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羅紀世界2》:談錢就好好談錢,請別跟我談感情

《侏羅紀世界2》:談錢就好好談錢,請別跟我談感情

文▏焱公子

作為《侏羅紀公園》三部曲的重啟之作,《侏羅紀世界》系列憑藉傑出逼真的特效、身臨其境的氛圍營造以及男主克里斯·帕拉特(《銀河護衛隊》星爵的扮演者)獨特的個人魅力,在國內取得了不俗的票房表現。該系列首部作品於2015年在國內拿下14億的高票房,最新作《侏羅紀世界2》自6月15日上映以來,票房也已經突破14億,超越了前作。

本片導演是西班牙人胡安·安東尼奧·巴亞納,他曾經執導過《孤堡驚情》、《海嘯奇蹟》、《當怪物來敲門》等電影,尤其擅長於驚悚和災難題材。《侏羅紀世界2》同樣有著其鮮明特色,尤其後半段故事場景多數在古堡中完成,與前作相比,帶來了截然不同的密室恐怖感,客觀地說,導演在這些戲份上的調度的確可圈可點。

若僅從商業娛樂片的角度,或者就為了看看各式各樣造型逼真的恐龍,本片大致也算值回票價,但如果從故事邏輯或者情感邏輯,我只想說,真的十分別扭。

目前為止,網上已經有很多觀點,有說女主聖母婊的,有說人類吃飽了撐的,也有說小女孩梅茜實際上身負迅猛龍基因,是因為“同理心”才最終放跑恐龍的……

在我看來,本片之所以看著彆扭,是因為不倫不類。本來就始於利益,不如認真談錢,側重人性之貪、之惡就好了,非要硬扯人與龍的感情,可又不好好鋪墊,導致觀眾既無法產生情感投射,也未能深刻感受故事主旨,最終豆瓣評分僅6.9,無論與前作還是《侏羅紀公園》三部曲相比,均是史上最差。

以下,我們將試著從緣起動機、情感互動、主角成長三個方面,簡要剖析本片為何不能打動觀眾,甚至淪為系列最差的原因。

1、 緣起動機

侏羅紀》系列裡,無論是在納布拉爾島建立侏羅紀世界主題公園及豪華度假村吸引全世界遊客光臨、研製“雜交”恐龍用作戰爭機器、還是將各類恐龍天價拍賣,人類創造基因恐龍,最大最直接的緣起動機,無疑是利益,是錢。在這種前提下,我們不妨首先提出一個問題:人類對恐龍的正確態度,應該是什麼?

我想,與咱們也一直在試圖保護地球上其他任何一種瀕危動物相比,二者並不應有什麼本質不同。

我們尊重生命,也願意最大可能善待生命,可這該有個基礎前提——人權,高於一切

因為,我們與其他生命並不平等。

這道理很簡單,人類身為現今世界的主宰者,從個體角度講,每個人當然都會全力確保自身的生命安全,而從宏觀角度講,我們亦無法容忍人類文明可能會被置於其他文明的威脅下,尤其是,這文明還是自己手賤創造出來的。

回到《侏羅紀》系列本身,按照影片設定,從恐龍被創造出來之初,人類與它們的關係已經確定:人類與恐龍不是朋友,恐龍只是人類用於研究、觀賞及牟利的產品。

本質上,這與咱們飼養牛羊、雞鴨,並沒有多少區別。區別只在於,你沒怎麼見過恐龍而已。

侏羅紀世界2》裡,女主非要拉著男主拯救將因火山爆發而滅絕的恐龍們,若最初的動機尚且情有可原——畢竟兩人先前與部分恐龍曾有過些情感鏈接,但影片末尾女主在“可能危害人類”及“避免恐龍滅亡”間如此糾結,卻當真令人無從產生絲毫共情。

那些鼓吹生命平等、尊重生命之流,咱們不妨設想兩個問題:1、假設把恐龍換成地球上其他任何動物,你的糾結是否仍在?2、很明顯按鈕按下之後,很多無辜人類勢必將變為恐龍的獵物,你見過獵物為獵人的安危而糾結擔憂的麼?

2、 情感互動

事實上,本片尾聲小女孩梅茜選擇按下放生按鈕之所以讓我們不好接受,並非這行為本身有多令身為人類的我們憤慨,更多的,是前面少了必要的情感鋪墊,從而讓這行為毫無邏輯可言,因而也無法讓人心生共鳴。

很多人或許會立即跳出來反對,並列舉片中各個細節出來佐證梅茜的身份:她的出場快速而詭異;大反派揭示她是克隆人;古堡某塊玻璃前,她與暴虐迅猛龍的頭重疊在了一起;她的眼睛特寫等。基於上述,梅茜才說出了“我和它們一樣”那句話,因此是出於“同理心”最終選擇救了恐龍們,這合乎情理啊。

類似的身份或許的確容易生出同仇敵愾,可你梅茜明明前一分鐘還被暴虐迅猛龍追得雞飛狗跳,差點兒連魂都嚇沒了,其他恐龍貌似也沒給過你任何示好或親近,是什麼信念支撐你立即摒棄前嫌,大義凜然地做出這個“反人類”的決定的?

