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菲特離職員工自曝內幕 ST輝豐環保事件系自食其果

科菲特離職員工自曝內幕 ST輝豐環保事件系自食其果

(攝/白慕禮)

2018年對於ST輝豐(002496.SZ)而言,是一次企業命運的轉折點——非法處理三廢的一時便利卻帶來了被環保督察組查處、股價下跌、董事長被捕的苦果。在這場風波中,ST輝豐的子公司科菲特(837367)也未能倖免。

而在此前,科菲特已在新三板掛牌,還曾計劃兩三年內規範公司進入A股,但偷埋固廢的罪名一夕之間使這些都成了泡影,科菲特目前仍處於停牌狀態。

9月,中國資本觀察記者再次走訪科菲特,卻意外從離職老員工口中得知與現有報道存在不同事實的細節,記者聯繫ST輝豐求證未獲回覆。

復產公告出錯 整改報告非出自環保局

距離黃海不到10公里的鹽城市大豐區華豐工業園,在經歷環保督查風波之後又恢復了生產的平靜。在這片化工園區中,輝豐股份、科菲特因違法偷排行為相繼被查處,而相隔不遠的豐山集團悄然上市。

科菲特離職員工自曝內幕 ST輝豐環保事件系自食其果

(華豐工業園平面示意圖 攝/白慕禮)

距離輝豐股份偷埋事件後5個月,中國資本觀察記者再次來到華豐化工園。位於豐山集團西南側的科菲特廠區內一片荒涼之景。

9月1日,ST輝豐發佈製劑車間(J10、I10、I51)復產公示,稱公司已根據蘇環辦【2018】282號文件要求,委託江蘇科易達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對《江蘇輝豐生物農業股份有限公司40000噸農藥製劑加工搬遷項目》其中 J10、I10、I51 製劑車間產品的生產設備、工藝流程、汙染防治措施、監測監控設備、風險管理、環境管理臺賬以及環保手續進行了全面診斷排查。由區環保局委託省環科院編制的《江蘇輝豐生物農業股份有限公司農藥製劑項(I10/J10/I51)復產環保問題評估暨整改報告》(以下簡稱“整改報告”)已於2018年8月下旬通過專家現場核查和評審,同意將上述車間先行復產。

但9月6日,ST輝豐又發佈更正公告,稱復產公示中整改報告系公司編制,而非區環保局委託省環科院編制。而這一錯誤的原因,ST輝豐將其歸結為工作人員疏忽。

科菲特離職員工自曝內幕 ST輝豐環保事件系自食其果

公告作為上市公司披露信息的途徑,發佈前必定經過多次核對,但卻出現整改報告的編制主體錯誤,“工作人員疏忽”這一理由似乎缺乏說服力。

在此之前,江蘇省環保廳下發通知,因環保整治而停產的化工園區企業,停產企業復產不再依賴於環保部門的核查、驗收等程序,完成整改任務的企業將相關情況進行社會公示、並向有關環保部門提交材料備案後即可復產,但若再犯將被責令關停。

同日,ST輝豐另一公告稱,子公司科菲特因環境汙染案於9月3日移送鹽城市東臺市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法人、董事長奚聖虎被執行逮捕。而在此前,4月27日,科菲特前董事長朱光華因涉嫌環境汙染罪被監視居住。

離職員工稱 科菲特地下掩埋為建築垃圾

在今年3月中下旬,生態環境部組成督察組對ST輝豐的調查中發現:輝豐廠區地下掩埋有黑色危險廢物,深掘後發現有刺激性氣味的黃色汙水,廢水中甲苯、乙苯和二甲苯濃度嚴重超標;另一處也挖掘出大量黑色油汙及油泥,取樣鑑定的結果也是危險廢渣,而這兩處填埋危廢的區域並未有任何防滲措施,反而在其上覆蓋混凝土及建築垃圾甚至加蓋建築,以此來掩人耳目、逃避監管。

記者在華豐工業園所在的王港閘附近找到了科菲特已離職的員工王明(化名),他向記者表示,科菲特原來的老闆(指朱光華)是常州人,彼時的科菲特也是一家中小型民營企業,幾年前由於化工企業相關政策收緊加上市場不景氣,這位常州老闆接受了輝豐拋出的“橄欖枝”,輝豐成為科菲特的控股股東。

