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看中醫人如何行拜師禮

教师节|看中医人如何行拜师礼

忘不了,

您在三尺講臺辛勤耕耘的身影;

忘不了,

您在課堂之上孜孜不倦的叮嚀;

是您教會:

認認真真做事,

踏踏實實做人。

任憑時光流逝,

雖不常聯繫,卻時刻把您提起!

雖不常看望,卻永生將您惦記!

教师节|看中医人如何行拜师礼

關於教師節的小典故~

古代人給老師的禮物:束脩(xiū)

古代的啟蒙學塾分為私塾、家塾、義塾三種類型,“在家塾中,老師的收入大致包括束脩、膳食、節敬等三部分。

古代人講究尊師重道,在拜見老師時,如果經濟條件允許,都會帶上“束脩”禮,聊表心意。

那束脩究竟是什麼呢?“脩”是乾肉的意思,“束脩”便是一束乾肉(一束是10條的意思)。

教师节|看中医人如何行拜师礼

小五

教师节|看中医人如何行拜师礼

古代人只拿肉來做禮物嗎?

當然不是。束脩是一種代稱。唐代施行束脩之禮,對學費有非常明確的規定。國子學和太學的學生,須送絹三匹,四門學送絹兩匹,律學、書學、算學送絹一匹。

教师节|看中医人如何行拜师礼

小星

中醫傳統的拜師禮到底是怎樣的?

↓↓↓

教师节|看中医人如何行拜师礼

學生給老師行拜師禮

傳統的方式是老師穿著中式唐裝坐在椅子上,弟子們向師父三鞠躬:

一鞠躬,行奉茶禮,奉茶是意喻飲水思源代代傳;

二鞠躬,行謝師禮,奉六禮禮盒,這六禮包括肉乾、香芹、蓮心、紅棗、桂圓、紅豆,意喻弟子感念恩師,願得到老師的諄諄教誨,不負師恩,日有所成;

三鞠躬,行傳承禮,呈拜師帖。

接著,弟子要跪接老師的回禮,老師回贈的是竹筷和古籍《黃帝內經》,以此勉勵弟子有君子般的節氣,如虛竹般謙虛,望徒弟日後認真學習古書典籍,掌握中醫經典文化。

教师节|看中医人如何行拜师礼

中醫界拜師的過程可真是高大上、富有文化禮節啊!除了給老師行“禮”,老師還特別需要一份禮。

老師要對學生言傳身教,上課要講很多話,尤其是在一些大教室裡,老師往往不得不提高音量,由於聲帶長期、連續使用,或發音方式不正確,造成左右聲帶不當撞擊,最終導致喉嚨疼痛、聲音沙啞。因此慢性咽炎就成為了老師的常見病。

在此推薦一個梅蘭芳護嗓的小方法。

教师节|看中医人如何行拜师礼

梅蘭芳護嗓常飲石斛水

著名京劇大師梅蘭芳先生原本就有一副好嗓子,即使是在年老後,嗓音仍然是甜潤動人。原來,梅先生護嗓的秘訣是常年用石斛煎水,代茶飲用。大家所熟悉的馬連良、譚富英、宋世雄等人也經常喝石斛水,用來清咽護嗓。

教师节|看中医人如何行拜师礼

需要注意的是,石斛的細胞有一層不透水的角質物質,若是泡茶或是煎服,一般需煮沸30分鐘,才能使其有效成分溶入水中,達到治療效果。

此外,鮮食用法,是個不錯的選擇。鐵皮鮮條直接鮮食,有效成分不僅不會因為加熱而流失,而且更易被人體吸收利用。榨汁,也是很不錯的食用方法,就像水果榨汁一樣,方便美味,滋養、清嗓利咽的同時還能細品其特有的青草香氣。

教师节|看中医人如何行拜师礼

廣州神農草堂中醫藥博物館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全國首家融“天然”和“文化”於一體的半敞開式中醫藥博物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