻手可以數出來。

咱們總是揶揄人家協會不“換新”,是不是有些導師“霸屏”太久,可以放下身段當一段時間學生或者休息一陣子,挖掘一些新晉講師。這方面,俺也深有體會,為團隊購買了一套律師辦案系統,讓90後律師學習給我們合夥人律師講課,結果,人家竟然受到啟發自行研製了一套催收系統,我們用在服務互金客戶上,效率大大提高。

解決之道:

攢局講課,不是老友聚會,還是以學生為終極服務目標。放下小我,追求大我

,勇敢啟用新講師,提攜後輩,傳承法律技術,才是“大師之風”

4寫在最後....

原创|是什么,让刑辩培训不完美?

不得不說,觀眾的審美品位越來越高了。還拿著十年前的案例來講給如今的律師們,著實有點過氣。時代在發展,AI都出來了,連法院都開始用區塊鏈了,咱們得跟上形勢啊。

如今的犯罪分子也不是以前的風格,而是智商極高、個性奇葩、視角獨特的群體,如果服務他們,就必須

理解年輕人。他們素質並不如貪官,但是他們的腦洞大,我們得跟人家同頻,起碼人家講“社區”,咱不能理解為小區院子裡。

同時,我不贊同一窩蜂擁擠到刑事辯護戰壕,正如農民養豬,如果大家都養豬不養雞鴨,那麼第二年豬肉價格大概率下墜,雞鴨價格上浮。法律服務也是個生意,也得符合“供求關係”定律。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如有得罪,還請前輩、同輩、晚輩法律人海涵!

後記:小編提醒俺,這篇文章會不會引起誤會,讓法律同行覺得肖颯想當導師?哈哈哈,不用藏著掖著,想就是想。如有大師來聘請,咱為什麼不講呢?成人達己,成己達人。

原创|是什么,让刑辩培训不完美?

《ICO黑洞:創新融資瘋狂的背後》

長按二維碼,一起購書吧

原创|是什么,让刑辩培训不完美?

把時間交給閱讀

註明“颯姐書友”

進入讀者群聆聽颯姐講堂

更能買到簽名版圖書

往期精彩回顧

原创|是什么,让刑辩培训不完美?原创|是什么,让刑辩培训不完美?

肖颯,合夥人律師,中國銀行法學研究會理事、中國社會科學院產業金融研究基地特約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亞太法學研究院專家委員會專家、金融科技與共享金融100人論壇首批成員。被評為五道口金融學院未央網最佳專欄作者,巴比特、財新、證券時報、新浪財經、鳳凰財經專欄作家。

辦公郵箱:[email protected]

原创|是什么,让刑辩培训不完美?原创|是什么,让刑辩培训不完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