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計算機晶片研發得到突破,速度有望超過「天河一號」

追溯文明的發展史,可以說自從有了這種物件,人類的發展才真正的"如虎添翼"。遠見卓識的你一定能想到這是什麼,它就是深刻改變世界的電腦。然而,人們追求更快更高的速度的腳步從未停止。一路上在科學家奮力拼搏鍥而不捨鑽研下,我們攀登上了一座又一座高峰。最近,來自澳大利亞的團隊又吹響了勝利的號角!

量子計算機芯片研發得到突破,速度有望超過“天河一號”

目前十分火熱的一個領域當屬量子力學無疑了。這是從最本質的微觀視角對宏觀進行解讀,因此意義是非常重大的。該團隊稱一旦量子計算機制成,它將秒殺一切智能機器,其短短一分鐘的工作量就可以達到目前最先進電腦千年的計算量!至於為什麼能夠如此迅速,科學家表示這是因為它可以多線齊發同時處理所接收的多項任務,至於這個"多"的上限,理論上是趨向無窮的。

量子計算機芯片研發得到突破,速度有望超過“天河一號”

那麼它的理論基礎是什麼呢?科研人員又是如何把它運用到現實中的呢?首先,要進行大量的運算,必須能夠擁有強大的"記憶力"。從普通機類比過來並進行區別,科學家將其最小的存儲單元稱為"量子比特"。它的更先進之處在於可以同時代表兩層相反的意思,比如"對"和"錯"。

量子計算機芯片研發得到突破,速度有望超過“天河一號”

你一定會感覺到不可思議,它到底是如何"一分為二"的呢?這是基於一種特殊的處理。該團隊是把磷原子作為這種奇特"信使"的。其芯片的處理方式十分精密:首先,它們在近乎1100攝氏度和嚴格真空條件下製造了一片硅原子層平面芯片,為了防止被汙染其暴露部分被鍍上了一層惰性氫。關鍵來了!他們使用名為掃描隧道顯微鏡氫光刻的"槍"在既定的位置剝除表面氫原子,裸露出的活躍的硅被暴露在PH3氣體中,通過320度的加熱使得兩者融合。

量子計算機芯片研發得到突破,速度有望超過“天河一號”

這臺受測儀器是配備有兩個量子比特的,其中一個是獨立的磷,另外一個是一對距離很近的磷。從本質上將,信息的傳遞是依靠磷原子中電子的關聯和影響而完成的,這也是本次重大飛躍之處。

目前,The University of South Wales方面表示,他們已經掌握了製造這種精密的基礎--門的全部技術。不遠的未來,一臺完整的量子機將奇蹟問世!不過他們聲稱,由於其工作條件非常苛刻接近絕對零度,因此是無法大規模普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