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人民中路

遇見|人民中路

遇見|人民中路

沒有上下九步行街的繁華

沒有龍津東路的西關風情

沒有高樓林立

沒有別具一格的建築風格

遇見|人民中路

人民中路

樸實無華的一條街道

只有舊城區斑駁的平房

或許是成長過的地方才因此而特別

遇見|人民中路

人民中路原名豐寧路

含“民豐安寧”之意

明清時期它曾是廣州西側城牆

遇見|人民中路

遇見|人民中路

西城門甕城遺址是很好的證明

於鬧市的中心

卻是被人遺忘的角落

一不留神就會錯過

遇見|人民中路

以前的大西門蠔城

沒有霓虹燈招牌

晚上漆黑一片 裡面卻異常熱鬧

十五年的宵夜大排檔

你又在這裡醉過幾次

遇見|人民中路

自從有了樂購、數碼廣場

西門口變得很陌生

以前買電子產品

我只知道中六電器城

遇見|人民中路

遇見|人民中路

廣州人 無雞不成宴

回民飯店即使沒有豬肉

六十多年仍屹立不倒

早茶也很有老廣式味道

遇見|人民中路

雖然你現在是體檢的地方

但我還是一眼就認出來

你曾經是我的母校

人民中路小學

白色圓領襯衫格子裙

我心目中最好看的校服

現在早已換了吧

跟西關實驗小學這個名字一樣

變得很陌生

遇見|人民中路

一個不斷迎接新生命的地方

遇見|人民中路

1995年 一個新生兒的誕生

也是我媽媽的受難日

每年生日 除了慶祝

也別忘了對媽媽說聲感恩

遇見|人民中路

每到禮拜日

教堂神秘的大門就會打開

門口聚集著虔誠的基督教信徒

等待接受洗禮

遇見|人民中路

每年的平安夜、聖誕節

這裡的燈飾都點亮了整條街

遇見|人民中路

還記得以前大人說

“你再系咁唔認真溫書,

以後就要去24中了。”

但到最後 我還是從24中畢業

也在24中 拿了市三好學生

——Lesley

遇見|人民中路

美國銀行中心

當時是嶄新大樓的代表了

在經濟不算好之前

大家都會來這裡逛逛 涼空調

遇見|人民中路

別的街別的城市也有它

但唯獨這家7仔

有關於我們的故事

那時候為了湊齊

不同國家的HelloKitty冰箱磁貼

把魚蛋都吃膩了

還保存得完好嗎?

那你呢?很久沒見你 別來無恙吧

遇見|人民中路

龍津苑

放學必經之路

雙槓看起來 翻新很多次了

這麼多年過去 我還念念不忘

5毛錢卜卜星和1元塑料袋汽水

還有玩到捨不得回家的我們

遇見|人民中路

以前這裡來來往往的都是六甫街坊

廣州僑光財經專修學院的到來

增添了很多新面孔

遇見|人民中路

遇見|人民中路

這麼多年過去了

人民中的交通秩序

好像還沒得到很好的整治

至少站在這個十字路口

我依然戰戰兢兢

遇見|人民中路

但搶劫、偷竊似乎卻少了很多

還記得小時候在馬路對面

親眼目睹一個女生被新疆小孩偷包

當時很是氣憤

而我卻始終沒有膽量站出來

遇見|人民中路

遇見|人民中路

流浪漢唏噓憂鬱的眼神

好像在告訴我

每天面對完整溫馨的家庭來來往往

內心很不是滋味

遇見|人民中路

小時候

父母為我們辦一場生日派對

是一直夢寐以求的事情

得到好朋友祝福

收到小小心意的禮物

遇見|人民中路

我們追求生活的儀式感

我們希望得到別人的重視

而對於父母的生日

我們卻無動於衷

遇見|人民中路

那時候大人總嚇唬我說

“再食m記你就要去隔離兒童醫院吊針了。”

小時候抵抗力差

遇見|人民中路

還記得最嚴重的一次40度高燒

家人擔心我會被“燒傻了”

凌晨帶著我去看急診

遇見|人民中路

昏昏欲睡的我已記不清

是怎麼在爸爸的背上睡著了

遇見|人民中路

一臉委屈的小女孩

打吊針屁股針吃藥吧

多年後 或許當你已為人母

到時你就會懂得父母的付出了

遇見|人民中路

等媽媽老了

白髮蒼蒼 走不動了

你會像她照顧你一樣照顧她嗎?

遇見|人民中路

無論想去哪裡

總有車能到達

這就是家樓下的車站能給我的安全感

遇見|人民中路

這裡步行到西門口地鐵站只要10分鐘

但以前偏愛坐102路到達

因為是廣州最早的電車線路之一

人少 空調、位置都很舒適

遇見|人民中路

這家多美麗餐廳早已結業

以前最愛來這裡吃炸雞

但面對強大的競爭對手

始終難逃倒閉的命運

遇見|人民中路

擁有一把可愛的小雨傘

就會期待著下雨天

這麼多年了

雨傘依舊在這裡掛著

但店裡老闆從年輕的哥哥變成了叔叔

遇見|人民中路

遇見|人民中路

好多老店鋪

變成了童裝店

生意雖然不溫不火

能過日子就好

遇見|人民中路

上小學

握筆學寫拼音漢字

總是東歪西倒

不知不覺就把眼睛湊得很近

大人看了就會訓話

“你咁樣好容易近視噶!以後你就後悔啦!”

遇見|人民中路

在電子設備佔據我們大多視覺生活的時代

眼鏡成了必需品

桂花崗看皮箱 人民中看眼鏡

遇見|人民中路

眼鏡城越做越大

很多老店鋪不斷被新勢力佔據了

聽聞做服裝批發的都改行做眼鏡了

遇見|人民中路

西醫治標 中醫治本

這是大多數老一輩廣州人的看法

小病小痛

遇見|人民中路

《廣州日報》

是中國最早自辦發行的報紙之一

也是國內最早實現全綵印刷的報紙

相比於網絡新聞

譁眾取寵的新聞標題

我還是偏愛紙質版的報紙

樸實無華才是真

遇見|人民中路

穿街探巷

眼前的已不是我認識的街坊鄰里

但家家戶戶尋常老百姓

總有一種很親切的味道

遇見|人民中路

以前每逢下雨天

就會水浸至小腿

如今坑坑窪窪的麻石巷

變得很平整

遇見|人民中路

還記得年輕時

樓下收買舊品的叔叔

總說自己是大力士

一口氣把傢俬抬上十樓

現在的腰傷

會不會偶爾犯病?

遇見|人民中路

有人老年生活環遊世界

有人老年生活收買破爛維持生計

有時我也會感嘆

這上天真的公平嗎

遇見|人民中路

遇見|人民中路

我們願溫柔對待全世界

那每個努力生活的人

也能被溫柔所待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