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後「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徵」,各位剖腹產寶媽們經歷過嗎?

剖腹產的經歷各位寶媽們都記憶猶新,尤其是進入手術,打麻藥,做手術等等。

不知有些寶媽有沒有這樣的經歷:當打完麻醉後睡平後,突然出現頭暈、噁心、嘔吐、胸悶、面色蒼白、出冷汗等不適!

麻醉後“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徵”,各位剖腹產寶媽們經歷過嗎?

那麼,麻醉後為什麼會引起這些不適的症狀呢?

其實這種臨床表現有一個專業名稱,我們稱之為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徵!是指妊娠晚期孕婦取仰臥位時,出現頭暈、噁心、嘔吐、胸悶、面色蒼白、出冷汗、心跳加快及不同程度血壓下降,當轉為側臥位後,上述症狀即減輕或消失的一組綜合徵。

麻醉後“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徵”,各位剖腹產寶媽們經歷過嗎?

隨著胎兒不斷增大,仰臥時,增大的子宮壓迫下腔靜脈,使盆腔和下腔靜脈的血液迴流受阻,到達心臟的血液驟減,導致心排血量迅速下降,血壓隨之降低,繼而導致腦血流量也降低,引起頭暈,噁心,嘔吐等不適。加上麻醉後,由於麻醉藥物作用,阻滯了交感神經,從而導致血管擴張,血容量不足,進一步加重低血壓。如果不及時處理,嚴重者可危及母兒的生命。

不過各位寶媽也不用太多擔心,雖然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徵發生率較高,但是作為麻醉醫生,還是能很好的處理及預防此情況發生的。

那麼,我們又如何預防和處理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徵呢?

1、術前補充液體,補充血容量,可以減少仰臥位低血壓的發生率。

2、一旦發生了,我們可以通過加快輸液速度,並讓產婦左側傾斜30°。可以讓子宮減輕對下腔靜脈的壓迫,恢復迴心血量,穩定血壓。

3、必要時可以予麻黃鹼升壓處理。

所以,只要預防處理及時,對寶媽和寶寶是沒有影響的!

麻醉後“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徵”,各位剖腹產寶媽們經歷過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