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詣比大多出家人高,沒出家爲何還能當佛家協會會長?並連任20年

造詣比大多出家人高,沒出家為何還能當佛家協會會長?並連任20年

任何一個行業要想健康發展,必須得有一個領頭人,而這個領頭人顯然得是專業人士,至少是從事該行業的。就像在阿里巴巴,馬雲選接班人也只可能從本行業中挑選,不可能超過超過電商這個範疇。

前段時間男籃紅隊在亞錦賽成功摘金,就得益於姚主席的改革,姚明在籃球圈是權威。而說到佛教事業,其實也是如此,比如說最初佛教協會的幾屆會長都是由高僧擔任,如虛雲禪師,就曾擔任過該職務。但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協會的會長卻不是由出家人擔任,而是由一名居士擔任。

造詣比大多出家人高,沒出家為何還能當佛家協會會長?並連任20年

這會長的名字叫做趙樸初,他曾連續三次擔任過佛教協會的會長。先簡單介紹一下趙樸初,出生於書香門第,家世顯赫。祖上曾在嘉慶時期高中狀元,而他的父親也曾在衙門裡任職。

受家裡的影響,趙樸初很早便開始接受傳統教育,他自己學得也很刻苦,學問自然高出身邊小夥伴不少。顯然家裡人當時也對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夠像祖輩一樣在學問上能夠有所成就。

那麼趙樸初是如何有佛教聯繫起來的呢?這還得從他的母親說起。趙母早年便信奉佛教,拜佛燒香是每天比作的功課。在教育孩子方面,她經常用佛經中的典故教育趙樸初要積德行善。而受母親影響,趙樸初很小便接觸了佛學知識,一開始僅僅是興趣。

而此後他還把所學知識和佛學結合,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理論。很快趙樸初在家鄉佛教界開始嶄露頭角,很多高僧都和他切磋佛法。當然喜歡歸喜歡,趙樸初倒也沒有剃度出家。

造詣比大多出家人高,沒出家為何還能當佛家協會會長?並連任20年

建國以後,各宗教協會相繼成立,當時佛教協會也由幾位大師組建了起來。這個組織的宗旨就是致力於佛教事業的發展,比如說培養佛學人才、弘揚佛教文化等。

改革開放初期時,佛教事業發展受阻,首先是佛教人才的凋零,很多寺院的僧侶們相繼離世,而新的人才又沒得到補充,因此出現青黃不接的局面。還有在此前,很多寺廟遭到破壞,基本上不對外開放了,這間接影響了佛學傳播。

造詣比大多出家人高,沒出家為何還能當佛家協會會長?並連任20年

在這樣的背景上,趙樸初臨危受命,而他這一干也就是20年時間。上任之初,他就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為了培養後繼人才,他與政府合作相繼成立了數所佛教學院,這為此後發展打下基礎。其次是對寺廟進行改革,原本很多寺院是不對外開放的,在他建議下,很多寺廟得以修繕,並重新對外開放,僧侶們也有了活動地點。

造詣比大多出家人高,沒出家為何還能當佛家協會會長?並連任20年

還有一點是趙樸初做得比較成功的地方,將佛教思想與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相結合,闡明瞭二者是相輔相成的,也把愛國主義糅合進來,能夠進行協調發展。當然作為會長,他若沒有深厚的佛學功底,顯然難以服眾。趙樸初曾出版過多本佛教刊物,內容通俗易懂,讓普通人也能夠讀懂佛學,瞭解其中的奧妙。

造詣比大多出家人高,沒出家為何還能當佛家協會會長?並連任20年

趙樸初一生都以居士自居,儘管不是佛門弟子,但從沒人會質疑他在佛學上取得的成就,以及為佛教事業發展所做的巨大貢獻。在任那麼多年,他在佛學上的造詣其實比很多高僧還要出眾。

其實真正的佛學思想,並不像大家想得那麼複雜,也不一定要人們去廟裡提督出家,如果人人都當和尚,想必也違背了佛教建立的初衷。就像趙樸初一樣,雖然沒有出家,但一樣能用佛法為社會做貢獻,兩者之間並沒有多大矛盾。佛學上很多思想其實都具有現實意義,能夠勉勵人們行善積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