王明所指,即2011年6月15日,朱光華、輝豐股份、科菲特以及科菲特股東柏敏卿、吳忠共同簽訂了一份投資合作協議,約定輝豐股份出資3000萬元認購科菲特新增股權而成為持股51.22%的控股股東,朱光華的股份被降至24.39%。

王明還稱,之後輝豐股份意圖侵佔科菲特其他股東的股權,排擠掉朱光華。朱光華為此向上級有關部門上訪,鹽城這邊的老闆(指仲漢根)見此情形,便放出消息稱科菲特廠區內偷埋廢渣。此說法未得到輝豐方面證實。

2017年12月時,有舉報稱,科菲特廠內挖掘出違法填埋的農藥殘渣等危險廢物50餘噸,但工作中途而止。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朱光華以輝豐股份損害股東利益為由將其訴至常州市新北區人民法院。在新北區法院2月5日出示的《民事裁定書》(2018蘇0411民初408號)中,朱光華訴稱,在輝豐股份成為科菲特控股股東後,前者違反投資合作協議書約定,利用其控股股東的便利,採取低價購買、委託加工的手段侵佔科菲特利益7328.33萬元,另拖欠科菲特貸款卻以出借資金名義收取高額利息464.04萬元,為此,朱光華作為持股24.39%的股東,要求輝豐股份賠償其損失1900.56萬元。

此外,王明稱,上半年的那次環保督查中,科菲特廠區內其實並沒有掩埋汙染廢渣,而是當初建廠時埋下的建築垃圾。作為老員工,王明稱當時他們還曾被當地派出所問詢,有人刻意“引導”他們指認科菲特有偷埋固廢一事,但王明堅持“我並不知道科菲特地下內有偷埋的固廢,我只知道有建築垃圾,讓我指認我沒親眼看到的情況,我是不會配合的”。

但此前報道稱,環保督察組對科菲特廠內兩處區域組織挖掘,掘深約2米後發現近百噸袋裝或桶裝農藥蒸(精)餾殘渣和廢活性炭等危險廢物,刺激性氣味濃烈。

對於這一事實,王明稱督察組當時的確組織挖掘,但後來交由當地環保部門接管,這一情況也得到了大豐區環保部門的證實。不過王明還稱督察組當場並未挖掘出全部危廢一事,這一細節大豐區環保部未予證實。至於科菲特地下只掩埋有建築垃圾一事,並未得到輝豐方面的回應。

在鹽城市環保局出具的《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鹽市環罰告字【2018】第 14 號)中,未提及科菲特地下掩埋危廢一事,科菲特總計被罰款62萬元,責令停產。

科菲特仍在生產?未披露面臨被摘牌

大豐日報在2017年時就曾報道華豐工業園實現了汙染全天候監控,出現異常會第一時間反饋給執法部門。但當地環保部門對於輝豐股份長時間的汙染行為卻一概不知,等到群眾多次舉報給環保督察組後才嚴厲查處,全天候監控系統成為“擺設”。

科菲特離職員工自曝內幕 ST輝豐環保事件系自食其果

(北側河中疑似水質監測設備 攝/白慕禮)

據當地居民稱,在距王港閘下游5公里以外的河道中央,有一處排汙口源源不斷地向河裡排放汙水。大豐區環保部門法宣科工作人員回應稱,該排汙口為華豐工業園合法排汙口,但記者提出要查看監測數據,工作人員卻稱系統升級中,無法查看。

科菲特離職員工自曝內幕 ST輝豐環保事件系自食其果

此外,直至8月22日的媒體報道中均稱,科菲特仍在停產狀態。但9月5日,記者在華豐化工園內注意到,科菲特廠區內似仍有生產跡象,印有科菲特名稱的接駁班車裡仍有上下班員工,但ST輝豐及科菲特公告均未披露覆產事宜。

對此情況,記者採訪了鹽城市大豐區環保局。環保局工作人員稱,按照環保局這邊的要求,科菲特目前是處於停產整頓狀態,具體情況要問華豐工業園管委會。而據仍在園區內出入的老員工王明稱,科菲特在進行生產,可能是出於將廠區內的危險原料消耗的目的,等到原料被處理完,科菲特應該就會完全停產。

記者多次致電ST輝豐董秘辦公室,均無人應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