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找到你的專屬葡萄酒愛好型?讓你在買酒的道路上少花冤枉錢

如何找到你的專屬葡萄酒愛好型?讓你在買酒的道路上少花冤枉錢


那麼什麼是酒型人格呢?故事要從5年前Tim Hanni在北京主持的兩場餐酒搭配的晚宴說起,因為當時我有幸幫Tim做了翻譯,所以開始接觸他的理論,隨著瞭解的深入,我對葡萄酒固有的態度被逐步改變。當時我正好從事葡萄酒的銷售工作,這一理論對我的工作啟發非常大。

那麼大家按捺不住要問了,5年前的晚宴究竟發生了什麼?當時呢,晚宴有一款酒是1990年的拉菲,是大拉菲哦。在場絕大多數的客人對這款酒都表現出了頂禮膜拜的態度,但就是有個別幾位客人完全不待見這款94分、國內均價在1.5萬元的名莊酒。

這幾位客人認為拉菲又酸又澀,自己的味覺體驗簡直糟透了,難道拉菲如此不好喝嗎?群裡可能有朋友覺得這幾位客人一定是剛入門的葡萄酒愛好者不懂欣賞拉菲?可人家不是新手啊,都是經常喝好酒的老司機了!

說到這兒,大家有沒有覺得自己也有類似的經歷呢?比如葡萄酒著名酒評家Robert Parker, James Suckling的高分酒,人家喜歡但我就是不喜歡。可是這是專家覺得好喝的葡萄酒,雖然我不喜歡,但我也要努力說服自己去喜歡。不然我就會遭到偏見,比如被質疑不專業、不懂酒。

其實我們完全沒有必要有以上的壓力。接下來,我要隆重推出葡萄酒大師Tim Hanni的理論-酒型人格,希望今晚的分享結束後,大家都可以如釋重負,輕鬆、愉快的享受葡萄酒給我們帶來的樂趣。

說到葡萄酒大師Tim Hanni, 他最近幾年經常來中國內地授課,在國內酒圈的知名度是相當高的,估計大家對他的成就都不陌生。

如何找到你的專屬葡萄酒愛好型?讓你在買酒的道路上少花冤枉錢

上個世紀90年代最早獲得葡萄酒大師榮譽的二位美國人中,其中一位就是Tim Hanni。他是被華爾街日報稱為國際聞名的“味道行家”。在葡萄酒和食品商業領域、葡萄酒教育業,葡萄酒學術研究方面,他有超過35年的從業經驗。此外,他還是一位認證的大廚,他因提出了“酒型人格”和“鮮味”口味現象而在葡萄酒和食品界聞名。他曾經在全世界超過27個國家教授關於口味平衡、感知科學、葡萄酒和烹飪歷史。

大師對酒型人格的研究始於上個世紀80年代,當Hanni在位於美國加州納帕谷Beringer酒廠教課時,他就開始調查個人味覺的秘密。在授課時,當他每次打開一瓶酒讓課堂上的學生們品嚐時,他觀察到一個有趣的現象:一些學生很喜歡這款酒,而其他的學生卻覺得很難喝。

酒無優劣,只是不同類型而已,為什麼大家的反應會如此不同。下定決心瞭解這些個人差異後,他開始與康奈爾大學及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科研人員合作,從中他找到了生物學上的差異,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人們對同一味道有不同的感知的原因。由於人體舌頭上的味蕾數量因人而異,總數從500到11,000不等。有較多味蕾數的人能夠感知較強的味覺信息。味覺靈敏度是決定口味嗜好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在此我舉一個例子:一個味蕾數相對偏多的人會覺得口感濃郁的葡萄酒太粗燥,但他也許能在享用甜酒時找到樂趣。一個味蕾數相對偏少的人也許有相反的體驗,因而他喜歡口感濃郁的葡萄酒。

除了以上提到的先天因素,後天的原因,比如:人文環境、人生經歷、教育背景、價值觀、志向、愛好等也是決定酒型人格的因素。飲食文化的差異是最好的例證了,我有一位來自蘇州的前同事就是甜酒的擁戴者,這和蘇州喜好甜食的飲食文化不無關係。

Hanni根據味覺靈敏度的差異將葡萄酒消費者區分為四種不同類型,他稱之為“酒型人格”。在他出版的書籍why you like the wines you like中,他也闡述了他的研究結果。如果大家對這本書有興趣,可以去亞馬遜網站購買。

說到這兒,想必大家都非常想了解自己的酒型人格,那麼分享結束後群主會挑選幾位朋友進行當場測試,我們會通過你們對一系列感知和度量的問題的回答來判斷您的酒型人格。它是一個獨特的感知和鑑賞組合,構成您個性化的葡萄酒喜好。

下面我來分享一下四種酒型人格和每種酒型人格不同的葡萄酒喜好:

如何找到你的專屬葡萄酒愛好型?讓你在買酒的道路上少花冤枉錢

最後,我談一下酒型人格對我的啟發:葡萄酒對很多人意義不同,或用於隆重慶祝的場合,或用來助興配偶浪漫的晚宴。您可以每天飲用它,或在特殊的場合享用。無論葡萄酒以怎樣的姿態呈現在你的生活中,重要的是你找到真正喜愛的酒,並從飲用中享受到樂趣。這是一條找到葡萄酒帶給你快樂和享受的道路,也是葡萄酒存在的意義。

對於釀造以及銷售葡萄酒的從業人員來說,我們應該尊重消費者的葡萄酒嗜好。要鼓勵消費者去發現他們真正喜愛的葡萄酒。有許多消費者與生俱來就喜歡甜酒,我們應該告知對方這樣的喜好沒有問題。(現在大家終於明白為什麼有人不喜歡拉菲了吧?)

想知道怎麼測試題目以及四種類型對應的結果,可以添加小樂微信:lookvin3。


分享到:


相關文章: