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明因爲「理財不慎」被輿論淹沒了,這是公衆人物該背的鍋嗎?

明星和媒體的關係,似乎一直都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明星一舉一動都通過輿論放大。想紅,需要輿論的助力,若是言差行錯,輿論也能一秒讓他們墜入深淵。

這也讓有時候輿論成了"脅迫"明星的工具。

遠一點的如邁克爾·傑克遜,一起莫須有的"孌童"罪名蓋在他頭上好多年,直到他死後才沉冤得雪;近一點的,看看毛曉彤,從媒體曝光的毛曉彤爸爸的聊天記錄也能發現,這個無良父親為了找到女兒要錢,他也想到的是"開新聞發佈會,用媒體輿論逼毛曉彤現身"。

最近一個陷入輿論風暴的明星,就是黃曉明。很多人由他委託理財這件事借題發揮,讓他被惡評淹沒。今天凌晨,他在自己的微博上,發佈了一則長文聲明↓

黃曉明因為“理財不慎”被輿論淹沒了,這是公眾人物該背的鍋嗎?

仔細梳理整個聲明就能發現,黃曉明並沒有任何實質錯誤,頂多算得上是"理財不謹慎":他的賬戶是由母親使用,母親通過中間人,委託給了"專業人士"也就是高某打理,最後高某操作出現了問題,為什麼買單的是黃曉明呢?更何況黃曉明完全不認識這個高某。

從證監會的處罰決定也能夠看出來,這個"專業人士"高某承擔全部責任。

黃曉明因為“理財不慎”被輿論淹沒了,這是公眾人物該背的鍋嗎?

其實證監會的處罰決定已經說得非常清楚了。但這次把黃曉明逼得出來發了這麼詳細的聲明,是因為傳言越來越離譜了。

隨便一搜,都是這樣的報道:

賬戶被受託人操作參與交易,受託人所有賬戶涉案18億變成了"黃曉明獲利18億";

受託人操作賬戶在2014年短時購買長生生物前身股票,當季度就推出,2015年該股票賣殼長生生物,16年長生生物才上市,成了"黃曉明是長生生物第二大股東"。

黃曉明因為“理財不慎”被輿論淹沒了,這是公眾人物該背的鍋嗎?

黃曉明因為“理財不慎”被輿論淹沒了,這是公眾人物該背的鍋嗎?

平心而論,在這些謠言面前,黃曉明是真的冤。輿論威力巨大,但輿論不能凌駕於法律之上,黑的也不能說成白的,否則真的是"造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但讓人無奈之處恰恰是在於,"陰謀論"總是更得人心。

其實已經律師和媒體相繼從自己的角度解釋了,這起案子黃曉明無責。

黃曉明因為“理財不慎”被輿論淹沒了,這是公眾人物該背的鍋嗎?

黃曉明因為“理財不慎”被輿論淹沒了,這是公眾人物該背的鍋嗎?

但這樣的言論被口水淹沒了。有紅V博主為黃曉明發聲:儘管專業財經媒體和律師客觀分析,但黃曉明還是被追著罵了好幾天。

黃曉明因為“理財不慎”被輿論淹沒了,這是公眾人物該背的鍋嗎?

輿情這麼洶湧,其實跟黃曉明"公眾人物"、"當紅明星"的形象不無關係。

大V管清友就這麼認為,在他看來,事情不外乎是黃曉明的"家人被忽悠了",但這次事件來勢洶洶,一大部分原因便是在於黃曉明作為"當紅明星",很容易被當成靶子,但這位經濟學家也順勢科普了:"操作市場這種帽子不能亂扣"。

黃曉明因為“理財不慎”被輿論淹沒了,這是公眾人物該背的鍋嗎?

著名年輕學者、作者畢嘯南看到洶湧的輿論也很憂心,為黃曉明鳴不平:"主觀臆斷強行定罪就成輿論恐怖了"。

黃曉明因為“理財不慎”被輿論淹沒了,這是公眾人物該背的鍋嗎?

