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繩真的能減肥嗎?跳繩對跑步又有什麼幫助?

跳繩真的能減肥嗎?跳繩對跑步又有什麼幫助?

跳繩,是一項極好的輔助其他運動項目的訓練“工具”,例如拳擊選手的戰鬥步伐、籃球運動員的刺探步、舞蹈運動員的跳躍……都能從跳繩中獲得巨大的收益。

跑步也是如此,跳繩可以提升和改善跑者許多身體能力。例如協調性、手腳的配合、雙腳快速轉換等能力。

跳繩可以增加步頻。步頻對跑步來說是個關鍵技術,距離越短的跑步賽事,選手的步頻就越高,例如百米賽跑,運動員的步頻可以達到300次(每分鐘),一直到約42公里的馬拉松項目,運動員的步頻也可以達到190次(每分鐘)左右。

跳繩真的能減肥嗎?跳繩對跑步又有什麼幫助?

步頻越高,轉換支撐越快,在物理上移動的效率就會越高。喜愛中長跑的跑者,為了讓身體維持在較為舒適的強度,可以以馬拉松選手每分鐘180至200次為目標來進行跑步訓練,但許多剛入門的跑步愛好者的步頻通常在150至160次左右,跳繩便是幫助跑者提升步頻的訓練之一。

跳繩可以增加身體的彈性。在練習跳繩的過程中,身體會慢慢感知到“彈跳”,而不是和地面對抗的“蹬跳”,彈跳正是腿部肌肉的彈性增加、跟腱的彈性增加所得到的效益。

在跑步當中有一個關鍵數據,稱為觸地時間,指的是單腳觸碰地面後到支撐,再到腳完全離地所經過的時間;觸地時間的減少,也能讓跑步的效率提高,使得跑者轉換支撐更有效率。

跳繩真的能減肥嗎?跳繩對跑步又有什麼幫助?

觸地時間和身體的彈性密切相關,例如將一個充滿氣的籃球和一個略癟的籃球同時從一米高自由落體,前者會更快速地彈起,也更具強勁的彈性。同樣的道理,跳繩可以讓跑者的身體彈性增加,從而跑得更優秀。

跳繩可以提升上拉技術。上拉技術可以讓跑步變得更省力,在羅曼諾夫博士的《姿勢跑法》中提到,人在跑步中身體重心前傾,前傾從而讓身體向前落下,當落下階段結束,正是上拉的關鍵時期,此時要把腳掌往臀部的方向拉起。

“拉起”除了動用整體腿部(膕繩參與較多)一起把腳掌拉起,更有利用之前跑步落地時候積蓄的彈性,就好像落地的籃球快速彈起一樣;跳繩能夠讓彈性變好,更能加強上拉的技術知覺,從而讓跑步技術更精簡,跑得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