即便你真是克隆人,克隆人莫非就不是人?敢問你爺爺和男女主,對你又有啥虧欠?

從情感邏輯上,真的很不好理解。

不止梅茜,影片中,男主歐文與主角龍布魯的情感互動,實則也少得可憐。

即便連上第一部的情節,布魯對歐文來說,也僅僅只是多年前的一個玩伴,它雖然有著遠超於其他恐龍的智商情商,也曾和主角互相救過彼此的命,卻沒有更多細節展現他們彼此間的信賴與親暱。本身這就是一部以恐龍為主角的系列電影,人類主角本就容易紙片化,二者情感互動若再單薄,客觀上,必然使得觀眾的代入感更差。

《侏羅紀世界2》:談錢就好好談錢,請別跟我談感情

這一點上,電影《金剛》無疑處理得好得多,正因影片前期花了較多篇幅鋪墊金剛與女主的親暱互動,最終金剛為了救女主喪生時,才讓我們忍不住潸然淚下。

同類型影片中,人與其他物種情感互動比較出色的,不得不提《猩球崛起》。

猩猩凱撒幼年被男主抱回家撫養,因為相伴多年,男主與它的關係形同父子。影片裡特別設置了一個細節,某次遊玩回來,凱撒再也不願坐在車子後備箱,而是拉開車子後座坐了進去,並用手語問男主“我是你的寵物嗎”,男主說,“不,你不是寵物,我是你爸爸”,並同意它坐在後座,凱撒立即高興了。

《侏羅紀世界2》:談錢就好好談錢,請別跟我談感情

這一幕令人欣慰且揪心,因為我們幾乎已經可以預見之後心智已經覺醒的猩猩與人類的決裂,以及這對父子的必然分離。

多年以後的今天,我仍記得影片尾聲,被人類圍剿的凱撒帶領眾猿迴歸山林,再次遇見男主時,男主說讓凱撒回家,他可以保護它。凱撒摸著男主的頭冷靜回應:凱撒已經到家了

《侏羅紀世界2》:談錢就好好談錢,請別跟我談感情

這才是我們所期望看見的情感互動。有了這樣令人動容的情感投射,哪怕身為人類,我們也會自然而然站在猿類這一邊,不希望他們被人類所消滅。

而在《侏羅紀》裡,因為毫無積澱,請恕我無法做出這樣的選擇。

3、 主角成長

侏羅紀世界》系列的恐龍主角,顯然是擁有較高智能的迅猛龍布魯。

可惜從第一部到第二部,它除了比一般龍更能“聽懂”人類的話,也出手救過一兩次主角的命之外,我並沒有看到關於它的任何成長。

僱傭軍們上島,輕易就抓住了它。受傷後被捆在卡車裡,如果沒有人類的幫助,基本上它也就領盒飯了。

之後布魯單挑暴虐迅猛龍,除了身手矯健些,也沒看見什麼明顯區別於其他龍之處。

所以最終恐龍們被梅茜放出古堡,布魯與主角告別後獨自眺望遠方的場景,才令人完全無感。

有人說,這代表布魯之後將領導群龍與人類分庭抗禮,我表示懷疑。

因為,並沒有看見它先前表現出過任何的領導力。

相比之下,《猩球崛起1》裡,凱撒在監獄中通過黑背大猩猩懾服眾猿當上首領,從男主家偷出藥劑提升全體智慧,勇闖實驗室和動物園救出更多同類,最終與人類決戰金門大橋並全身而退,整個過程既是凱撒個人能力的展現,又體現出其卓越的領導指揮才能。這樣的成長經歷,明顯令人信服得多。

因此當凱撒在眾猿和男主注視下攀上樹頂眺望遠方時,我們內心湧起的波瀾,才會與看見布魯遠眺時截然不同。

《侏羅紀世界2》:談錢就好好談錢,請別跟我談感情

回到影片《侏羅紀世界2》,緣起不過就是一筆利益驅使的買賣,又沒有很好地營造情感鏈接,無論恐龍主角還是人類主角也看不到什麼像樣的成長,所以我實在不明白,女主最後那麼糾結的基礎究竟從何而來?

既然如此,談錢就好好談錢,談什麼感情呢是不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