是啊,輿論總是對明星格外苛刻,公眾人物的一言一行都容易被放大,尤其是娛樂圈明星,近來"高薪"的報道也讓他們處於風口浪尖。

近年來國內影視行業高速發展,全年總票房每年都在創新高,越來越多資本湧入這個市場,這也讓部分演員片酬逐年升高。當然,過高的片酬對行業發展不利,最近行業也出臺了"自律公約"對演員限薪,可以說,這是任何行業規範管理發展的必由之路。

更何況,黃曉明為了推動這個行業的發展,也出了不少力。

年初大熱的《無問西東》相信很多人都看過,有人說是黃曉明的演技翻身之作,實際上,黃曉明還是這部片子的出品人。導演李芳芳在採訪時不止一次說過:他是在片子最困難的時候投進來的,是給這部電影"兜底"的人。

黃曉明因為“理財不慎”被輿論淹沒了,這是公眾人物該背的鍋嗎?

如果只想掙錢,他完全可以只投資商業電影。但是他不是這樣的,他願意給敢嘗試敢挑戰的導演買單,只是希望中國影視圈的風格能更多元化,能為中國電影多做點事情。

今年戛納電影節上,《地球最後的夜晚》爆了一把,片中一段長達60分鐘的3D長鏡頭成為本屆電影節的話題之一。儘管首映後評價不俗,但也有不少聲音認為,這部片子個人風格強烈,和普通觀眾會有距離,票房前景讓人憂慮。

黃曉明因為“理財不慎”被輿論淹沒了,這是公眾人物該背的鍋嗎?

這篇片子的出品人之一也是黃曉明。

值得一提的是,這部一點兒都不商業的電影拍起來,投資不小,在拍攝過程中也是不斷融資,業內都知道,黃曉明是在拍攝過程中最危險、最關鍵的時候投進去的。"就單單為了支持好導演、好作品,真的沒有想其他的東西,哪怕賠錢也沒關係。"

擔心導演畢贛有包袱,在看完成片他還專門去鼓勵導演:不管怎麼樣你已經贏了,你創造了一種嶄新的電影形式。

黃曉明因為“理財不慎”被輿論淹沒了,這是公眾人物該背的鍋嗎?

他是真心愛幫愛拍戲的人、愛電影的人。所以翟天臨在這個風口浪尖,出來挺了他:"他幫了許多人,其中就有我。"

黃曉明因為“理財不慎”被輿論淹沒了,這是公眾人物該背的鍋嗎?

有粉絲勸他不要在這個風口浪尖發聲,免得惹禍上身,翟天臨依然義無反顧,還不忘安慰夜不能寐的黃曉明。

黃曉明因為“理財不慎”被輿論淹沒了,這是公眾人物該背的鍋嗎?

肯為他站出來發聲的不止翟天臨一個,他的大學同學孔維、好友劉維都第一事件轉發了他的聲明,以正視聽。

黃曉明因為“理財不慎”被輿論淹沒了,這是公眾人物該背的鍋嗎?

黃曉明因為“理財不慎”被輿論淹沒了,這是公眾人物該背的鍋嗎?

微博認證為演員的田曦薇也感性發聲了:為什麼公眾人物的白襯衫上有了個褶皺,就要扒掉他的皮呢?

黃曉明因為“理財不慎”被輿論淹沒了,這是公眾人物該背的鍋嗎?

襯衫有褶皺,熨燙一下就好,沒有必要惡狠狠地踩幾腳怪襯衫太舊吧?

是,公眾人物有義務為社會做榜樣,有責任為行業帶好頭,其實黃曉明日常都做到了。但公眾人物也有權利:有自主理財、自己支配收入的權利。更何況,這次理財不謹慎造成這麼大的輿論風暴,相信已經給了黃曉明足夠的教訓,更多隻聽信空穴來風的口誅筆伐,還是仔細看看他的聲明再做論斷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