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代表轉型5大出路

這兩天GSK和諾和諾德的操作彷彿又開啟了外企裁員的的潘多拉魔盒。據路透社和美國商業雜誌等當地媒體報道,葛蘭素史克上週三宣佈,將在美國裁減650個職位,包括200個內勤人員,以及450個醫藥代表職位。(Joe好像這兩年聽習慣了,沒以前那麼焦慮了)

醫藥代表轉型5大出路


無獨有偶,近日諾和諾德宣佈重組研發中心,將裁減在中國及丹麥研發中心的共計400名員工,以便將資金更多的轉向生物和技術創新。“這並不是在削減成本。”

諾和諾德首席科學官Mads Krogsgaard Thomsen對《Street Insider》表示,諾和諾德明年的研發預算將比今年更大。“內部分析顯示,我們的體力勞動出現過剩,但在數字領域、信息學、數據科學、人工智能和自動化方面則缺乏競爭力。

”諾和諾德在全球79個國家有超過42000名員工,與所有專注於糖尿病市場的公司一樣,其在美國面臨著嚴重的價格競爭壓力,宣佈裁員已不是第一次。

醫藥代表轉型5大出路


2016年,由於胰島素業務競爭壓力和藥品福利管理(PBMs)的定價壓力,該公司裁員1000人。今年5月諾和諾德表示,美國針對高藥價的立法將使公司的銷售額下降1% - 2%,不過其5年運營增長預期仍為5%。

今年6月據Borsen報道,諾和諾德正在考慮一項削減成本的計劃,預計將減少多達3000個工作崗位,並且由於市場的不可預測性,長期財務目標或被下調。也就是說如果業績不好,還要繼續裁員。

作為藥企的核心-研發人員都面臨裁員的風險,對我們醫藥代表肯定更不會手軟了?但其實反正也無所謂,現在大環境也很難在一家公司乾的長久,能拿賠償走人也許是更好的選擇(Joe哥這話有點喪,但是實話)

醫藥代表轉型5大出路


據醫蟹數據,2017年醫藥代表平均月收入7682元,相比於2016年底的9115元,每月平均收入減少1500元,年薪減少20000元。

此外,月薪在5000元到8000元的醫藥代表,2017年相比於2016年增加了8%,而月薪在11000元到15000元的醫藥代表則從2016年的21%降到了現在的10.4%。

可見,月薪過萬對於一批醫藥代表來說,已經成為了過去式。究其原因不外乎大部分代表完成任務越來越困難,收入下降。

但今年上市了N多新品種沖淡了這種焦慮,讓大家感覺醫藥行業今年很好。個人認為今年醫藥行業確實給人帶來一種活力。

但其實對醫藥代表的發展影響不會太大,醫藥代表大的趨勢就是縮減,無論是一致性評價還是帶量採購,都會對縮減醫藥代表人數起到大幅縮減的作用。

除收入減少外,醫藥代表的離職率也是上升明顯。

據醫蟹數據,醫藥代表的主力軍為25-33歲的青年人群,整體偏年輕化,而40歲以上的醫藥代表佔比銳減,從2016年的9.6%降低到了2017年的不到5%。

此外,調查顯示,60%的代表有轉型想法,且有44%的醫藥代表正在為轉型做準備,不過還有很多代表很迷茫,不知道怎麼辦。

醫藥代表轉型5大出路


但難過的是隨著人工智能的興起,這將不會是個別現象,而是一個大的趨勢,人工智能不僅會取代部分代表,其實醫生也很焦慮,比如微軟的人工智能機器人在經過深度學習後,對相關腫瘤疾病的診斷準確率和一個工作多年的醫生差不多。

那問題來了,有一天你被裁了,除了幹代表,還有什麼選擇?Joe哥也很焦慮這個問題啊!

1. 醫療器械

這兩年醫藥發展受限,但醫療器械這方面雖然也有影響,但遠沒有醫藥大。隨著全球人口自然增長,人口老齡化程度提高,醫療健康行業的需求將持續提升。

此外, 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提高了消費能力,全球範圍內長期來看醫療器械市場將持續保持增長的趨勢。2015 年全球醫療器械銷售規模為 3,710 億美元,預計 2022年將超過 5,200 億美元,期間年均增長率將保持在 5.20%。

醫療器械相對於醫藥公司政策也沒有那麼激進,人員結構也相對穩定,工作年限也比較長,適合長期發展,與藥企的巨大流動性相比,器械真的是穩的一逼啊!

2. 互聯網醫療

很多代表都經過2014-2015年互聯網醫療在風口的日子,大家蠢蠢欲動,好多外企的大老闆都加入了醫療互聯網企業,好多人也都出來創業,那是互聯網醫療最瘋狂的時光,後來很多企業沒有找到盈利模式紛紛都掛掉了,各種資本也撤出市場,互聯網醫療隨之也冷卻了下來。但互聯網醫療今年又有重新起飛的趨勢,國家政策也越來越清晰了,相信以後也會是一個好的領域。

3. 醫療信息化公司

這方面我們醫藥代表可能接觸的比較少,因為做這塊業務的廠家接觸的都是信息科和院長,不接觸臨床科室,但這個領域在醫院大力推進信息化的今天事大有可為的,很多醫療信息化廠商也願意接受臨床出來的人,因為這個領域很多人中都是做做醫療器械,醫療設備出身,本身對醫療行業就有好感。這個領域比如與金蝶,東軟等這樣的企業,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關注一下。

4. CRA/CRC

臨床協調員和臨床監督員為這兩年快速發展,也許會比較累,賺的可能也沒代表多,但還相對穩定,我們也有臨床溝通經驗,同時我覺得這份工作相比醫藥代表有也更有尊嚴,確實是為推動醫院臨床實驗而溝通,是一個適合我們轉型的機會!

5. 斜槓青年

這個怎麼說呢,其實我覺得這個算不上轉型,算是增加一種技能,但確實能增加我們在面對失業時,抵禦風險的能力,緩解資金上的壓力。

以我舉例,我以前是800字作文都寫不出來的選手,今年五月開始寫文章,給兩個行業內IP投稿,慢慢的發現自己其實可以寫出很多想法,然後也慢慢結識新媒體圈的好多好朋友,他們又會給你很多新的想法,這是一個良性循環,所以我在這個月做了這個自己的公眾號,希望把自己知道的,瞭解的提供給大家,做一個產生價值的公眾號,順便賺點小錢..........所以大家不要侷限自己,努力拓展自己的新技能!

醫藥代表轉型5大出路


小結

我想轉型會是很多人的選擇,轉型最重要的是什麼?是嫁接能力,如何把我們現有的能力嫁接到另一個之前沒做的崗位,這才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所以我們唯有不斷學習,像海綿一樣吸收新的知識,像綠樹一樣開出新的枝芽,才能讓我們面對裁員時有更高的抵禦風險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