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香港‧秋拍」遺世獨立,意象之美:關良&丁衍庸經典並陳

「嘉德香港‧秋拍」遗世独立,意象之美:关良&丁衍庸经典并陈

遺世獨立 意象之美

「嘉德香港‧秋拍」遗世独立,意象之美:关良&丁衍庸经典并陈

作為20世紀中國油畫的先行者,同為廣東籍的關良丁衍庸可謂是極其特別的兩位, 他們長於嶺南、習於日本,以統攝東西的繪畫技巧、真性情的個人魅力,練就獨樹一幟、深得人心的藝術語彙,為中國油畫的現代化進程起到影響深遠的關鍵作用。本季秋拍,嘉德香港為廣大藏家帶來兩位前輩大師的油畫代表力作,作品來源詳實,畫面奪人心目,甚為難得!

- 拙景藏真,藝闢新途 -

關良風景臻品亮相

1917 年,17 歲的關良東渡日本,赴東京太平洋美術學校學習西畫,開啟現代主義的繪畫實踐之路。他深刻體會「單純化」是現代藝術的頂點,並隨之思考「如何將它作為自我民族的表現手法」,回國後,致力於西畫的傳播和開拓,提倡汲取西方各繪畫流派之精華,同時立足於中華民族的文化和藝術特點,注重個人情感的表達,不追求物景的造型,不崇尚複雜的色彩關係構成,將中國傳統繪畫水墨的構圖用筆與西方油畫的媒材技法,通過自我

「拙簡」的手法完美嫁接,打通中西繪畫隔閡,創造出拙趣盎然、個性鮮明的畫風,為中國油畫的「民族化」開闢出了一至高境地。

藝術家關良

關良的性情一如其畫般率真樸實,「生活有趣,藝術就有趣;生活多彩,藝術也多彩」是他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天性樂觀豁達的他總能在新的閱歷中挖掘樂趣,致使其作品飽含其赤子之心,一派「真」情!同時,亦充分展現了他對於野獸派、印象派等技法上的結合,可謂其融貫中西,民族油畫之典範。

「嘉德香港‧秋拍」遗世独立,意象之美:关良&丁衍庸经典并陈

抗戰期間關良名勝寫生展覽海報

珍稀難尋,來源詳實

是次我們帶來呈現兩件早期珍稀風景油畫臻品:《滇西景》(1940 年代)源於藝術家家屬,更於1947 年關良在上海大新公司畫廊舉辦的個展中展出,謂市場可見關良風景油畫中,最早公開展覽的作品之一;另一件《柏林博物館》乃50 年代中德文化交流的重要時代見證,兩件作品均可見於多本權威著錄之中,重要程度可見一斑。

「嘉德香港‧秋拍」遗世独立,意象之美:关良&丁衍庸经典并陈

Lot 35

關良(1900-1986)

柏林博物館

油彩 木板 | 一九五七年作|24.4×33 cm

Guan Liang

BERLIN MUSEUM

Oil on board | Painted in 1957

出版

1982年,《關良畫冊》,四川人民美術社,四川,第28頁

1996年,《關良》,臺灣大未來畫廊,臺北,第63頁

2000年,《關良百年紀念展》,臺灣大未來畫廊,臺北,第24頁

2009年,《二十世紀西畫文獻:關良》,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北京,第141頁

展覽

2000年4月19日至5月14日,《關良百年紀念展》,臺灣大未來畫廊,臺北

來源

2007年10月7日,香港蘇富比秋季拍賣會,拍品編號542

現亞洲私人藏家購自上述拍賣

估價 ESTIMATE:

HK$1,000,000 – 2,000,000

- 藝術殿堂前的初心回望 -

中德藝術美談之見證《柏林美術館》

「為了使我們瞭解德國,東德官方特配備了汽車、駕駛員和翻譯。我們奔駛在易北河蜿蜒流經的土地上……這裡,田園式的寧靜氣氛,令人陶醉的清新空氣和具有獨等風韻的德意志農村田野,古樸莊穆的建築物如『司維令博物館』和『司脫爾特大教堂』等都給我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情不自禁地讚歎起來,激湧起了我們的創作熱情。」

—— 關良《關良回憶錄:東德記遊》

「嘉德香港‧秋拍」遗世独立,意象之美:关良&丁衍庸经典并陈

1957年,關良在訪問德國期間與德國兒童合影。

冷戰期間的珍貴創作記聞

1945 年,二次大戰結束,世界格局重新建立,展開長達四十年的「冷戰」局勢。期間,兩大陣營彼此封閉,對內卻與盟國進行緊密交流。1957 年,中國政府與彼時崇尚社會主義同盟國的「東德」簽訂「中德文化交流協定」,在東德舉辦了大型的中國展覽會,並委派關良、李可染作為中國代表團成員,赴東柏林參加開幕式。期間,關良與李可染的畫作獲熱烈反響,德國觀眾對於關良充滿拙趣的創作風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德國的伊姆茵採爾出版社更在之後為關良出版了德文版的京劇人物畫冊,成為繼齊白石之後,入編該公司出版的《世界美術》叢書的第二個中國藝術家。

「嘉德香港‧秋拍」遗世独立,意象之美:关良&丁衍庸经典并陈

1957年在德國舉辦畫展後,

由萊比錫的伊姆茵採爾出版公司(Insel-Bücherei)

出版的《關良京劇人物畫冊》

此次的東德出行,成為兩國外交與藝術交流之美談,關良獲邀造訪東德各地,期間多次來到柏林舉世聞名的博物館島,流連忘返於西方大師傑作之中,將所收穫的精神震動和藝術啟悟,融入對博物館島的寫生之中,此幅《柏林博物館》(拍品編號35)即為該次東德之行中的忘懷之作,其東西交融的筆觸用色及意境營造,為這件獨具歷史要義的作品增添了獨具個性的鮮活標籤。

藝術殿堂,造就大師之革新

《柏林博物館》所繪的是位於柏林市中心的博物館島沿河一隅。關良將其經典「之」形構圖略作調整,將畫面的結構重心放在位於河畔對岸紅頂建築群之上,一改往日開闊深幽的近、中、遠三段式佈局,著重突出中景,左側圓形拱頂、波洛蘭薩風格的博德博物館(Bode Museum)與高低毗鄰的柏林博物館(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建築群錯落相交於畫面中央,特別是德國建築特色的紅色塔尖頂天而立,格外醒目,猶如出鞘的利劍,締造一種視覺上的高聳雄堅之感。

「嘉德香港‧秋拍」遗世独立,意象之美:关良&丁衍庸经典并陈

《柏林博物館》作品局部

造訪柏林時正值十月深秋,關良使用深淺相輔的灰冷色調構建此時已有寒意、且日光趨短的氣候,並用淺黃的微暖色調繪製畫面中區的樓牆和沿岸的街道,形成冷暖對比,突出明暗光照。和印象派莫內(Claude Monet)筆下《日落的國會大廈》中通過筆筆斑駁色調而創造的朦朧印象景色不同,《柏林博物館》中的獨立塊面在色彩上沒有戲劇性的光影變化,塊面間的色調轉變簡煉且毫無違和之感,在平面性的整體結構中,產生一種寧靜致遠、豁達通透的東方文人畫意韻。這恰是關良有別於西方印象派的獨到之處,他將中國傳統繪畫中對於著色簡約所沉澱的意味深長,運用於西方媒材之中,創造出帶有強烈東方個性的民族風景油畫。

「嘉德香港‧秋拍」遗世独立,意象之美:关良&丁衍庸经典并陈

莫內《日落的國會大廈》

油彩畫布 1904年作

德國威廉皇帝博物館(Kaiser Wilhelm Museum)藏

右方緩緩駛來的船舶,在日光折射的瑩瑩河面劃出深蔚悠揚的漣漪,賦予畫面時光流淌的畫外意韻,「舟遙遙以輕揚,風飄飄而吹衣」,靜遠從容之意境悠然而生,東方的文人志氣之意迴盪於西方藝術殿堂之景中,平靜的畫面中蘊含著藝術家思緒的變遷和深沉的感悟,流露出關良對現代藝術之美的熱愛,以及對「中西融合」的藝術革新之路的光明未來所作出的無盡期許和自我勉勵。

- 絢中出素,融貫東西 -

油畫民族化之典範《滇西景》

「嘉德香港‧秋拍」遗世独立,意象之美:关良&丁衍庸经典并陈

Lot 36

關良(1900-1986)

滇西景

油彩畫板 | 約一九四〇年代作| 30×28.2 cm

Guan Liang

WEST YUNNAN SCENERY

Oil on paperboard | Painted approximately in 1940s

出版

2009年,《關良》,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上海,第76頁

2009年,《二十世紀西畫文獻:關良》,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北京,第129頁

展覽

1947年1月20日,「關良風景水彩畫油畫展」,上海大新公司畫廊,上海

來源

原藏家直接購自藝術家家屬

1999年10月27日,中國嘉德秋季拍賣會「美術百年專場」,拍品編號3

亞洲私人收藏

估價 ESTIMATE:

HK$900,000 – 1,500,000

1937 年,七七盧溝橋事變爆發,上海被日寇侵佔,彼時於上海美專任教的關良不甘接受日寇安排,毅然告別妻兒,隻身從上海乘船到香港,在香港舉辦個展後,又經河內,坐火車輾轉從滇越公路進入雲南,在新遷至昆明近郊安江村的國立藝專任教,直至1941 年初轉至四川成都技藝專科學校教學,此《滇西景》便創作於他暫住雲南的1940 年代初。

「嘉德香港‧秋拍」遗世独立,意象之美:关良&丁衍庸经典并陈

現今雲南滇西地域怒江兩側景緻

盈盈畫幅中,關良採其典型「之」字構圖,勾勒滇西地域怒良沿岸的蜿蜒地貌。由前景單獨入畫的岩石,中區完整展現的樓房、塔廟、樹林,至遠景依稀可辨的屋村輪廓,景色層層推進,沿著河水流轉,錯落有致,在視覺上營造了延伸的開闊感,巧妙運用西方近大遠小的透視法。而近景的巖壁、石坡、樹叢佔據「一角」「半邊」,亦進一步突出了景深與空間的關係,而遠景崖岸和山巒的位置經營,則顯然借鑑了傳統國畫的平遠結構。部分山壁、岩石的邊緣及樹木的枝幹,用筆簡練概括,輪廓均以深色線條一筆畫出,更顯其調用傳統國畫表現手法融入西方的油彩。

「嘉德香港‧秋拍」遗世独立,意象之美:关良&丁衍庸经典并陈

《滇西景》作品局部

此外關良在線條的使用上為全盤考慮,如中景樹叢、山石以及前景山崖的用色變化和塊面結合,經由薄塗的筆觸,營造出西方現代主義追求的平面化表現方式,卻又增添一份純然東方的寫意及自由感。

「嘉德香港‧秋拍」遗世独立,意象之美:关良&丁衍庸经典并陈

上世紀30年代中期至40年代末,

上海大新公司畫廊為上海重要的美術展覽場所,

《滇西鎮》便於1947 年關良在該處舉辦的個展中展出

以拙就拙,蘊藉心源,《滇西景》一作在構圖上呈現中西融合,但在色彩上,關良則更多采納西方野獸派的表徵。畫面中,澄黃、湛藍、亮白、寶綠,未經調和,隨心賦色,令人聯想起馬蒂斯(Matisse)筆下原始且單純的用色表達,色彩純淨而富有層次,色塊之間各自獨立又和諧共存,在自在多變的筆觸中,同時並進,凝結成一股有機的生命活力。

- 跨越東西,遊戲古今 -

丁衍庸的寫意油彩

「嘉德香港‧秋拍」遗世独立,意象之美:关良&丁衍庸经典并陈

Lot 69

丁衍庸(1902-1978)

金魚與青蛙

油彩 木板 | 一九六五年作| 45.5 × 30.5 cm

Ting Yinyung (Ding Yanyong)

GOLDFISH AND FROG

Oil on board | Painted in 1965

來源

廣東熊玉英女士直接獲贈於藝術家本人(熊氏在1960年代師從丁衍庸研習油畫及水墨畫,為其得意門生)

HK$1,000,000 – 1,500,000

丁衍庸三、四〇年代,以油畫創作為主,自1949 年赴港後由於生活艱苦、經濟條件有限,便減少了油畫創作,將精力轉向水墨及篆刻之上。其學生莫一點回憶,丁衍庸經常在同塊畫板上重複描畫,一幅蓋一幅,他曾覺得惋惜,對此,丁公說到:

「我只是把不滿意的作品,或之前覺得好,但一段時間後覺得平平無奇的作品淘汰,然後再重新上路,畫至滿意才留下來。你看,馬蒂斯那幅《羅馬仕罩衣》,他畫了12 幅都不要,直到第13幅才滿意。」這段話不僅流露出丁衍庸對藝術不斷求索、執著勤勉的態度,更側觀出其留下的油畫作品雖數量不多,據考,僅得135件,卻張張是經其反覆推敲、精益求精的人生代表作。

「嘉德香港‧秋拍」遗世独立,意象之美:关良&丁衍庸经典并陈

《金魚與青蛙》 作品局部

本件《金魚與青蛙》創作於1965 年,為丁衍庸的得意女弟子熊玉英女士的舊藏。熊氏為廣東羅定人,60 年代師從丁衍庸研習油畫及國畫,期間因對八大山人的共同喜好,經常與老師交流,丁公更將多張自己的稱心之作贈予弟子以茲留戀,其中多為紙上作品,油彩之作十分稀少,故尤其珍愛,是次上拍的《金魚與青蛙》一作,經珍藏近半世紀後,首度釋出,殊為難得。

寫意趣味裡的文人傲骨

在《金魚與青蛙》畫面中,丁衍庸以極富表現性的率性筆觸描繪了遊弋在水中的金魚和缸頂的青蛙,「嚴謹處,六法具備,狂放處,前無古人」,其筆法線條帶有徐渭筆墨的超凡脫俗,將油彩發揮出水墨淋漓的效果——萬象物色,寂然不動,而應乎無窮;在物象塑造上,則彰顯出典型的「八大神韻」,魚和青蛙的造型簡拙抽象,帶有拙樸的金石味,兩隻金魚一正一側,靈動生趣,線條中游淌出文人筆墨的寫意韻致。

「嘉德香港‧秋拍」遗世独立,意象之美:关良&丁衍庸经典并陈

葛飾北齋《花鳥山水畫式》

水墨紙本,12.1×18.1cm,1865年作

上方的青蛙則昂首挺立,令人聯想起日本浮世繪大師葛飾北齋筆下對「青蛙」精準的神情捕捉,但比起木刻剛硬的形塑,丁衍庸具有水墨流動氣息的油彩線條則將獨佔高地的青蛙刻畫出頑童般的詼諧與天真,斜眼望向缸中之魚,神情傲然,竟流露出文人畫中「離塵出世、孤芳自賞」的風骨,令人叫絕!

「嘉德香港‧秋拍」遗世独立,意象之美:关良&丁衍庸经典并陈

丁衍庸曾以「金魚與青蛙」為題創作了三幅油畫,除是次上拍的《青蛙與金魚》之外,另兩幅為(左):《鳥,青蛙與金魚》油彩木板,60.6×46cm,1965年作,私人收藏;(右)丁衍庸《魚樂》油彩木板,29.5×40cm,1968年作,私人收藏

丁衍庸曾以「金魚與青蛙」為題創作了三幅油畫,在此之中,《青蛙與金魚》在構圖最為完整、飽滿,色彩上也更為豐富、鮮亮。畫家不同以往地將青蛙安置在「虛擬」的邊框上方,從而與水中的金魚拉開了距離,亮黃色的背景、翠綠的邊框與中央黑色的魚缸形成鮮明對比,在不同維度的轉換間建立起多層次的畫面空間,構建出視覺上的縱深之感,同時進一步營造出自由、率真的寫意畫境。

-END-

「嘉德香港‧秋拍」遗世独立,意象之美:关良&丁衍庸经典并陈

中國嘉德香港2018秋季

北京精品展

開幕導覽|在藝直播

「嘉德香港‧秋拍」遗世独立,意象之美:关良&丁衍庸经典并陈

長按下方二維碼進行關注

中國嘉德香港2018秋季拍賣會

< 地 點 >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 展覽廳 5 BC

< 預 展 >

9月30日–10月1日 10am - 9pm

中國書畫|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

瓷器工藝品|古典傢俱|珠寶鐘錶尚品

10月2日 10am - 9pm

中國書畫

*各專場預展或至該拍賣會開始前

< 拍 賣 >

10月2日(星期二)

拍賣廳A

上午 10:30 應物希古─清代御窯瓷器

上午 11:00 溯古凝瑛─美國私人珍藏中國古代藝術珍品

上午 11:30 摶泥幻化─中國古代陶瓷

下午 1:00 觀古─瓷器珍玩工藝品

下午 7:00 瓊玉蒼素─美國舊金山私人珍藏古玉遺產拍賣

下午 7:30 玉質金相─中國古代玉器藝術珍品

拍賣廳B

上午 11:00 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

下午 3:00 瑰麗珠寶與翡翠

下午 6:00 觀華─明清古典傢俱

下午 7:00 觀華─私人珍藏重要竹雕及金石藝術

10月3日(星期三)

拍賣廳A

上午 10:00 觀想─中國書畫四海集珍

下午 7:30 觀想─中國古代書畫

「嘉德香港‧秋拍」遗世独立,意象之美:关良&丁衍庸经典并陈

長按右側二維碼

選擇識別,即可關注

「嘉德香港‧秋拍」遗世独立,意象之美:关良&丁衍庸经典并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